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前,拿出小橋的官窑鸟食杯,与君共赏: 大年初六,坐在书房,痛斥这不忍直视的小橋不“青器”的日子。 没看书没玩儿瓷片没逛博物馆,要不是之前一口气写了六篇读书笔记聊以安慰,真的几乎不能原谅自己。 所谓励志,就是在不思进取之时骂自己一通,算是给个交代。 然而,这么多天没写,是因为头顶着天花板,膈得。 这一年来在南宋官窑上的曲曲折折,让我彻底认清了一件事:古玩这东西,要想成器,得靠自己学,师父领进门,只不过是节约了一些时间罢了。 回顾这一路,能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所做的事,几乎都做了,要再进阶,或者说想要有清波门那样的道行,得炒了老板、卖了房子,加大在藏品上的投入,同时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守得住、豁得出、输得起。 有几人能?这就好比持那比丘戒,除非真的明白必须去西方极乐,才能放下所有,一心向佛。这是一个小概率人群在小范围内重复着的小概率事件。 所以,这个天花板要是能突破了,就离滚滚红尘远了三分,哈哈! 不知道我是为何故只看上了南宋官窑,入门直奔古玩界的LV,玩儿个其他门类的不行吗?玉也好、金石也好,揭不开锅的时候至少还周转快些,偏不。这也是够作的。 有一次捶胸顿足说不想干了,换个简单的工作过着朴素的人生,清波门说:低处也不胜寒,还是在高处待着吧。这句话,让我笑了好一会儿, 大年初六,师父的那份寂寞,如今终于悟到半分。小橋相信,这南宋官窑高处的寂寞,不是一日之寒,虽不急于成就,却始终仰视。 高处、低处,都不过是立足的状态。小橋以为,人生还有一个“所以然”。人身难得,好不容易从恒河沙中把自己淘扒出来,得对得起。 天再冷,也总有花儿开。江南的春雪一场,成就满园香梅。被小橋的青器环抱着,想必她也欣欣然穿越出了南宋的美。 于江南小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