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夜话中医门派之四 温补派

 Jeff周 2019-05-02

讲阴阳,论五行,说世间百病。听得懂,学得会,建立中医思维,且听汶东讲述《黄帝内经》。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中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派温补派。一说到温补,就会让很多朋友想起了补品和补药。是的,今天我们讲解的温补学派的医生就是特别善用补药的一个门派。中医历史上关于使用补药治病一共有四个门派,其中滋阴派和补土派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剩下的两派就是温补派和火神派。其中火神派又称温阳派。

这堂课原本是准备讲火神派。可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讲温补派比较适合,因为按照历史的传承,温补派在先。温阳派的出现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了温补派的影响。所以,按照历史的发展次序,我们就先讲温补派。

再者呢,温补学派的出现承袭了滋阴派和补土派的思想成就,并且弥补了滋阴学派的一些不足,就比如过度滋阴导致的脾胃寒凉和伤阳气的问题,通过温补学派的理论用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讲滋阴派之后再讲温补派这个延续性会更好,大家也更容易理解。

第三个理由就是,温补学派的思想偏于中道,中规中矩,疗效稳定。而偏于滋阴派思想的中医,用药缺点是偏爱使用寒性的滋阴药,这种用药的缺点是易伤人体脾胃的阳气。而偏于火神派思想的中医的用药缺点是偏爱使用附子、干姜、肉桂等热性药物,这种用药思路的缺点是容易伤人体的阴气。而温补派医生就不容易犯上述这两个错误。

当然,从中医历史的角度看,像朱丹溪和郑钦安这种大师级的人物一般都会严守中医辨证论治的规矩,不会因为自已是滋阴派或者火神派的医生就不去论患者病症,对于每一个患者都使用滋阴或者都温阳方法治疗,这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不管是持那一派观点的医生,辨证论治仍然是中医的灵魂。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现代人特别爱用补药,我们通过讲解温补学派的思想可以告诉我们现代人怎样使用补药。看过金庸小说的朋友都知道,九阴真经开篇的第一句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我们简单理解就是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盛多少水,决定在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因此,裁掉长木板叫做损有余。而补不足呢?就是把最短的那块木板补长。

中医治病,同样面临这两个选择,什么时候,用损有余的方法,什么时候用补不足的方法,这个至关重要。就比如,一个年轻力壮的人生了病,中医一般用会采用泻法,这个泻法就是损有余。而一个年老体弱的人得了同样的病,中医一般就会采用补法,这就是补不足。如果用反了,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贻误病情,或者是导致病情加重。当然,这个作法也不是不绝对的。还是那句话,中医治病必须严守辨证论治的原则。

下面我们开始介绍温补派的思想和人物。

温补派是继经方派、补土派、滋阴派出现之后,又出现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新学派。温补派医生强调扶助命门之火,调补元气,已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我们现在中医爱好者都知道的中成药,桂附地黄丸、右归丸、左归丸等方剂都是由温补学派的医生创立并且流传下来的。温补学派的医生喜用肉桂、附子、干姜、鹿茸等温热性的药物,这一点虽然和火神派医生类似,但温补学派的中医用量普遍比较小,再者温补学派的医生是承袭了滋阴学派的思想的,强调通过温补,补助人体元气,在强调温补的同时也强调滋阴。

火神派的医生使用肉桂、附子、干姜的整体用量是非常大的,就以火神派的大家山西的李可老先生来说,他的附子用量起步30克,随随便便就超过100克,用到200克也是常事。这个对于温补派的医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有一句话说艺高人胆大,像李可老先生这样的医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医生是无法模仿的。而如此大的附子用量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中毒问题,一个是燥烈伤阴问题,这个需要准确的辩证能力,才能准确把握用药。这个大部分医生还是不要模仿了。

那么,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温补学派呢?

这个就要从明代医家的整体困惑开始说起了,继金元四大家完素的寒凉派和朱丹溪的滋阴学说广为传播之后,明代的医家用药多偏执于寒滋阴类的药物,这种用药方法的弊端就是损伤,克伐,因此,又形成了新的寒凉时弊。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新的理论学说来解释滋阴学说和寒凉学说的缺点和不足,并且解决掉这个时代整体医生这个群体的困惑。

朱丹溪我们之前讲过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的创始人,这里我们就不重复讲了。刘完素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刘完素是同样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世称刘河间。刘完素是寒凉派的创始人,善用寒凉药,并创制了不少治疗伤寒病的方剂,对后世温病学说有所启发。

正是因为明代的医家普遍出现了认识上的错误,并错误的大量使用寒凉滋阴药物导致了寒凉伤阳问题,以薛己为代表的持有温补思想的医家,看到了这些问题,他们开始思考一个用一个全新的思路,来解决人体阳气不足的问题。他们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开始探讨门的作用

