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君解惑”栏目第 3 篇文章 为君解惑 “为君解惑”栏目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解决一些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学业上,生活上,感情上等等,同时把一些代表性的问题分享给大家,互相学习和探讨类似的困惑,不断成长~ 参与方式: 公众号后台回复: 我需解惑+问题描述+是否愿意分享给大家 ![]() 如何在大学里长久的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TO 解惑君: 我正在准备期末考试中,基本上每天都在备战,刷题,可是总是感觉自己的效率并不高,精神状态低迷。有时候想着放松放松看看,结果放松后也没有很好的调整过来。身边有很多精神状态饱满的同学,他们一直能保持高强度高效率的学习节奏,真的很好奇他们怎么做到的呀?! 三大方面,让我们精神饱满 童鞋你好~ 有一类人,他们可以每天6点钟起床,保持每天长达10+小时的高效工作、学习状态,而这种能力是大多数学生都渴望拥有的。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习惯于10点起床,熬夜打游戏,宅在宿舍里点外卖,期末考试前喝咖啡or红牛突击复习,周而复始。 我相信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渴望高效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学习和工作,只是没有科学的实现方式。那么这次回答会尽可能系统的向大家分析出,如何长久的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首先是对精神饱满状态的理解。其实精神状态可以理解为“能量”,最直观的比喻其实可以把精神状态理解为一个水池中的水,一个长久精神饱满状态的人相比于其他人,他的水池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水,同时他的水池构造更合理,利用率更高。 那么我们为了提升精神状态,核心要做到的就是两件事:提升精神能量的整体数量,提升精神能量的利用效率。为了完成这两个目标,我们要从三方面理解原因和改变自我: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生活习惯。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单纯一方面做到位也是不够的。 生理因素 首先最基础的,但是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我们的生理因素。一个好的身体状态是好的精神状态的基础,针对生理因素,我们主要需要注意的是三个方面:高质量的睡眠,均衡的饮食,稳定的运动。 睡眠是我们补充精神能量的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睡个好觉的人每天都是神清气爽的,而如果睡眠状况欠佳,则一整天都是蔫蔫的样子。睡个好觉衡量标准一般是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而其中睡眠质量要比时长更加重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想要有一个好的睡眠,需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早睡早起,解惑君一直保持着晚上十点半入睡,早上六点半起床的习惯。 有的人说早起毁一天,其实主要原因是在于睡得太晚,没有足够的深度睡眠时间,在一个不好的循环里的不断持续。第二个需要注意的点,而且是绝对爆炸好用的入睡方法,就是别带着手机上床!刷手机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入睡,而且手机如果不在床边,对早上起来按闹铃清醒也很有帮助。综合来说,别带着手机上床! 关于睡眠还有很多可以注意的点,比如晚上喝一杯牛奶会入睡更快,白天一定的运动也会睡得更好,等等。还有的同学会有失眠的趋势,或者有时会焦虑的难以入眠,小编建议可以去看看医生,开一些助眠的药物。实际上安眠药在正常的剂量下对人体的危害很小,要远远小于失眠对身体的损害。如果长时间的失眠,会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造成很大的损害。 当然,除了上述几点,在宿舍中如果室友有睡得比较晚有些吵的话,记得要合理沟通哦,相信大家还是会互相理解的,我的室友晚上经常打游戏,不过如果我开始睡觉时,他们都会理解的关掉声音。 均衡的饮食是补充能量的重要形式,合理平衡的膳食能让我们从食物中汲取充分的能量。尽可能减少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摄入,以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为主。有时候我们会馋一些甜食,而且发现吃完甜食后整个人会精神一些,但实际上这份提神是短暂的,而不是长久的,在一段时间后会更容易陷入疲劳(咖啡,酒精等饮品是同理),所以推荐大家加大蔬菜,水果,粗粮的摄入比例,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有更长久的学习状态,一方面对身材的维持也是大有裨益。 然后是非常重要大家也非常容易忽视,就是规律的运动。一个保持规律运动的人,他的良好精神状态的持久性,会远远好于不经常运动的人。不要感觉现在很多同学经常通宵打游戏第二天还能有很好的精神,这只是在透支我们的精神状态。每一次科学规律的运动,都会潜移默化的改善着我们的身体,心肺呼吸功能会逐渐增强,你的每一次呼吸会带来更多的能量给身体去支配,长此以往,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方面,形成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在真正需要加班加点时,一个坚实的身体可以支撑的更久,恢复的更快。 