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现象看本质,秦朝为何短短15年就亡国?成也制度,败也制度

 渐华 2021-12-14

秦始皇,世界最伟大人物排名第六,秦始皇建立我国第一个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然而秦国统一六国后仅仅15年就突然亡国,这到底为何?

有人说秦始皇太过残暴、秦法太过严苛、秦国劳役太重、秦朝失去民心、六国叛乱,这每一条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每一条感觉又有点牵强。

说秦始皇残暴,但是秦始皇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不杀开国功臣的皇帝,甚至连六国国君大多都能善终,这是后世很多皇帝都做不到的。

说秦法严苛,但是秦法严苛只是体现在违法犯罪上,在古代比秦法严苛的朝代比比皆是,像明清时代,动辄全家流放充军、而且各种刑罚五花八门,仅仅朱元璋发明刑罚和整人工具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

说秦国劳役严重,这点确实是不好反驳,秦始皇修长城前后就动用至少50万劳役,再加上修灵渠和驻守岭南的保守也有50,加起来就有100万了,而秦朝全国大概2000万人口,光这两项工程就动用了全国5%的人口,当然这还不算秦始皇陵70万劳工。能达到秦朝劳动强度的也只有隋朝了。

说秦朝失去民心,这个难道比元朝和清朝更不堪吗?元朝灭南宋屠戮了整个四川95%的人口,但是元朝仍然坚持了98年,清朝建立之初也曾大肆屠戮汉民,为了推广剃度制度,满清更是喊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因为不愿意剃度死伤几百万人,但元朝和满清最初政权依然非常稳定。

要说秦亡于六国,这点是最让人信服的理由,因为秦军主力就是亡于项羽之手,六国起义反对秦朝就是要恢复分封制,但是汉朝建立后,却又是实行了大一统制度,所以说六国反的是秦制,而非大一统制度。

透过现象看本质,秦朝为何短短15年就亡国?成也制度,败也制度

那么秦亡到底什么原因呢?

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必然会遭到一定程度抵制

任何事物发展规律都是如此,当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必然会遭到守旧派抵制,因为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会冲击守旧派的既得利益。然而当新事物慢慢被大众接受,那么新事物必然会成为主流,而旧事物则会被淘汰。

而正如秦国实行封建制度取代周朝分封制一样,秦国最初实行商鞅变法时,就开始尝试地实行封建制度,但实行封建制度必须打击守旧派,但商鞅变法有秦孝公在背后强力支持,因而商鞅则可安全地实行变法,然而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保护伞,因此被守旧派诛杀,但商鞅变法却得以保留,因为商鞅新法滋生了一大批新兴势力,他们是变法的受益者,他们自然会毫无保留地支持新法实行下去。

透过现象看本质,秦朝为何短短15年就亡国?成也制度,败也制度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并不是没有阻力。在统一之初,就在制度问题上产生分歧,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批官吏,请求秦始皇把各皇子分封到原六国土地上,但李斯则坚决反对。李斯认为,分封制才是诸侯无休无止混战的祸根,只有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才可彻底免除祸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秦法在全国推广,正如同商鞅最终被执行车裂一样,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遭到很多人反对,这其中包含了一大批儒生,这些儒生目光短浅看不到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的先进性,而要求秦始皇恢复分封制,秦始皇大怒坑杀儒生400余人,并焚毁相关书籍,这就是后后世儒生臭骂千年的焚书坑儒事件。

封建制太过于先进 ,汉初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最终全面实行郡县制

支持分封制的也包括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是个分封制鉴定支持者,因为项羽看不到大一统制度的先进性,

项羽在灭亡秦国后就分封了十八路诸侯,项羽天真地以为有自己坐镇,十八路诸侯必然会和谐相处天下再无战事,百姓从此不在有战乱之苦。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因为生产力太过落后,一个国家能养起几万军队就很困难了,单个诸侯国很难灭掉与自己实力差不多的诸侯国,

而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动辄出动几十万军队的诸侯国比比皆是,只要战术运用得到,一场战役灭掉一个诸侯国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