在温补学派医家的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记载:“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温补学派医家认为,命门所藏的元阴、元阳为人体阴精、阳气的根源,故称命门为“元气之根”。这个思想的出现对于中医温补学派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温补学派的创始人薛己,薛己中国明代医学家薛己,字新甫,号立斋,明吴县人,生于公元1487~1559年,薛己的父亲是薛铠曾经为太医院医士。薛己自幼继承家训,精研医术,兼通内、外、妇、儿各科。正德元年(1506)薛己被补为太医院院士,九年提为御医,十四年授南京太医院院判,嘉靖九年薛己以奉政大夫南京太医院院使的官职回归故里。

薛己治学极为刻苦,论著很多,除自著的《外科枢要》、《内科摘要》等诸多著作,还有许多校订书,其中包括:《妇人良方大全》、《小儿药证直诀》、《明医杂著》、《外科精要》等数十种书。这些校本中不少附有医案,以临床验证来说明理法方药。

薛己的学术思想主要来自于三个系统,一个是继承了李东垣补土学派的补土培元体系:另一个系统是继承滋阴学派而来的肾与命门学说。而他的温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冰所注的《黄帝内经》。其中对薛己影响最重要的一句话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段话出自《黄帝内经》。大致意思是说,通过补助人体的阳气可以消除体内的阴寒之弊,通过滋阴可以制约人体的阳气亢盛。

薛己将他落实在临床治疗上,在薛己所著的《明医杂著,卷六》中记载:左尺脉虚弱而细者,是肾水之真阴不足,宜用六味丸。 右尺脉沉迟、或沉细而数欲绝者,是命门真火之常亏,宜用八味丸。 至于两尺微弱,是阴阳俱虚,当用十补丸。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丸,八味丸指的就是桂附地黄丸,用金匮肾气丸也可以。如果人体的肾中阴阳都虚了就是用十补丸。十补丸就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五味子和鹿茸,使滋阴和补阳的力量增强。

下面,介绍一则薛己的医案。

有一个儒生叫张克明患咳嗽病,用清热化痰的药不仅无效,反而发生了胸部满闷的症状,加入了苏子、杏仁类的降气的药,又出现了口干口渴。总之用什么药都不对。后来薛己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肉蔻,辅助以肾气丸,治好了这个病。

这个说起来很奇怪,一个咳嗽病,用六君子汤和肾气丸治好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就需要了解这个患者是什么体质的问题,六君子汤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半夏和陈皮。四君子汤是一个补脾胃的方子,加上了半夏和陈皮就有健脾化痰的作用。说明这个患者有脾虚痰湿盛的问题。这里的肾气丸指的是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的主要作用是温补肾阳,温阳利水的作用,这两个方子加起来就起到了温补肾阳以助脾阳,达到化除体内痰湿的作用,并因此治愈了张克明的咳嗽。

这个医案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蕴含了薛己的温补学派的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看病,有时候就是这样在治病的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体质。有时候一个人的药对症却就是治不好病,这就需要考虑患者的体质问题。

一个咳嗽看起来很简单,可是就有人咳嗽一两年都治不好。这就很有可能是很多种病机引起的,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病皆令人咳嗽,这个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课程讲到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下,今天我们讲温补学派,并不是主要讲薛己这个人的传记,而是主要讲温补学派的用药思路。因此,这里就不多介绍薛己的生平了。再者,薛己虽然是温补学派的开创者,但知道他的人并不多,而历史上的另外一位温补学派的医家张景岳的名气反而超越了薛己。

当然,这并不能说薛己的贡献不大,水平不高,作为后来者,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谁高谁低。不过,历史上温补学派的医家张景岳的名气确实盖过了薛己,这也是个事实。

另外,后世的很多医学名家都受到了薛己的医学思想的影响,这其中就有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多位名家,他们都继承了温补学派的理论思想,并且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因此,温补学派并不是薛己的温补学派,温补学派是在不断的有后世大师的出现,才使得这个学派的思想被社会和中医界的获得了广泛认可。

说到温补学派被社会认可,其中一个大优势就是因为温补学派的医家善用补药。这一点不光对明代人有吸引力,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一样颇具吸引力。我们现代人虽然富裕了,医疗条件也好了,但是我们的身体并不健康。就现代社会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几率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我们都希望补一补,也是人之常情。

今天我们学习温补学派思想,就有利于我们学会如何使用补药,就比如,补肾阴的药物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补肾阳的药物有: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等,这些药物如果能正确使用,都会对我们的身体有补益的作用。

今天,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一个肾气丸的神奇变身,你会发现我们熟知的很多药物都是从他而来。肾气丸这个方子出自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其中温补学派的桂附地黄丸,左归丸和右归丸都来自于肾气丸的加减化裁。

