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论)
夫下痢里急后重者。有瘕聚也。经所谓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是
矣。法当和冷而祛蕴。则脾胃和平。饮食腐化。其脓血自消。大肠自固也。 方 木瓜饮治下痢腹胀。里急后重。 干木瓜(焙)白芷白术(锉炒)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木香(各一两)桂 (去粗皮)黄连(去须)当归(炙锉)龙骨缩砂仁(去皮)诃黎勒皮(煨各一两半)赤石脂(三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十五粒)陈橘皮(去白焙二分)上粗捣筛。每服五钱许。以水一盏 半。 煎取八分。去滓。温服。 胜金丸治脏寒下痢。脐腹撮痛。肠鸣胀满。里急后重。不思饮食。日渐羸瘦。 宜服之。 黄连(去须五两)龙骨(四两)草豆蔻(去皮)赤芍药当归干姜(炮)地 榆橡实(各 (各三两)赤石脂代赭(煨赤研各四两)上捣罗为细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煎艾醋汤。 空心服。 芍药汤下血调气。凡属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重除。 芍药(一两)当归黄连黄芩(各半两)桂(二钱半)槟榔(三钱)大黄(三 钱)甘 草(炙)木香(各二钱)。上罗匀。每服半两。水煎。如痢不止。再加大黄。如汗后脏毒。 加黄柏半两。根据前 服。 白术黄芩汤服前药痢疾虽除。更宜调和。 白术(一两)黄芩(七钱)甘草(三钱)上捣。罗匀。作三服。水煎。 九圣丸治下痢赤白。日夜无度。里急后重紧痛。服之特效。 罂粟壳(去蒂膜米醋炒一两重)川乌(去皮)黄连(去须)南木香北赤石脂枯 矾肉豆蔻(大块)白茯苓(去皮)干姜(各三钱)上为末。醋煮陈米粉糊为丸。梧桐子 大。每 服五十丸。仓米饮下。肠痛不止。当归、乳香汤下。 换肠丸治大人小儿泻痢脓血。腹中疼痛。困倦减食。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此 方服之有效。 当归(切焙半两)青皮(去白)木香(各一分)甘草(炒)豆蔻(各四钱)陈 皮(去白)诃子皮(各七钱)御米壳(蜜浴焙二两)上捣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小儿樱桃大。 姜汤 化下一丸。 温脾汤治小肠虚寒。苦头偏痛。耳烦痛。下痢赤白。肠滑腹中疼痛。里急后重。 干姜当归(各一两)黄柏地榆阿胶茴香石榴皮黄连(各三钱)上锉散。 每 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石钟乳汤治大病后重赤白痢。腹中疼痛。 石钟乳黄连防风附子当归黄柏干姜蜀椒甘草(各一两)上除钟乳外。 锉如麻豆。再同和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渣。温服。空心。日二服。 地榆散治下痢纯血。脐腹疼痛。里急后重。日夜频并。 地榆枳壳甘草白芍药赤芍药黄芩诃子肉罂粟壳(各等分)上为细末。 每 服三钱。空心仓米饮调下。脾胃稍弱者不可服。 当归黄连汤治后重下痢。赤白滞下。腹内结痛。 当归黄连赤茯苓地榆犀角屑甘草浓朴(各三分)上粗捣筛。每服五钱。 水 一盏半。入生姜一片。枣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再。 诃黎勒丸治腹痛虚滑。里急后重。心胸痞闷逆满。或伤冷暴泻。手足厥冷。脉 息沉浮。 肉豆蔻白矾木香诃黎勒龙骨乌头缩砂仁(各等分)上捣罗为末。粟米粥和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送下。 导气汤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芍药当归大黄黄连木香槟榔黄芩(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五钱。以水一 盏。 煎 地榆散治五色痢。里急后重。痛不可忍者。并皆治之。 地榆黄连御米壳陈皮藿香甘草苍术(各等分)上为粗末。水一盏。煎至 八 分。每服二钱。去渣。通口服。并二服。滓再服。 当归丸治冷痢里急后重。 当归胡椒黄连浓朴阿胶干姜(各等分)上除阿胶外。为末。用好醋、阿胶 调 和为膏和丸。 玉粉丸治下痢赤白。日久不瘥。里急后重。 粉霜硫黄腻粉硼砂乳香白丁香(各等分)上药同研匀。用生姜自然汁煮枣 肉。研作剂。每服四丸如黄豆大。临卧煎生姜枣汤下四丸。如重。每夜服十丸。老少以意加 减。 神效胡粉丸治肠胃虚滑。下痢无度。赤白相杂。脐腹疼痛。里急后重。减食羸 瘦。或经久未瘥。并宜服之。 胡粉乌贼鱼骨阿胶白矾龙骨密陀僧上为末。以粟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止。米饮汤下。 水煮木香丸治一切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或脏腑滑泄。日夜无度。或积寒 久冷。脐腹疼痛。不思饮食。 