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书与武器

 水辅阳光1956 2019-04-24

   如今人们喜欢读书的人不多,据说中国人一年平均下来不足一本书,倒是进餐馆或逛大超市的次数多,

    不过我以为不读书也是有缘由的,为什么这样讲呢?人们总是喜欢干他喜欢的事,硬着头皮去读书,要不装装样子,要不躲来躲去,对书敬而远之。饿了吃饭,冷了加衣与买房一样是刚需。即便有吃有穿有住,进了小康社会,人也许还是改不了他的天性。

    书是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是两回事。人不读书,大多是没有对书的需求,或对某种类的书有需求,但图书市场或书店又没此类书出售,

    一个人不读书,大多内心平静,似乎有点“知足常乐”的味道;比如就吃饭穿衣生孩子当爹娘,或张家长李家短侃大山。有时闲得慌没有啥干的,如电视不好看,打麻将手气不好,上网玩手机又没爱好,或手机不是苹果小米华为4G什么的,也许会被倒逼进书店。

    有些书还是卖钱有销路,那就是希奇古怪,引人眼球或爆力凶杀,等等。有的人忙的是做生意经商找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还读那捞刹子书干啥哟。

    穷人读书立志,社会环境要逼他改变自己。打打杀杀风险大,他就得另寻武器,也许会去找相关书读。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矛盾,也许会找相关的书读。这些人大多是将书当成武器来使用的。

    “知识就是力量”,有知识的书可作武器用,但有人将书当成文化,修养身心;也有人将书当成消遣,只有极少数人才将书当武器,才是刚性需求。

    话说回来,如今市场上的书,有多少可当真武器用的?我想,这连作者都不敢下断语吧。大多是些心灵鸡汤,没有实际效用,倒成了有效的洗发液了。那些花花草草的东西可做武器吗?对有的人来讲,即便有作武器用的书,对他来讲“真的又适用吗?”

    其实,适用的可作武器的书,中国大地从古到今都有,如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周易>>,几千年前中国就不缺有武器功用的书。但后辈们不是看不懂就是懒得看,倒成了世上的绝学。后来文化发展,距古人文化越来越远,这不得不使人格退化。你没了武器,成了手无寸铁的主,又何谈白手起家呢?

    如今的书内容丰富,并不是一家独唱天下,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大书市大书场也是有的。但是真正的书场在社会里,也更在人们心中。只有人们认识到书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时,才会主动读书。也只有将书当武器的人,才有可能如饥似渴地寻书读书,甚至是爆炸似的读书。

    对人来讲,一,市场上没有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二,缺乏对书的功能认识,三,或是个迷漫的无所事事的人。

    对书来讲,一,质量不高起不到解惑作用;二,作家脱离地气,闲门造车;三,作家思想水平低,或名气能量不够,影响力失缺。

    对时代来讲,还处于经济发展阶段,主体人流的价值取向在经济不在文化。经济势力越强,人们越会失去对书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图书的武器功能,是图书存在的最佳理由。无论是历史书籍或现实书籍,都离不开武器这一功能,只有书即武器或武器即书,此书才可成为永存的经典。具备了武器功能的书,无论是现代或过去,都将留传于人间。失去武器功能的书,必受历史淘汰,灰飞烟灭。

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

    请作家们想想,你写的那些书,可以当武器用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