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昵称413468 2019-05-02

目标管理的创立者,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管理的本质就是建立信任。德鲁克认为,管理不应该是建立在强/权上,而是建立在组织的相互信任上。企业发展出现梗阻,业绩出现问题,其核心都是信任出了问题。员工不再相信组织,组织也不再相信员工,双方的关系剩下的只是戒备与防卫,缺少了爱与规则。

壹:组织的信任关系有多么重要?

信任的核心就是爱与规则。一个没有爱的组织,不可能有什么活力。为什么孩子可以接受你的往空中抛还咯咯笑,而对一个陌生人却充满警惕?因为他知道你爱他,他信任你!为什么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也要奋勇前冲,因为他相信组织!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出现危机时,为什么员工对他不离不弃,因为他们知道失败是暂时的,他还会东山再起。同理,员工对企业一旦产生了信任,就会有责任感和归属感,就不再为困难找各种理由。

貳:组织缺乏信任有多可怕?

GMD拥有几百万军/队,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兵员数量,我/党/我/军都难以望其项背,可是他最终失败了,为什么?因为他的组织内部失去了信任基础。士/兵不相信军/官,杂牌不相信嫡系,将/领不相信老/蒋。所以,关键时刻就会勾心斗角,保存实力,这样的组织岂有不败的道理!

企业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值得管理者反思的现象是,不知道从何时起,员工与企业之间变得貌合神离,老板防着员工,员工骂着老板。老板想让员工敬业奉献,员工却盼望着不得人心的企业早早倒闭。这样的领导何来领导力,这样的企业又何来竞争力!

叁: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信任,而非监督

我们都知道,人是企业最重的资源。企,拆解为人+止。意思就是说,企业经营的核心就是能够留住人才。想要留住人才,最重要的就是感情和信任。而很多企业的做法恰恰相反,厚厚的规章制度都是对人的约束和监督,还美其名曰“现代化管理”。当员工对企业失去信任的时候,一切规章制度,职责流程都是“表面功夫”,员工心中不服气,就会表现到行动上的不配合,即便假装配合,也是做样子走过场,这样的团队何来执行力呢。

肆:如何在组织内部建立一种健康的信任文化?

一,诚信。松下幸之助说过,诚信是一个领导者最宝贵的资产。领导对员工讲诚信,员工就会对企业讲忠诚。领导如果喜欢给员工洗脑,经常欺骗员工,员工怎么可能信任公司呢。

二,无障碍沟通。杰克韦尔奇说过一句话:“到员工中间去,多与他们沟通,他们会有很多好点子。”如果领导总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员工都不愿意接近你,又怎么可能信任你,追谁你呢。

三,授权。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懂得授权的高手。只有把权力授下去,让员工把责任担起来,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领导对谁都不信任,不放心,员工又怎么可能有创造性呢。

四,关爱员工。人是感情动物,当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会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关爱,这是一种高阶需求,士为知己者死,就是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的行为回报。所以,德国企业界有一句谚语:关爱你的员工吧,他们的潜力一定会给你惊喜!

1.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更多职场和管理知识,阅读本号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