业勤在大一时没有注意锻炼,在期末复习时整个身体透支非常严重,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缓了一整年的时间才调整过来。所以我现在每天都会去游泳馆游泳1000+米,跳绳1000+次,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这些有氧运动也可以把一些压力释放出去,有时还会帮助我产生一些工作上的灵感。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可以说是增加了我们情绪能量的供给和容积,那么心理因素主要是改善情绪能量的使用效率了。一些良好的心理调整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情绪能量在负面事件上的消耗。 降低攀比心理,增强自我认同感 大学生有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是与自卑相关,在分数线越高的学校这个问题越发明显,由此发生的不良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由于从高中的上游或者顶尖进入大学后,发现在很多方面要弱于同学,并且这种弱势可能在你试着努力后依然很难追上,而产生了自卑心理。我们要客观认识到这种情绪的存在,并且有效的转变思维,否则会有大量的情绪能量与之对抗,产生疲惫。 在大学中,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与他人进行比较,每个人都有相应的长处,我们需要的就是找到自己所擅长的和所热爱的,并且不断地与自己做对比,就足够了。当你发现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已经有所进步,没有虚度光阴,那么你已经做的非常好了。也许在排名,在竞赛等一些方面无法和一些同学竞争,但是你会逐渐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不断地成长。总结来说,就是不断增强自我认同感,来让情绪能量用于自我提升上,而不是与他们的对比上。 合理情绪管理,莫要大喜大悲 大学中,我们很多时候是一个人面对一些事情,所以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无论是喜是悲,大的情绪波动实际上都会对情绪能量造成一部分消耗,所以尽可能的保持心态的平和,也是维持情绪能量的重要措施。 中国一句谚语我一直非常的认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论是喜事或是悲事,都会有它的对立面存在,所以我们在面临喜事时不可过分开心,面临伤心事时也不用过分沮丧,因为事情总是会有另外一面存在。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大一参加比赛,最后评委说会投资项目,我当时非常的兴奋,招待朋友们庆祝了一番,几天睡不着觉。到后来不了了之,又沮丧了许久。现在回头来看,我会清楚的知道当时的情绪会影响我对事情的客观判断,所以还是现在无论悲喜,我都会让自己尽可能的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当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上能否做到,可能也确实需要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成长,才能管理住自我的情绪。 生活习惯 其实生活习惯,是再次延展上述两个大方面的。我们在生理因素里提到了早睡早起,合理饮食,规律锻炼,在心理因素里提到了增强自我认同和增强情绪管理,基本上是比较全面了,不过剩下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习惯的力量。 让自我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用习惯的力量去代替毅力的力量。在我们最开始试着从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做上述调整时,其实是会感觉到一些不适的,早上早起,不能吃喜欢的炸鸡,学累了还要出去跑步,在最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些事情都在消耗你的能量,而且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在消耗你的能量。 因为我们在最开始按照另一个生活方式去做时,我们其实是在用毅力去这些事情,而毅力这个东西本身,是在消耗能量的。而那些早已保持这些习惯许久的人,他们并不是多么有毅力,而是这些事情本身不再消耗能量,而是补充能量。所以,也许刚开始会有些许不适,但是你要努力突破最开始的不适期,从毅力坚持阶段过渡到习惯保持阶段,相信你的未来,就刻意经常保持着这份良好的精神状态了。 同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时刻的反省自我。佛教中将欲望总结为“贪嗔痴慢疑”,天主教总结的为“七宗罪”,其实就是揭示人性中的一些本性欲望,我们要让理智控制我们的身体,而不是欲望控制我们身体,才能让生活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希望大家在大学生活里都保持着一个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合理的习惯,以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过好人生中这段重要的历程。 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