
21日上午,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提高广大民众的古籍保护意识,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黑龙江省图书馆举办了“纸韵书香 馆藏撷珍——馆藏精品古籍解读”活动,将馆藏珍品进行集中展示,并现场讲解这些珍本秘籍的前世今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籍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疆,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原地区相距较远,由于交通不便,文化的交流与联系不够充分,古籍的流入与收藏数量相对较少,普通民众对古籍的认识与了解也比较粗浅。
此次解读活动展出的都是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有唐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宋刻本《通鉴纪事本末》,宋刻元明递修本《国朝诸臣奏议》及元刻本《韵府群玉》等馆藏珍品。它们当中有的由海外购回,有的曾为皇家藏书,有的历经名家递藏,有着丰富的史料与文物价值。平时这些珍本都秘不示人,难得与读者一见。

唐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宋刻元明递修本《国朝诸臣奏议》
省图讲解员的精彩讲解,让人们宛如同古籍珍本一起经历了历史长河中的跌宕旅程。古籍因若干爱书之人的爱护珍藏才得以流传至今。古籍讲解之后,省图古籍修复师又教读者制作线装书,通过裁纸、纸捻、缝制等工序,让读者体验古代线装书的制作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