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简史(4)之不能文不能武的刘邦的高明之处——文人治国

 金色年华554 2019-04-27

皇帝简史(4)之不能文不能武的刘邦的高明之处——文人治国

姓名: 刘邦;

生卒年份: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

在位时间:于公元前202年2月正式称帝,在位约7年;

出身:平民出身;

如何死的:因病而死,也算是老死;

如何上位:出身底层,后经起义反秦,打败项羽,通过长期军事斗争上位;

帝号含义:太祖高皇帝,太有第一的意思,建立汉朝的第一任、开基之祖。另一方,是有仿照秦始皇的意思,因为秦始皇是真正的开始,刘邦虽然也是丰功伟绩,但只能自称高了;

年号含义:

主要辅助大臣:张良、萧何、韩信、曹参、樊哙;

生平:

刘邦平民出身,凭借其人格魅力、高超的政治手腕、远见和理想,获得了在乱世的大时代中最高的成就。所有对其能力的描述,包括亲和的性格、有远见、有智慧等,都是主观的描述,也是汉朝史官做出的官方评价居多。一个不能文不能武的人,如何在乱世的义军中崛起,成为项梁军中重要一员,始终是个无法清楚解释的谜题。

估计是因为古人的忠诚思维,也即是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主人思维方式。只要一个人认可了另一个人的能力于人品,加入了他的团队,那么就很自然的为其效忠,就像主人一般,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背叛的。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的下属,如贵族、大臣等,是不需要对诸侯的上级周天子效忠的,只要向诸侯王效忠就是最大的忠。所以在反秦过程中,刘邦团队的成员也是这种思想维系与刘邦的关系的。

而且,项梁当时的义军其实不是一支传统意义上的军队。只是一个联盟,就像后来刘邦召集的反项羽联盟、曹操等人召集的反董卓联盟等是一样的。这种松散联盟基本没有什么约束力,联盟中的小团队还是能根据个人及团队成员的能力获得发展机会的。刘邦估计就是通过他的交际能力和政治手腕,在加上手下文人和武将的能力,不断壮大实力,从而获得了与项羽分庭抗礼的实力的。

刘邦确实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在起义初期,自己实力不够,他可以投靠项梁联盟,在大树下乘凉,发展自己的实力。直至能统领一路义军,才开始独立发展,避免被过早被其他对手消灭的风险。

在进入咸阳后,采取了高明的笼络人心的政策。他是在开始时都已经看中了原秦国的后方基地可以一统天下的资源,所以才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其实这约法三章就是对自己的军队的约束,笼络人心举动,保全关中等地不发生动乱的必要条件。说白了就是不要把自己的东西打烂了。

后来在于项羽的战争中,初期同样因为实力不足,他聪明的采取了低姿态的明智做法。联络其他诸侯王,组成联盟,承诺共享利益,促成联合多数打击项羽的伟大战略。

称帝前后,同样因为自己掌握实力的不足,无法完全像秦始皇那样完成放弃分封制。因为分封制是刘邦建立联盟时的承诺,如果打败项羽后就违背诺言,那么项羽的下场可能就是刘邦的下场。所以他再次采取低姿态,先封异姓王,稳定自己的势力后,再慢慢清除的高明方式。

刘邦的一生,是靠智慧屡次逆转人生的一生,是刘邦高明的政治远光和充满远见的一生。其对时势的把握、为现实的理解、对局势的分析能力,具有超一流的能力,这是其成功最大的依仗和基础。

刘邦生有8个儿子,第二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在位7年后病死,后被吕后把持朝政,连立两傀儡少帝,最后由刘邦四子刘恒夺位成功,是为文帝,皇位才回到刘家,并开启文景之治,盛况一时。

皇帝简史(4)之不能文不能武的刘邦的高明之处——文人治国

主要施政政策及对王朝的影响:

建立汉朝,开创西汉朝200年基业,西汉传承了14帝,两汉长达400年的宏伟王朝。刘邦从一介平民起家,是历史上第一个从平民逆袭成为帝国开国之君的第一人。对于其刘氏家族、汉王朝来说,其丰功伟绩如何称颂也不为过。

第二、通过短暂的、局部分封制,稳定局势,获得名义大份,登上帝位。稳定后利用各种权术,逐步对这些异姓王进行了清洗,并用刘姓王取而代之。没有像秦始皇那样,统一后就全面推行不完善、不健全、不成熟的郡县制。而是采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相结合的制度,先在中央设立各种集权机构,完善分工,提高中央对各分封诸侯和军事的控制力度。

