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商周时期,战争的规模有多大?

 思明居士 2019-04-25

夏商周,从公元前约2070年到公元前256年,前后时间跨度约1800多年,而这战争的规模,也主要是在最后200多年的战国时代才达到高潮。

夏朝,其实就是一个大型部落联盟,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面积很小,人口最多不过小几百万,并且是由几百上千个氏族、小部落联合起来的,爆发的战争除了抵御四方蛮夷的入侵,主要就是内部之间的“打群架”,夏王日常能征调的军队预计不过千人规模。

到了商代,商王的地盘急剧扩大,商朝的人口也已经大几百万,如果以殷墟甲骨文卜辞记载为准,“王登人五千征土方”,就是大王征发了5千士兵去远征土方,常规的征发规模是几千人,当然也有超过万人的,比如那个很有名的王后妇好。

妇好率军南征北战,击败了北土方、羌方、南夷国、鬼方等20多国,在对羌方一役中,妇好带了13000多人出战。甲骨文卜辞记载:“辛巳卜,贞妇好三千,登旅一万,呼伐羌。”最终妇好大获全胜。

到了周朝,青铜器已经高度发达,到了后期,铁器也开始普及,农业不断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加,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春秋时期,算是商代战争的升级版,双方出战的都是贵族和平民,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国进行改革,在兵制上采用了常备兵制度,全国成立了3万人的常备军,作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东方大国,齐国的军队基本已经到了当时诸侯国的极限。

春秋时期的战争以攻伐为主,顺带着灭国,战争规模都不大,即使到了春秋晚期吴越争霸、吴楚战争时期,战争规模也就几万人,战车还是一个常用的工具,打仗也不是为了把对方赶尽杀绝,基本上到位了就行,君子风度还是很讲究的。

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形态就完全变样了,在以“灭国”为目的的战争环境下,一方总是极尽可能地消灭对方的一切,掠夺对方的土地、人口、财产,消灭对方的战争潜力。

当然,要说战争规模动辄几十万,那还是过于夸张了,正常情况下,得在古书记载上的数字基础上乘以几分之一才行。

例如耳熟能详的长平之战,按照正常记载,双方动员的兵力都在50万-60万以上,想象一下,战国各国加起来2000万人口,5%拥挤在一个区域内混战,以战国的运输条件和后勤条件,这可能吗?汉武帝这么牛,全国几千万人口,前几代皇帝70多年的积累,这么丰厚的家当,打匈奴才打了几次?跨越14年,发动3次大规模的会战,集结最多不过十万骑兵,就已经打的海内空虚、民众因徭役劳役重税而死伤无数,汉武帝最后还不得不发了个轮台罪己诏。

长平之战时,秦赵两国人口不过几百万,出动60多万人,几乎把国内的青壮男子一半以上派出去了,正常来说,这里的60万人,大多数还是聚集在后方和沿途的后勤人员,他们需要运输粮食,器械,维修道路等等,能在一线作战的主力部队不过十几万人,至多不超过20万,否则后勤系统会崩溃。

而如果说60万人在作战,那秦国可以把一半多的人口都拉上去做后勤了,在古代那种交通条件和生产条件,可能吗?还搞不搞生产了?要知道,古代一个士兵打仗,后面至少得好几个农民种地来供养他。

所以,史书上说的坑杀40多万,这里的大多数应该是为赵军提供后勤服务的赵国百姓,只是,他们一并被伤亡惨重的秦军因痛恨而坑杀。

直接上结论:夏朝时期,最大战争规模以数千人计;商朝时期,最大战争规模达1万人左右;西周时期,最大战争规模可以达到数万人。

先来说夏朝(前2070-1600年)。由于历史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中推测大概情况。夏商时期,战争的主要作战人员是贵族的亲兵卫队和临时征集的本族平民,以少量亲兵卫队是军队核心。在夏朝时已经出现了车兵和步兵两类兵种,但还没有骑兵。少量车兵只限于贵族亲兵使用、步兵是夏代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使用石质、木质和骨质兵器作战,直到夏朝晚期才出现极少量青铜兵器。据现代学者估计,夏朝时人口约250万,若按照商朝的人口和军队比例(700万人口:3万军队)推算,则夏朝时期的全国军队仅1万人左右。若我们将地方驻军排除在外,那么夏王一次战争中可动用的最大兵力不过数千人。

再来看商朝(前1600-1047年)。商朝时,王室军队已经建立起正规编制,其中最大的编制为“师”,但作战核心仍然是王族和其他贵族的亲兵。和夏朝一样,商朝军队同样由车兵和步兵组成,使用青铜武器的比例高于夏朝。除了王室直属部队之外,商朝还有两类临时部队——地方氏族以及属国武装,常备军数量不多。商朝全国的军队数量也显著高于夏朝,前1200年左右的商朝全国人口约700万、其中有3万军队。从甲骨文记录来看,商朝时期战争较普遍的规模也在数千人左右(如,鸣条之战中商汤的军队即为6000人)。而最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在武丁时期,在商朝征讨羌方的战斗中,商朝统帅妇好部下有1.3万人。卜辞记载如下:“辛巳卜,贞妇好三千,登旅一万,呼伐羌。”

最后是西周(前1046-771年)。西周兵制与商朝相似而有所发展。西周军队中只有少量的近卫军,其余大多是兵农合一军队。西周王室直接统领的军队有两支,即所谓“西六师”和“殷八师”,按“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这一编制计算,西周时一师2500人,则这十四个师的总数在3.5万左右。周公东征后又将“殷八师”改设在成周洛邑,即“成周八师”。此外,西周王室还有数千精锐的“虎贲军”,总计约4万人的直属军队也成为巩固西周统治的中坚力量。此外,从属于西周王室的地方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军队,平时守卫领地、战时奉命出征,作为周王室的仆从军作战。按照定制,西周诸侯国的军队规模为:大国三师(7500人)、次国两师(5000人)、小国一师(2500人)。若我们将王室部队和地方部队的数量考虑在内,可以估计出西周时期的最大战争规模在数万人左右。

展开全部

整体而言,人类的战争规模是越来越大的,夏商周三代的战争规模也跳不出这个理论。夏朝的战争规模也就是数千人相争,商朝的战争规模约万人左右,周朝的战争规模数万至百万之间。

夏商两代和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贵族之间的游戏,以车战为主,士兵多是贵族子弟,因此参战人数不多,老百姓很难看到战争情景。周代的战国时期,各国均进行了变法,国内老世族领地治权被收归中央,全民皆兵,因此战争规模是很大的,双方上百万人对阵都有数场。

夏商周三代都是诸侯分治模式,但是领土面积都是越来越大,且生产力都在不断的提高。夏朝的战争记载不多,但是从领土小,封国多可以看出来,各个诸侯国的军队都不算多,彼此之间 的争战多数和日本的战国时代差不多,双方参战人数很少超过一万。商朝在夏朝的基础上地盘扩大了,且四处攻掠,战争规模当在万人以上。周灭商的战争中,周军4.5万人,商军17万人(绝大部分是奴隶),战役一天就结束了。

周朝进入战国时代后,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军队不断的改制,平民都可以参军立功,因此各国军队数量都比较多,自然战争规模也就在10万~120万左右了。秦赵长平之战,秦军60万人,赵军50万人,双方合计110万人;秦灭楚之战,秦军楚军各60万人,合计120万人。这是两场规模最大的战争了,其它战役基本都比夏商两代的战争规模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