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学习”之九:如何从一场论坛中听出干货?

 木香草堂 2019-04-28
“慧学习”之九:如何从一场论坛中听出干货?


“慧学习”之九:
如何从一场论坛中听出干货?
朱斌

     
     最近几年,各行各业都在兴办主题论坛,业内外人士经常相约一堂,分享新知,跨界合作,成为一种趋势。
     上周末,我到杭州参加了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我算是西湖论坛的老朋友,连续参加了四届,每次收获都不一样。回顾这么多年参加各类不同层次的主题论坛,我有两点重要发现,总结出与朋友们一起讨论。
     第一个发现是:一场论坛的精致程度,通常是由出席该论坛的重量级主讲嘉宾所做报告的精心程度决定的。
     很多人参加某一论坛,一般是冲着某几位重要级主讲嘉宾而来。越是大腕,越要在公众面前维护好个人品牌形象,要让参会者感受到自己是精心准备而来。比如,有些行业大腕,做报告时所用ppt(演示文稿),只会堆砌文字,很少用到图片、图表,不知道视觉表达更容易让观众接受;讲述时随意性太大,不注意把控时间,等到主持人提醒时间已到,重要的内容还没有讲完;在讲述一个概念时,不会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故事来帮助阐释。一场论坛中,受邀的几位重量级主讲嘉宾,如果出现没有把握好时间被迫匆忙结束,就会在参会者的心目中留下漫不经心的印象,自然也为论坛的主办方带来品牌损失。
      第二个发现是:参会者在一场论坛中80%的收获,一般是由出席该论坛20%的主讲嘉宾贡献的。
      如果你足够留心,会发现身边经常出现二八法则现象,比如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一家企业80%的利润通常由20%的员工创造。我参加过很多论坛,每次回顾收获时,总发现自己收获中大约80%内容,是从论坛中20%的主讲嘉宾处获取的。比如,这次民办教育西湖论坛共同邀请了10位主讲嘉宾,我的大部分(80%)收获,主要来自2位主讲嘉宾的发言内容带给我的启发。
      有些朋友又要问,你是如何从20%的主讲嘉宾报告中听出干货来?我有如下三点心法:
      1.寻找没有听过的新知识
      任何一场论坛活动,都会传递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不同的人来说,感受的新鲜程度都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版图,只有在我们兴趣版图范围内的信息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此次民办教育西湖论坛上,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方建锋、首控基金合伙人王磊讲到教育投融资时,提到一个概念“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翻译成中文是“可变利益实体”,也称为“协议控制”。这个“VIE”对我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为什么会引起我的注意呢?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对教育的投融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当他们讲到“VIE结构”时,我会特别留心聆听,并对该概念进行了拓展阅读,直到理解为止。
      2.挖掘具有启发的新细节
      在公众论坛上,很多主讲嘉宾出于各种原因,一般不会当场讲透某些涉及潜规则运作或核心机密内容。但他为了呈现自己讲的是干货,还是会讲述一些“脱了水”的细节内容,这时只有基于共同兴趣的人,才能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知识点,并能理解该细节背后的逻辑。
      比如此次民办教育西湖论坛上,新东方OKAY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贾云海分享如何对知识点进行数据化的细节,引起我的关注。贾云海讲到OKAY平台中每一道题隶属于哪个知识点、题干是什么、选项是什么、考察的要点是什么、答案是什么、解析是什么、关联的知识点有哪些,所有这些标签,需要用一套算法去支撑它,才能给学生推送适合他的内容。这让我想起在线教育平台“可汗学院”做的事情:把某一学科所有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知识结构网——知识地图,该知识地图解释了哪个知识点在前、哪个知识点在后,通过一个编写程序,把这些问题串联起来,自动给学生分配新的练习,并根据学生不会做哪些题,为其推送相关的知识点,以此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减轻师生的负担。
      3.对接改变思维的新行动
      我们要以行动的方式来思考从论坛中获得的启发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搞清楚哪些启示是可以马上用到工作中,哪些是未来工作中可以借鉴的。比如,这次民办教育西湖论坛上,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教授从民办教育新政落实的角度谈到了四个核心理念:民办教育优于公办教育、民办教育是公共教育的组成部分、营利性民办学校是民办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学生权利平等。特别是他对这四个核心理念的阐释,有利于帮助民办教育者能够更深层次理解民办教育的价值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让我们这些民办教育者在未来向教育主管领导汇报工作时,把这些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理念融入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上级领导的决策,赢取领导的支持。
      如何从一场论坛中听出干货?请记住:你需要带着你的兴趣地图来到现场,然后按照兴趣的指引,从别人的报告中捕捉符合你兴趣方向的新知识;如果你见多识广没有听出新内容,那就从别人介绍某一熟悉的场景中,挖掘出对自己有启发意义的新细节,努力理解该细节背后的逻辑;回到单位后,你要重新审视从论坛中获得的启示内容,按照行动的逻辑对其进行改造,做到以新认知启动自身行为的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