第三、通过对秦律进行修改和增加,然后直接颁布为汉朝的基本法律的方式。加快了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的效率。进一步加强了朝廷的规范性和控制能力,能有力的实施刘邦清除异性诸侯王。虽然反叛经常发生,但总体上大局都在刘邦的掌控之中。这和刘邦全面启用儒家等知识分子作为中央官员,没有对文官进行分封的策略也有关系。在官僚系统的控制下,朝廷对各地的控制能力、对军队的控制能力、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对舆论的控制能力都有极大的提高。所以就算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的时候受伤不治而死,但大汉朝还是在刘邦的布局之下,在文臣的大力辅导之下,得到了延续。为天下带来了两百年的和平与稳定。

对历史的影响:

1、统一中国:这是在秦始皇进行第一次尝试后,第二次有人完成了统一的壮举。这次的统一,不但开创了几百年的大王朝,还未天下万民带来了两百年的和平。这是真正的结束了春秋后期以来几百年的动乱和战争事情。如果按照项羽的分封制,天下重新陷于动荡和战争是迟早的事情。事实上项羽分封第二年天下就乱了,刘邦也是在第二次的乱世中取得天下的。如果没有刘邦,天下战乱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汉民族能否继续生存繁衍都存在问题。

皇帝简史(4)之不能文不能武的刘邦的高明之处——文人治国

这次统一,不但为后世树立中国统一的理念和文化,还为后世确立了一种统一中国、治理天下的基本模式。包括中央官制、法律、皇家地位和管理等体制。可以说是在秦始皇失败的实验中,通过改进实验程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刘邦,才有两千年之中国,才有今日之汉民族和今日之中国人。

2、继承秦制,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制度发展作出极大贡献:刘邦虽然是打着反秦大旗,但成功逆袭后,却基本全盘接受秦朝的制度,特别是中央集权制度、法律制度、郡县制等。而没有重走全面分封制的老路,这是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远见。因为秦始皇实现郡县制只有短短十几年就一败涂地,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和实行这种制度的必要。刘邦能够在这种背景下继承秦制,从而创造了一种延续两千年的制度,是具有非常伟大和卓越的远见的。这是刘邦最伟大的地方之一,也是毛泽东评价刘邦为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的缘由。他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未来和历史方向。

3、启用儒生儒学:刘邦因为从底层起家,而且一路辅助他的都是平民阶层的知识分子或底层小官僚出身的文人。所以,刘邦在用人上是进一步发扬了秦朝制度的。刘邦通过招贤令等在制度和方式上的创新,建立比较稳定和规范的招纳人才的制度。这种制度一种使用到宋朝科举制度非常发达的时候才逐步退出朝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明确的制度和方式,汉朝廷才能收拢天下文人士子的心,才能有足够的人才治理庞大的帝国。才能有人才辅助他清除异姓王,不至于天下再次陷入纷争。

而且他在接触各种人才和思想的时候,敏锐的发现,在一个统一的帝国内,实行儒家思想和理论是最好的。这样再次证明了刘邦的远见和对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把握能力,因为儒家确实相对高效的治理了中国社会两千年。

4、重新制定中央集权下的礼仪制度及文化,为后世王朝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模式;刘邦虽然不是文人出身,也不是武将出身,可以说是不能文不能武。所以才导致其同样重视文化和军事的思维方式,不会明显的压制任何一种的人才。刘邦称帝后,为了稳定统治,充分吸取秦朝的教训,大力发展文化推广和礼仪建设工作。通过周礼等儒家经典和古礼的梳理和完善,制定了汉朝朝廷、社会及家庭、个人的利益规范。强化了朝廷对各地诸侯、官僚、军队和平民的控制。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明确清晰的行为规范。

在文化方面,刘邦也是大力推广。通过挖掘、整理、编修古代经典,包括儒家典籍等,极大的推动了当时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这种对文化的重视,极大的改善了原各国贵族、平民对汉朝廷的认可和向往。文化影响力得以发挥,得以为汉朝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从此,后世所有朝廷都知道文化的力量,从而开启文化治国的千年大计。

而不像秦始皇,只知道用法律,压抑人的天性和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