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读原文,怎样进行论述类文本选项的准确排查?

 山湖微波 2019-05-03

今天谈一下高考论述类文本的问题。

这类也是很多学生和老师最头疼的,学生看到那么多的选项就怕,老师解析文本和选项又感觉万般别扭。首先,你要告诉学生不要怕,为什么不要怕?不是心理安慰。而是因为论述类文本选项的设计是高考命题人进行难度调控的有效途径。

高考命题人在从事这项命题工作过程中,追求的是什么?不是出难题怪题,也不是出简单题,而是在增强区分度,离散考生的同时,保持试卷整体得分的稳定性,也就是既要达到对各层次考生的分选,又要保持今年试卷得分较往年有个平稳承接。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学术专著《探寻新航路:中学语文的考、学、教、思》中的第一个章节《提升高考备考指导的精准度:学生思维障碍点的诊断与突破》中结合了详细的试题样例有深入论述。这里不再展开。



回到这里的话题,论述类文本有的选项就承担了一部分这方面的功能。我参加大规模考试命题的时,最难受的就是设计论述类文本的选项。论述类文本的选项,总共十二个选项,每个选项五十几个字到六十个字,不能多不能少,而且表述又要非常严密。

这个选项要怎么设计?

一定要把握试题的弹性和难度。各位看一下这个例子,如果你没有读原文,哪一个选项有错?

有的老师和同学可能会说,我看得都懵了,都不知道在讲什么,你还叫我不看原文就判断它的错误,这怎么可能呢?你有没发现,我之所以叫你不看原文,就是有时候是不需要看原文就可以发现问题的。哪个选项有错?好,这个三分决定了你能不能上清华,你敢选吗?敢不敢选?

选B选项。三分拿到了,你可以上清华了。这怎么回事?有的老师会说,我从来不敢这样指导学生,万一选错。后文我会说不敢这样做的时候怎么排查排错。回到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思路:第一,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我建议大家指导学生先看选项,不要先看原文,原文的信息太多太庞杂,对学生思维上的干扰性太强。信息负载量一大,再读选项,每个选项四五十个字,十二个加起来差不多五百个字,更杂乱。不如指导学生先把选项一项一项看清楚。怎么看清楚呢?前文我提供的思路:从命题人选项设计思路作结构拆分,在这里还是可以用。现在,我加进一个新的思路,第二个思路,常理判断,捕捉直觉。有的学生从来不相信自己的直觉。这是错的。什么是直觉呢?这句话读起来,我不需要结合原文我就发现它有点问题,这个问题判断来源于生活的常理,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一般的经验,这就叫做直觉。

回到前面的四项,你会发现ACD三个选项它们都要很谨慎地去回归原文验证,它讲的不是常理。而B选项所说的就是常理:理解就是误读吗?理解一篇文章就把它误读?创造也就是误读了?所以理解可以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我们可以回到最简单的经验,愚公移山是在破坏自然环境,这就是理解。这样的误读难道就读出本意来?显然是错的。

这个思路就是:在选项判断时引入一个生活中你最可驾驭最简单的形象去验证这个选项,所以这里我总结一个规律,大家要发现选项有没有背离常识,注意是常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选项,是因为命题人要以此进行全卷得分的稳定性调控,通过制造一眼望穿能够瞬间排查的选项,达到送分的目的。

话说回来,如果学生排查选项时要考虑很多的东西,那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读这个选项对应的原文。如果还有余力的话,最好扫读其他的选项,去碰撞:两项碰撞后再看什么最离谱。接下来再举一个例子。

这四个选项哪个选项会出错?现在这个问题比前一个更隐蔽。能不能用刚才的办法尽量不看原文或者少看一点原文来判断哪?实际上还是可以的。考试作答一定要有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就是不要投机,但要取巧。论述类文本作答就是能少看一些就尽量少看一些。只要有助于把所有的选项排查完,这篇文章哪怕没读完就算了。观察这四个选项,直觉上哪个选项可能有点问题?

实际上,通过不读原文的排查,直觉会告诉你,其实两个选项都有点怪:C选项和D选项。CD这两个选项,C选项不太符合我觉得的一些常理。D选项,好像它的限定词用得太多了一点,显得过于绝对。这时是最紧要的关头,要观察哪个选项需要读原文?哪个选项读原文读得更多?通过判断发现,其实是C选项要用原文应证得更多。

所以这一题准确的选项应该是D选项,因为D选项的“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这里的“各种信用形式”就要指导学生往极端状态,联想反例:例如“高利贷”。这种信用形式不会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富者有良田千顷,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的情况下是加剧了贫富差距,引发了农民战争,这不可能起到积极作用,后世也不可能把它借鉴过来。更隐晦的选项要更加严密地比对哪个背离得更严重。

链接:

高考命题人思维:一个值得注意的三角关系和选择题的选项怎样生成

链接:

一文透析高考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的选项奥秘

除了本文所谈的问题,论述类文本的三道选择题要答好,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进行严密的信息比对?

如何控制阅读时的目光扫视范围和速度?

如何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

上述问题,我在拙作《探寻新航路:中学语文的考、学、教、思》中,还有相关的章节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