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斋里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4-30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间雅室。它可以是一个人的闭门独享,亦可是对外开放共享的区域。从独自伏案写作到高朋嘉友齐聚,在闭合之间形成了一种个性与同属的联系,特定的区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相聚后、再独处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书房。

       书房、其实就是書斋,指专用於在阅读、書写以及业余学习、研究和工作的一个专属性空间。这个空间区域具有一定的共性在,也有其因所属主人的不同而出现个性化差异体现,其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更是可自拟自定的。从乾隆帝自设的三希堂到普通生员的家中陋室,跨度再大也挡不了其背后的共属性。可否这样认为,古人一向是重视幽静、雅趣的环境,書斋的功能性就为其提供了怡情翰墨、醉意書畫的天地。

        其实,我对书斋的初步认识还要从往日说起。记得小学四年级起,父母为了纠正我的字体不端正问题,特送我去了二中陈全兴老师的书法培训班里习字,可终因贪耍,孩童时期的我没能坚持下去,便在一年半后草草收场,回了家。慢慢长大了,也步入工作岗位有几年,回忆这期间的短暂学习倒使我在往后、特别是近些年来从中得到了很多益处。不是写字有了长进多少,是从陈老师家中的书房里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一间屋子,里面可规整、可散乱;可高堂、更可以是陋室,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就在这里,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使人从中汲取了营养,从而变得更有力量。

        再多的言语表述也只是空谈,如何布置一间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就是当务之急。三年前,因家中翻新、并早有此意,在个人的随想下也终于有了一片地方可做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地。可终究是布衣,三希堂的呈现形式是不敢为的,一种属于自己的“草房陋室”竣工了,一晃已三个春秋过往。如今,这已是我从学校毕业后的第二个课堂,始终保持着一颗在不断求知的心态并行进中去,这是必修课了。

         如今,学生时期是过去了,但终不能忘记在成长路上。实话说,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拖班级后腿是常态化的,这样一来,一个人的独自就是家常便饭了,这也使我逐步养成了一个人去干事情的行为态度,无论好坏得失,他人是不知的。自己就一直处于边缘地带,只恨自己不是器,在这样一种心态下我走过了学生期。可能一个人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工作后我遇见了几位老师与领路人,有半路认识的小老师们;也有重逢自己真正的老师,比如初中语文——席正阳老师。此公颇有名望、才学,是我沁阳市第二中学里几个有名气的“好孩儿“,这是公推直选的。可当我面对以往的老师们时总也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别看你有个头。学业成绩是终身携带的,面对再遇的老师们,不知如何去。

        还写字不写了?这是工作后老师见我并问的第一句话。夜里,中心岗楼执勤点,一身戎装警服依然掩盖不了自己工作后该如何与老师相遇。我又是谁?重逢后的再联系好比新的一课又开始,相比以往不同,年龄已经从儿时到了成年后的工作;班级从二中教学楼到了社会中来;要始终保持一个学生的态度就是对老师们的尊敬,老师永远都是老师,这或许就是弥补个人不器的一种最好办法。

        或许交叉点就从写字开始。从书案旁谈起,当我再次走进老师的书房后,精神上的自我提携就是一种看得见的自发。写字也好、暂不论好坏;并以此而延伸出对历史背景、人物以及其它等,也终究可以与老师等几个人说出自己的种种,并以此得到久违的期许、认可。试卷是没有了,但听课间的部分肯定倒使我感到了一种自我进步。小小的书案、坐不了几人的书房倒是与老师等人再认、再相识的场所了。

        这就是我的书斋,它里面包含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有儿时在写字培训班里不经意间打下的种种基础,即使基础不牢靠;也还有再遇老师并突破自我僵持而又沉闷地心的地方。夜已深,刚才临习的功课与字还在案头上摆放,交作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