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界的幕后英雄,三十余年与胶片暗房为伴,见证了无数经典摄影作品的诞生

 太行森林 2019-04-24

“自己努力了,自己认真了,可能有苦,到最后也是享受


点击放大全屏观看

九十年代,一张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照片《大眼睛》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至今还被大众熟知。

很多人也由此记住了这张照片的拍摄者解海龙,却仅有很少人能够知道这张照片的冲洗和制作者——张左。

说起在暗房里冲洗和制作,很多人都觉得这仅仅是一项技术,其实,它更是对照片的二次艺术加工。

当时摄影圈就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做“三分拍,七分做”。

照片当然要拍摄好,但更深的功夫还是在暗房里。暗房师通过构图、明暗等形式来彰显照片表达的主题。

张左生于1957年,年轻时赶上了“上山下乡”的时代潮流,回城后,他就成为了房管局的一名建筑工人,生活比较困苦,工作也挺辛苦的。有时,他晚上就喝点小酒来解解乏。

工作两三年后,他和现在的众多年轻人一样,感觉天天上班、下班特没意思。他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生活多彩一下。

慢慢的,他参加了工会的拍摄小组开始学习拍摄创作。后来,他在一次摄影比赛上还夺得了一等奖,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解海龙就是其中一位。

当时,崇文区文化馆缺一名额,但没有编制。那个年代的人们可以说把编制看得比天还重要。但张左思前想后,还是想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再加上父亲和朋友解海龙的支持。

他于是进了文化馆,专门负责黑白暗房的工作。据说,当时解海龙为了激励他,对他说:“你心爱的事业干不了,难道你真的情愿一辈子天天砌墙?

后来,由于业绩突出,他又被《中国青年报》“挖”走了,成为了摄影部的一名暗房师。

九十年代,解海龙从事希望工程的拍摄工作,张左为他的照片冲洗和制作,他们凭借自身的最大努力来为希望工程取得社会上的关注。解海龙带来了贫困山区孩子悲惨的生活状况,让张左心里特别难受,为孩子的生活感到悲痛。

当他听解海龙说,有个孩子八岁没有上学,六年需要三百块钱时。他慷慨解囊,把自己的奖金及其他的捐献了出去。这才让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事儿。

张左工作的暗房就是一个狭小的房间,大部分的空间还被设备占满了。暗房里也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工作,一待就是一整天。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张左就觉得自己的性格不怎么适合摄影,他跟现在的很多宅男宅女一样,更喜欢一个人的自由,无拘无束。有时觉得孤独了,他就播放个音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但暗房里那几个看似简单的设备却拥有复杂的程序,马虎一点,都有可能功亏一篑。手工印放就是个磨性子的活儿,一环一环的哪个步骤都急不得。

他一做就是三十多年,从一名暗房师慢慢地成为了暗房大师,可以说成为了中国最好的暗房师。

在数码的时代,黑白照片也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看似单调,对张左来说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相对于现代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传统的做法可能有一些残缺,但他却喜欢传统的味道。

每次拍摄完照片后,冲洗照片的过程对他来说都是充满期待的过程,有焦虑,但更多的是享受。

中新社做“大国工匠”系列,采访过张左。他问自己的小孩,匠人什么意思。小孩回答,就一件事,您重复做,没有创新,就是匠人。这其实是一种可爱的调侃。

张左在暗房里工作了那么多年,底片一夹,黑白灰一出来,就天天这么重复,也挺枯燥。但这东西就是熟练工种,需要人重复又重复地工作。

只有这样,他拥有的才是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成为这一个领域的真正的大师级人物。当然,做到这些,首先就要耐得住寂寞。

这么多年,张左一直真诚待人,不管谁来请教他问题,他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都会毫不保留地来教给你。

好照片也好,坏照片也好,大师的照片也好,学生的照片也好,他都一视同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冲洗。以后,要是有人因此得了奖,成了名,他却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真可谓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除了《大眼睛》,他的客厅墙上还挂着《白求恩大夫》、《虔诚者》,这三部作品不要说在摄影圈,就是人民大众也都欣赏过。

每一部作品都代表着一个时代。这三部作品也是对张左这么多年工作的肯定。正如张左最后所说:“自己努力了,自己认真了,可能有苦,到最后也是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