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大智慧之“周流六虚”(不得不看的深度好文)

 细雨青衫 2019-04-24

        周  流  六  虚

【原文】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原始要终,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释义】

《易》之所以成为书,是因为人们不可以片刻远离,其中所体现的道理不断运动变化着,变动而不固定于某一点,循环往复于八卦六爻之间,或往上或往下没有常规可寻,阳刚与阴柔也相互消长变易,不可以把它视为典常纲要,唯有在运动变化中寻求其适宜的方法。《易》启示人们出入时都应遵守法度,无论是外出还是内藏都要有所警惕。《易》又可以使人们明察忧患与事故。虽然没有老师的监督和保护,却如同当面领受父母的教诲一样。我们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要遵循卦爻辞的本象而揆测其意旨,就可以掌握《易》所揭示的事物变化的典型性的规律。如果不是贤明的人研习《易》理,那么,《易》的道理也不会凭空虚浮地推行。

【原文】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释义】

《易》之所以为书,追溯事物的原始情态,寻求事物最终的结局,然后再将这些由始至终地反映事物的道理归纳为一个个卦体。六爻相互错综,只是反映特定时空内的阴阳物象。象征事物开始的初爻的意义难以理解,而象征事物终极的上爻的意义就比较好理解一些,这就像是事物发展的本末一样。初爻的爻辞比拟事物的开端,上爻则决定了事物的最终形态。如果错综其物象而数算其卦之德,辩论卦爻的是非与吉凶之理,则非二、五爻两中爻就不能具备其中的道理。是啊!如果理解了二、五两中爻所蕴含的吉凶之理而求知人事的吉凶存亡,安居家中就可以知道啦。智慧的人只需要观悟《易》的彖辞,就可以将一卦的大半意义理解了。二爻与四爻俱以柔顺之道为事,但是,因为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二者所指的吉凶得失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而言,测得二爻动则预示多赞誉,测得四爻动则多有忧惧之事发生,因为四爻太靠近五爻君王之位了。像六四爻这样阴柔的爻象,它象征弱小的力量而不利于远行。因此,六四爻的关键启示在于不犯错误就可以了,而六二爻则可以用“柔中”之德而大有作为。三爻与五爻俱以阳刚为事而居于一卦之不同的位置,但是,测得三爻动则多有凶险之辞,五爻动则多有功德之占,这是因为它们有上下贵贱的不同。总的来说,如果三爻、五爻为阴柔之爻则有危险,若此两爻为阳刚之爻,则能战胜邪恶取得成功吧?

【原文】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释义】

《易》之所以为书,广泛而博大,万事万物俱备于其中。其中含有天的道理,含有人的道理,也含有地的道理。它兼容天、地、人三才,而两两相重就形成了八卦六爻。八卦六爻并没有指向其他的意义,说的其实就是“三才”的道理。“三才”的道理在一卦中有变动,这种变动在《易》中是通过阴阳两爻的交感变易来象征的,故而称之谓“爻”;爻又分阴阳两类,象征着阴阳两种属类的事物,所以爻本身也是象征着实有之物,故而称之为“物”;物象相互错综,形成卦象,象征着阴阳两类事物相杂后形成的文理与文章;卦象中的爻画有当位的,也有不当位的,所以,吉凶也因此产生了。

“文不当,故吉凶生焉。”引申:文,语言文章也,“文章千古事!”对今人、后人将产生巨大影响,凡为文者,不可不慎!当今某些所谓的教授或著名讲师,甚或号称“东南亚第一讲师”,“世界著名讲师”,大显忽悠之能事,其往往利用甜美的激进的催眠的语言,在其营造的氛围中让你来不及作出判断,甚至其诡辩逻辑也让你短时间内无法醒悟,无数聪明人也被牵引着,进入颠狂状态,刷卡掏钱,最终一无所获!或者也学会了再去忽悠别人!这也包括很多所谓的“鸡汤”!对自己和他人,对今人和后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因果行为的吉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