透过现象看本质,秦朝为何短短15年就亡国?成也制度,败也制度

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作为一个诸侯王,我有几十万军队,能灭掉一个国家,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去开疆扩土呢?所以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土地怎么分?如何分?分少了他们心里不痛快,分多了他们还想要更多,他们不可能各自和平相处,都想着不断消灭他国来增强自身实力,

所以项羽实行分封制是开历史倒车,必然会引起开明之士所抵触,这其中代表就是刘邦,刘邦在击溃项羽后继承秦法,实行分封制。

然而实行分封制的周朝享国800年,而实行封建制度的秦朝15年亡国,这让刘邦有所顾忌,因此刘邦开创性地创造了 郡县分封并存制,刘邦所管辖的领地实行封建制度,而分封给儿子们一些领地,让他们在领地内实行分封制,这样两种制度并存不失为一种折中方法。

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但随着时间推移,诸侯王实力越来越强,以及后来的七国之乱分封制弊端逐渐暴露,封建制度的先进性逐渐浮出水面,因此汉朝皇帝决心消灭拥有分封制的封国,到汉武帝时期,因推恩令的实行,诸侯国基本上名存实亡,汉武帝才有了充分发挥利用封建制集权的益,来集中全国资源消灭匈奴,这也说明了封建制最终取代分封制具有时代进步性。

秦始皇生前未立储君属于重大失误

秦始皇40岁就一统天下,50岁暴毙于巡游路上,秦始皇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生追求长生不老然而年仅50岁就去世,或者秦始皇自己也想不到这么快就去世,因此完全没有准备立储君之事。

而正因为秦始皇生前未立储君当秦始皇死后,他的贴身太监赵高联合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赐死扶苏解散蒙恬军团并立胡亥为皇帝,胡亥继位后整日不理朝政,赵高掌握大权,秦国隐藏的问题一下子浮出水面,而赵高又没能力解决,因此问题逐渐扩大,最终起义军消灭了秦国。

透过现象看本质,秦朝为何短短15年就亡国?成也制度,败也制度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后世王朝在吸取了秦亡教训,在立储问题上特别重视,大多数皇帝在继位不久就开始立储君,皇帝不再有家事,立太子不在单单凭皇帝个人喜好,还要通过群臣考核,因为立太子是 是重大国事,这样能够有效预防皇帝突然暴毙后发生类似赵高篡改遗诏的悲剧再次发生。

统一后未及时调整治国政策

俗话说,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打天下是一套方法,守天下是另一套方法,秦统一天下后虽然实行封建制度,但是在治理百姓上还是实行的商鞅变法那套律法。

而商鞅变法诞生于秦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时刻,因此商鞅变法本质就是利用严刑峻法强迫秦人个个变成只有功利的战场杀人机器,商鞅变法一切为了战争、为了征服、为了统一,个人一切要服从国家最高利益。

然而秦统一六国后,天下太平并无太多战事,秦人和原六国百姓都需要轻食薄役休养生息,但是秦统一六国后战争机器并未停止,秦始皇发兵30万北击匈奴,两次发兵70万南征百越,不仅如此修直道修长城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秦国给百姓带来的负担比统一前更加沉重,因此百姓都很痛恨秦始皇。

透过现象看本质,秦朝为何短短15年就亡国?成也制度,败也制度

汉朝建立后充分吸取秦亡教训,把修生养息当成国家头等大事,汉初实行三十税一,也就是农民只需缴纳收成的的3%,这个稅率在我国封建历史都是非常罕见的低。

这一教训也成为后世开国之君必备历史教训,但凡开国之君在王朝初见之时都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但是隋朝隋炀帝却反其道而行,最终跟秦朝做了一对难兄难弟。

总结,秦亡的表面原因是秦始皇残暴、秦法严苛、秦始皇生前未选择帝国继承人等,但是实际原因却是,秦制过于先进,远远超越社会生产力关系,秦始皇也并未及时调整治国制度,对封建制度运用并不人性化,最终秦朝昙花一现,但是秦制却一直被后世使用,这足以说明秦制的先进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