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将书法写出味道

 李忠信htp6t3eq 2019-05-03

书法,贵在味道。这是品之如酒的芬芳,有绵柔,有浓烈。

不说其笔墨之华,不究其法度之妙,书无止境,绝无最高。

但言之味道,余以为此双韵七律可飨之:

以画入书意更浓,笔下如有力千重;

空心摹古万家法,虚怀师彼三人功。

学者不迷十分意,受之自留一元神;

莫往坦途修平顺,当从险绝求真心!

为普及详尽,遂分类析之!

一、“以画入书意更浓,笔下如有力千重”即“画心”。

       古之大成之书者皆蕴画心,谓之以画入书之理。观野史、悟正道,亘古至今凡大书家无一不有从画之历。他们不求画绩,苦练行笔,惟寻笔下千钧。后以画入书者,即法意更甚,以画之形生于心传于墨而成于笔,其力透背,品之则悠远矣。

二、“空心摹古万家法,虚怀师彼三人功”即“虚心”。

       书法无止境,亦无至尊王者之名。故自诩为大家、超越了古人、唯己独大的书者都是假老虎!没有虚心就会固步自封,因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永无进步之日。遍读名家书史,哪个不是放空心态临摩万家法帖,哪个不是虚心求教三人之师?人一生谦心便眼界大宽,看到的都是法度和养分,自然书功精进,超他人于千万里。如此日日研磨,不敢生狂妄心,其性渐润,其德逐厚,其涵愈丰,则其法自成矣。

三、“学者不迷十分意,受之自留一元神”即“本心”。

       作为勤学者,古帖自然可贵,但也应择良帖而习之。正如同今日泱泱书界,虽有虎龙,但鱼虾亦与!何况虎龙亦非海陆兼顾,必有长短!如此千年后今人亦成古人。。。故临帖切忌撒盲为本、唯古是尊,当以高远之眼界选拔以用,否则必与字匠无异,距参透书之法道相去甚远,不单贻误世人更让自己难出其右! 大多临帖者有一共病,初观其形若似,近观者笔力孱弱'造做勉强,是谓不能驾驭矣!更多若不分红白不加甄别拿来即用,只怕早晚入了魔道走了歪路,吸了江湖之气。这便是迷,痴迷、迷信,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所谓师古不泥古就是这个道理,与当今大量模仿秀一样,即使再登峰造极也是步别人后尘,只有突破了所学之束缚,保留自己一份真意,本心自然出道矣。

四、“莫往坦途修平顺,当从险绝求真心”即野心。

       习书大成者与修身无异,若永无将军之魄更何谈成帅之威!?书法之路绝不平坦,按部就班顺风顺水,书艺也只会与字匠无二,徒得一“好字先生”而已。凡事讲求一个机缘,或者参悟圣贤,或者明识经髓,总之不将自己置于孤寒寡居之境、置于静冷落寞之所,便不得书法通禅之意,难拾涅槃重生之趣。

敢将书法转乾坤,直教濛眼不自识,

处处崩石如天落,笔纵险绝便是师!

任何规矩的桎梏虽能成就方圆但也限制了思想,任何天方夜谭的成功都离不开冒险,任何水到渠成的契机都离不开尝试,要想成王必须多谋,若要称雄必须战斗!有野心,也是一种品质,否则目标和理想便也无从谈起。

综上四心,学书有的!若秉持坚守,书法之味道自出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