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汤出自《伤寒论》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具有清热利水养阴之功效,主治水热互结证。 笔者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运用猪苓汤加减治疗内耳性眩晕30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30例,其中住院患者18例,门诊患者12例;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者25岁;既往有内耳性眩晕病史者22例,初次发病者8例。所有病例均经各种理化检查排除颅内及颈椎器质性病变以及急性化脓性迷路炎等疾患,符合内耳性眩晕临床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30例患者均应用猪苓汤加减治疗,方用:猪苓15g茯苓20g 泽泻15g 滑石30g 。在上述药物基础上,随证加减:痰湿中阻证见头重如裹,昏沉欲睡,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者,加半夏、白术、石菖蒲、天麻以燥湿化痰,豁痰开窍,;肝阳上亢证见眩晕耳鸣,头胀痛,面色潮红,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者加天麻、勾藤、石决明、杜仲、牛膝以平肝潜阳,熄风定眩;脾肾阳虚证见腰膝酸软,耳鸣,健忘,舌质淡,苔滑腻,脉沉细弱者加熟地,山药,菟丝子,附子,鹿角胶,桂枝以温肾健脾;气血亏虚证见面色无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舌质淡,脉细弱者加熟地、阿胶、党参、黄芪、当归以补益气血。每日1剂,水煎500ml,分两次饭后温服。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判定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痊愈:症状全部消失,1年内未复发者;显效:症状全部消失,6个月内未复发者;有效:症状基本消失,但在1月后又复发者;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 3.2 治疗结果 痊愈2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用药时间为5-15天,其中5-10天者21例,10-15天者9例。 4 典型病例 李某,女,62岁,2006年9月17日以“头晕、恶心呕吐1天,加重2小时”为主诉,门诊以“眩晕”收治入院。自诉近十余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头颅 MRI、颈椎X线片、颈部血管彩超及各种检验均未见异常,后确诊为内耳性眩晕,经中西医屡次诊治疗效不佳,病情时有反复。一天前患者于餐后突然头晕、恶心呕吐,呈进行性加重,入院症见:头晕,恶心,呕吐清涎,头重如裹,口苦,心烦,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数。入院后给予盐酸培他司汀针及青霉素针静脉滴注,配合苯海拉明片口服,用药3天,效不佳。据舌脉证辨证为眩晕“痰浊中阻,水热内结”证;治以燥湿化痰,清热利水。方用猪苓汤加味: 猪苓15g 茯苓20g 泽泻15g 滑石30g 阿胶12g(烊化) 半夏12g 炒白术15g 天麻20g 石菖蒲12g。每日1剂,水煎500ml,分两份早晚饭后温服。用药5剂后病人症状消失,痊愈出院,后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语:本例病人为老年女性患者,脾失健运,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湿中阻,蒙蔽清阳故见眩晕之证。医者屡以燥湿化痰之剂投之,效多不佳。盖因久病则内生郁热,水热互结,故以猪苓汤清热利水养阴,配伍半夏、白术、天麻、石菖蒲,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化痰,清热利湿之功。 5 讨论 内耳性眩晕是一种以突发旋转性眩晕并伴有耳鸣、耳聋为主要症状的内耳病,其主要病变为内耳(迷路)的内淋巴液增多、压力增高。本病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多应用镇静剂、植物神经调节剂及血管扩张剂。此病属于中医“眩晕”、“痰饮”等证候范畴,多由思虑劳倦过度及恣食肥腻酒食所致,病位在肝、脾、肾,病机可概括为“风、火、痰、虚”四个方面,临证据此大致可分为痰湿中阻、肝阳上亢、脾肾阳虚、气血亏虚四个证型,其中以“痰湿中阻”最为常见。然则究其本质水湿内生乃是致病之关键因素,故临证多表现为虚实夹杂。笔者据此采用猪苓汤加减进行治疗,方中以猪苓,茯苓渗湿利水为君;滑石,泽泻通利小便,泄热于下为臣,君臣相配,既能分捎水气,又可疏泄热邪,使水热不致互结,诸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使水气去,邪热清,随证加减配伍,标本兼顾,由此而诸证自除,每获良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