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刑法课堂——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之介入因素

 道德是底线 2019-04-28

刑法课堂——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之介入因素

重要知识

在不法行为与客观结果的因果流程中,如果出现了“异常”的介入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因果流程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原行为与客观结果之间可能就不存在因果关系了,相反,如果在不法行为实施后,出现了“正常”的介入因素,换言之,实施前行为通常而言会出现介入因素,那么,介入因素并不会改变因果流程的方向,介入因素的出现是前行为通常而言会导致的,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仍然存在因果关系。

案例分析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第1117号

杨某某、杜某某放火案

被告人杨某某因高某某与其断绝不正当男女关系,产生了报复高某某的想法,与杜某某一起去高某某家放火实施报复。某日晚,二被告人见被害人高某某入睡后,断了高某某家的电源开关,将汽油泼洒房子上。被害人高某某的父母惊醒后,使用警用手电照明后开启点击功能击打出电火花,引发大火将多人烧伤、房屋烧坏。

法院认为,杨某某、杜某某的犯罪行为与高某某家火灾的发生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即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裁判理由指出:被害人被惊醒后因无法开灯,不得不使用照明工具。即二被告人实施了上述泼洒汽油、切断电源等一系列行为后,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导致被害人使用照明工具这这一介入行为。也就是说,被害人使用照明的行为系被告人先前切断电源行为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