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再让悲剧上演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DTA-PTCP | 小迈看检验·第6期

 elabman 2019-04-23

2019年2月24日,CCTV-12社会与法频道节目,《律师来了》报道了一期重生的烦恼。故事讲述了一位女性患者因为一纸诊断书开启四年噩梦,命悬一线,最终竟是一场乌龙。患者由于PLT特别低,被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年内反复检查,反复被下病危通知书,反复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最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省级医院检查时发现PLT正常,被诊断为EDTA-PTCP(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会给患者造成这么大影响?对于检验科又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种问题呢?接下来,小迈为您揭开EDTA-PTCP的神秘面纱。

EDTA-PTCP是检验科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疾病。有报道称,EDTA-PTCP在住院患者的发生率为0.09%-0.21%;在门诊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其比例可高达17%。发生机制是由于EDTA-K2作为抗凝剂的前提下,出现了免疫介导血液中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使血小板互相发生凝集的现象。传统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根据血小板的体积大小及通过微孔时产生的脉冲数计数的,当血小板互相发生凝集时,会致使聚集的血小板被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此种情况一旦发生,会导致临床进行大量的下一步检查,甚至导致误诊、误治[1]。

今天小迈为大家带来一例EDTA-PTCP,在更换枸橼酸钠抗凝管后仍出现PLT聚集的典型病例。

01

病例信息

患者:李某某,女,5岁发热入院,入院检查血常规,WBC 10.6×10^9/L,PLT 34×10^9/L,询问患者家属表示患者PLT在其他医院检查也是这么低,身上无出血点,没有不适之症。结果截图如下,

当小迈查看散点图、直方图、仪器报警信息时,发现了问题。

仪器报警:血小板聚集?散点图血影向右上延伸,PLT直方图形态异常,可能存在PLT的聚集,镜下结果如下,

结合患者家属描述、仪器检测结果及报警信息、镜检结果,初步怀疑患者是EDTA-PTCP。

02

解决措施

重新采血,一管EDTA抗凝管,一管枸橼酸钠抗凝管(由于患者年龄较小采血比例为1:4),枸橼酸钠抗凝管采用CDR模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枸橼酸钠抗凝管,PLT-O与PLT-I差距较大;仪器报警,血小板聚集?镜检,枸橼酸钠抗凝管也有不同程度的PLT聚集。

EDTA抗凝管重采血用CDR模式检测结果,

结果分析:EDTA抗凝管,PLT-O与PLT-I差距较大,仪器报警,血小板聚集?

03

结果分析

枸橼酸钠抗凝管的PLT-I结果明显高于EDTA抗凝管PLT-I结果,但是两者都远低于PLT-O的计数。说明枸橼酸钠导致的聚集程度要小于EDTA,但还是没有达到完全解聚的效果;EDTA抗凝管PLT-O结果579与枸橼酸钠抗凝管PLT-O结果558(446×1.25=558×10^9/L),两次光学法PLT计数结果比较接近。用改良牛鲍计数板计数,PLT为590×10^9/L。结合人工计数结果,说明PLT-O的结果是可信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EDTA-PTCP的标本PLT-O的结果可信呢?EDTA管PLT-O与枸橼酸钠管PLT-O相近,是不是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标本就不用再换不同抗凝管采血了呢

小迈位大家介绍一个迈瑞在PLT计数方面的专利技术。

在应对PLT聚集方面,迈瑞BC6系列血液细胞分析仪有一个PLT解聚专利技术。他是在网织通道内,血液分析仪的预热池根据环境温度对试剂进行不同程度的加热,使占反应体积较大的荧光试剂快速达到反应温度。发生血小板聚集的血样被吸入分血阀后,和预热的荧光试剂一起,高速注入42℃恒温钛合金反应池,形成旋流,使荧光试剂与样本充分作用。

此时,反应池内的搅拌杆以1400转/分的速度对反应液进行高速搅拌,在剧烈震荡中,对血小板聚集的物理结构进行机械破坏。与此同时,试剂中的“解聚成分”也作用于聚集血小板,对血小板聚集的分子结构进行化学破坏,并与单个的血小板结合,使其不能再与其它血小板聚集在一起。最后,解聚后被“着色”的单个血小板在鞘流的包裹下依次通过激光检测通道进行三维分析,完成对血小板聚集样本的检测,从而达到对聚集结果的纠正效果。

04

结果报告

该患者报告结合人工计数、PLT-O结果,最终报告结果为579×10^9/L。同时告知医生该患者存在EDTA-PTCP的可能性,今后进行相关检查时,需引起重视。

在检验科的日常工作中,当遇到EDTA-PTCP标本时可采用迈瑞网织红通道的解聚功能,避免患者二次采血,减轻患者负担。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已经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人工检测,但所有的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PLT-O虽然能够帮助科室解决大部分的血小板聚集标本,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制定严谨的复检规则以规避那可能存在的小概率事件。

参考文献

[1]王宏,周芸,叶琴,等.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误诊1例[J].临床检验杂志,2011,29(4):2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