肾气丸顾名思义就是补肾气的药物。肾气丸一共八味药,因此也叫八味肾气丸。肾气丸的主要作用是温肾阳、滋肾阴,还有利水湿的作用。这个方剂中有三味滋阴药,分别是地黄、山萸肉、山药,其中地黄滋肾阴,山萸肉滋肝阴,山药滋脾阴,这是三补。

另外,还有三泻。这三泻分别是茯苓、泽泻、牡丹皮。其中茯苓淡渗利湿,以泻脾湿。泽泻消水利湿,以泻肾湿。牡丹皮清热凉血以泻肝经之热。再加上桂枝温阳化气,以通经脉,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综合起来看,八味肾气丸就是一个既能滋肾阴,也能温肾阳,还能利水的药物。肾气丸这个药现在应该买不到了,但是药店里面的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这两个药物的成分和肾气丸类似,功效也近似。大家有机会可以了解一下。

说到八味肾气丸这个药,他还有一个变方就是去掉了附子、肉桂之后,就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六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加减变化就更多了,就比如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枸杞菊花,因此就增加了补肝阴和明目的作用。在六味地黄的基础上加入黄柏、知母就变成了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有清肾经湿热的作用。类似于这种变化还有很多,这里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多讲了。

说了这么多肾气丸的功效,这个和温补派有什么关系吗?您先别着急,下面的内容就和温补学派的张景岳有关系了。下面我们主要来说一说左归丸和右归丸。

左归丸和右归丸都是《景岳全书》中记载的方剂。说到《景岳全书》我们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明代温补派的医家张景岳。

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学者认为张景岳才是温补学派的实际创始者。而张景岳本人却认为他是承袭了薛己的学说。因此,张景岳把薛己视为自己的老师。在中医这个领域,有一个私淑的说法,私淑的意思是虽未见面,但承袭了前人的学问,也可以称其为老师。张景岳本人就认为自己是薛己的私淑弟子。

张景岳和薛己虽同处明代,但他们并没有见过面,张景岳是在薛己去世4年后才出生的。他和薛己同时看到了明代医家滥用滋阴药的危害,特别针对朱丹溪之提出的:阳有余而阴不足的观点提出了自己学说,张景岳认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这一点是张景岳的学术思想的核心。

张景岳生于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他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他的父亲张寿峰是定西侯门客,张寿峰通晓医理。张景岳幼时跟随父亲学习医学,因此,有机会学习《内经》。

十三岁时,张景岳随父到北京,师从京畿名医金英数年,尽得金英真传。青年时张景岳是个有政治理想的人。由于受先祖以军功立世的激励,他青年从戎,参军幕府,游历北方,足迹及于山海关、辽宁凤城县和鸭绿江之南。多年的戎马生涯张景岳并没有成就功名,反而使得他功名壮志消磨殆尽,于是他选择了解甲归隐,由于他早年学医,本来就有很好的基础,再加上他潜心研习医道,心无杂念。使得他的医技有很大的突破,并且名噪一时,被当时的人们奉为张仲景和李东垣再生。

张景岳五十七岁时,返回南方,专心从事于临床诊疗,著书立说。《景岳全书》就是他一生医学成就的总结《景岳全书》共六十四卷。首选《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之论,张景岳博采历代医家精义,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自成一家之书。《景岳全书》内容丰富,涉及内外妇儿各科,草药300种,还涉及到脉学,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除此之外,张景岳的自创了许多方剂,这其中就包括:左归丸右归丸济川煎玉女煎两仪膏等等,其中大部分方剂都被列入了现代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的教材当中。

下面我们介绍一则张景岳的趣事,来看一看张景岳是怎么看病的。

一户姓王的人家有个儿子,刚满一岁。有一天,他的妈妈随手拿一枚钉鞋的圆铁钉给儿子玩。小孩误塞入口中,吞到喉间出不来。其母见状大惊,忙倒提小孩两足,欲倒出铁钉,哪知小孩反而鼻孔喷血,情况十分危急。孩子的父母连呼救命。

此时,恰好张景岳路过这里,他见状急命其母将小儿抱正,小儿“哇”地一声哭开了。景岳断定铁钉已入肠胃,小儿父母早吓得六神无主,连声求救希望张景岳想想办法。

张景岳陷入沉思中,他记起《神农本草经》上有“铁怕朴硝”的一句话,想出一个治疗方案。他取来磁石一钱,朴硝二钱,研为细粉,然后用熟猪油、蜂蜜调好,让小儿服下。不久,小儿解下一物,大如芋头,润滑无棱,药物护其表面,拨开一看,里面正包裹着误吞下的那枚铁钉。小儿父母感激不已,请教其中的奥秘。