当归诃子木香甘草罂粟壳赤皮(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每 服一丸。水八分。煎至六分。空心温服。 姜桂汤治赤白痢里急后重。小腹疼痛不可忍者。 干姜官桂甘草罂粟壳黄柏(各等分)上为粗散。每服十两重。泉水煎。赤加 黄 柏白加干姜空心服。 圣功散治冷热不和。下痢赤白。脐腹作痛。里急后重。 干姜五倍子诃黎勒甘草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调下。 诃黎勒汤治肠虚冷热不和。赤白下痢。里急后重。 诃黎勒草豆蔻延胡索(各半两)干姜(一分)上捣筛。每服三钱许。水一盏。 煎至 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匀气汤治脏气不调。里急后重。 苍术浓朴(各四两)甘草(二两)干姜(三分)上捣筛。每服三钱许。水一盏。 煎至 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通神丸治脓血杂痢。后重疼痛。日久不瘥。 没药五灵脂乳香(各一钱)巴豆(半钱)上各研细。再同研匀。滴水丸如黄米大。 服七丸。煎生木瓜汤下。 丹砂丸治冷痢赤白。里急后重。大肠虚滑。 丹砂草乌头乳香(各一钱)巴豆(七粒)上药同研令匀细。用醋面糊丸。如梧 桐子 大。每服一丸。冷乳香汤下。 和胃散治冷热不调。泻泄脓血。后重腹痛。米谷不化。 南青皮车前子甘草(各一两)御米壳(三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橘皮、 蜜 汤调下。 小圣散治赤白冷痢。腹痛后重。 陈皮干姜甘草(各一两)御米壳(三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 至七 分。去滓。入蜜少许。食前温服。一方不用蜜。治泻痢绝白者。 姜桂散治洞泄飧泄。里急后重。 干姜(炮三两)甘草(一两)桂(一分)上捣罗为散。每服二钱许。水白汤调下。 兼治 腹痛。止虚渴。 芍药黄芩汤治泄痢腹痛。或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者。乃下痢脓血稠粘。 黄芩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上罗匀。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一盏。温服。 无 时。如痛加桂少许。 三奇散治痢后。里急后重。 枳壳黄防风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蜜汤下。米饮亦得。 如圣散治后重下脓血。 臭橘萆(各一两)上捣碎。炒令烟出。放冷为细末。每服二钱至三钱。茶清调下。 治里急后重好蛤粉 穿山甲(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好酒空心调服。 又方治里急后重。 枳壳皂荚子上等分。炒令干燥为末。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 饮下 大黄汤治泄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久不愈者。 用大黄一两锉细。以好酒二大盏。同浸半日许。煎至一盏半。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二服。顿服之。如未止再服。以瘥为度。腹痛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黄芩芍药汤和之。以彻其毒 也。 白术黄汤服前药痢疾虽除。宜此和之。 白术(一两)黄(七钱)甘草(二钱)上捣。罗匀。作三服。水煎服。一方无 黄。 用黄芩半两。 疗重下方病源云。此谓赤白滞下也。令人下部疼重。故名重下。去脓血如鸡子白 。日夜数十行。绕脐痛也。 用豉熬令少焦。捣。服一合。日夜三服愈。又方熬豉令焦。水一升。淋取汁服。冷则用 酒淋。日三服。一方煎服。 治重下下赤者方 取獭赤粪上以酒。清旦空腹服一小杯。三旦饮即愈。 赤白下久。谷道疼痛不可忍。宜服温汤药。 用熬豉熨之。又炙枳实熨之。 治里急后重。不能安快。 人参消风散黑神散小平胃散(各等分)上和匀。用干艾并陈米五十粒。煎汤去滓。 只用 灵砂丹治脏腑怯弱。内有积滞。脐腹撮痛。下痢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 肠鸣腹胀。米谷不化。少气困倦。不思饮食。时发寒热。身渐羸瘦。 硝石砒霜腻粉粉霜(各半两)黄丹枯矾(各一两半)朱砂乳香滑石(各 一 分)上为末。用蒸饼二两四钱。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温粟米饮下。未愈。加丸 数再服。如小儿可服一丸。 浓肠丸治脏虚气寒。下痢不止。里急后重。脐腹疼痛。 钟乳粉(二两)宣黄连人参白术诃子肉豆蔻浓朴茴香阿胶白茯苓上 件为细末。入钟乳粉同研匀。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糯米饮下。空心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