张景岳解释说:使用的芒硝、磁石、猪油、蜜糖四药,互有联系,缺一不可。芒硝若没有吸铁的磁石就不能跗在铁钉上;磁石若没有泻下的芒硝就不能逐出铁钉。猪油与蜂蜜主要在润滑肠道,使铁钉易于排出——蜂蜜还是小儿喜欢吃的调味剂。以上四药同功合力,裹护铁钉从肠道中排出来。

小儿父母听完这番话,若有所悟地说:“有道理!难怪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原来各味药在方剂中各自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一则医案,我们就能了解到张景岳对于用药的巧思和精细程度。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给大家张景岳自创的两个方剂,左归丸和右归丸。左归丸和右归丸这个名称听起来比较晦涩,很难让人知道他是干什么用的,说到这两个方剂的名称还有一番来历。

据《难经·三十六难》记载: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温补学派的医家认为,因为人体的左肾为阴,右肾也就是命门为肾阳。因此,左就代表肾阴,右就代表肾阳。所以左归丸这个命名是告诉我们说,左归丸是用来滋补肾阴的,而右归丸当然就是用来补肾阳的了。

下面先介绍左归丸:

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去除了茯苓、泽泻、牡丹皮三味药,加上枸杞、川牛膝、龟胶三味滋阴药,加大了滋阴的作用,又增加了菟丝子、鹿角胶两位温阳的药,使得左归丸这个药,不仅改善了六味地黄丸滋阴不足的问题,而且使得这个药补而不腻,所谓不腻指的就是不因滋阴药过于寒凉而伤脾胃,所谓腻,指的就是腻住了,推不动了,因此滋阴也需要温阳的药物来推动身体的阳气循环,以达到可以化阴的效果,左归丸中就是因为加入温阳的药物,使得这个药物的滋阴效果更好了。

下面介绍一下右归丸。

右归丸是在八味肾气丸的基础上去除了茯苓、泽泻、牡丹皮三味药,增加了枸杞子、当归两位滋阴养血的药,并且再加入了菟丝子、鹿角胶、杜仲等温阳养血的药物,使得这个方剂补助肾阳的作用加强了。

在温补学派出现之前,中医补助人体阳气的方剂主要是用《金匮要略》中的一些方剂,例如:八味肾气丸、四逆汤、附子理中丸等等这些方剂。而张景岳在八味肾气丸的基础上创立了左归丸和右归丸,其主要思路是开始使用枸杞、菟丝子、鹿茸等滋补气血的药物,并且去掉了八味肾气丸中的茯苓、泽泻、丹皮等寒性药物。

但是,有很多医生并不会使用这些方剂,在临床实践当中经常会出现这类方剂用起来有上火的问题。对于一些寒凉性疾病,吃了这些药物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了鼻子流血,头昏脑胀,心跳加速的等副作用。因此,近代很少有医家会使用这类方剂。

其实,这类方剂用起来并不复杂。但凡虚不受补的患者都是因为身体里面有瘀滞。中医认为久病则瘀。一个人体内不管是肝气郁结导致的气机郁滞,还是因为食滞痰阻导致的痰湿瘀滞,都需要把瘀滞破除后才能使用补药,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虚不受补的问题。也就是一个多年的阳虚患者吃了温补的药物之后,反而出现鼻子流血,头昏脑胀,心跳加速的副作用。而一但人体瘀滞的问题被解决掉之后再使用补药,或者在补的过程中加破瘀滞的药,这样就不会引发上述的这些问题。

再者呢,中医用药向来讲求君臣佐使,为什么这么讲究,因为这么讲究可以增强方剂的正向作用,减小方剂的毒副作用,我们都知道人参好,不代表人参没有副作用。因此,常用的人参的方剂中,都有一些其他的药物用以增强疗效,制约副作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辩证,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他的价值就在于辩证和用药,中医需要了解各种症状的特点,才能正确使用药物。正确使用药物不仅要涉及到君臣佐使,还需要涉及到方剂的搭配,这不是一个中医爱好者能够解决问题。

即使是一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医,同样有辨不清的症状,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用药物去试探患者对于药物的反应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因此,就辩证这一个环节,就需要一个专业的医生倾尽一生之力,都不可能全部理清,更何况一个不具备辩证用药能力的人了。因此,我这里始终不主张,您看了这个课程之后,就去买药吃。

我们现代人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急于求成,学中医也同样是这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功利心太重,认为有钱买好药就一定能治好病。岂不知,药哪里有好坏之分呢?就比如鹿茸、人参是好药,用错了地方同样害死人,大黄、灶台土很便宜,用对了地方却奇效如神。

因此,我们学习中医是学习中医的辩证用药,而不是学习哪些是好药,贵药,哪些是坏药,便宜药。如果急于速成,又不重视辩证用药,往往会害人害己,这一点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好了,课程讲到这里,关于中医温补派的内容就结束了。有对课程文字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的公众号:汶东内经讲堂。谢谢大家,本次课程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