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篇之九:泻黄散

 踏遍青山的中医 2019-05-03

牢记方歌

泻黄散

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

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风功。

钱乙,字仲阳,山东东平人,为宋代著名儿科专家,是中医儿科寒凉派的代表[1],他秉承《颅囟 经》小儿“三岁以内,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说,结合儿科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为多的实际,提出“小儿纯阳,无须益火”的治疗思想,即治疗小儿疾病,擅用凉泄之品。钱乙在五脏辨证的基础上,首创导赤散、泻青丸、泻黄散、泻白散、地黄丸等清泻五脏热的方剂,收录在其著《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中。其中泻黄散是钱乙针对脾胃伏火所创的代表方剂。——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中医经典原文“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三两)、防风(四两,去芦,切焙)。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命名内涵此方剂的命名,同泻青丸,源于五脏五色补泻相配理论,体现了脏腑辨证及脏腑补泻原则。五脏五色相配,即青色配肝,赤色配心,白色配肺,黄色配脾,再冠以补泻之名,既突出了五脏补泻之意,又体现了五脏五行的对应关系。泻黄散,又名泻脾散,为泻脾胃热之剂,因黄色为脾土所主而名之。

方药组成藿香叶21g、山栀子仁3g、石膏15g、甘草90g、防风120g(去芦,切,焙)。

用法以上各药锉为细末,用酒和蜂蜜炒至微香。每次取药末3-6g,加水200ml,大火煎开,小火煎至100ml,不定时温服。

功用:泻脾胃之热,治脾热弄舌。

主治: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

方解:本方主治脾热弄舌,临床上用于治疗脾胃伏火,热在肌肉,而见口燥唇干,口疮口臭,小儿弄舌,烦热易饥者。经曰:“热者寒之”,脾有邪热,则当以寒凉之品以清之。故方用清宣泻火之桅子、石膏以泻其伏火。然酝酿郁遏之火热病邪,不可纯 用寒凉之品以降泻,恐过于寒凉而使郁热冰伏难解。又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单纯苦寒泻降,又恐耗伤其正气,故钱氏有“治之勿用凉药及下之”之戒。故此,方中又配伍辛甘微温之霍香叶与防风。盖蕾香性味辛温而气芳香,辛则能散,芳香醒脾,既可去郁遏之壅热,又可辟秽恶以调中。防风味甘性微温,可散脾经之伏火,升发脾阳。二药之用,既可散郁热,又可升发脾胃之阳气,使清阳能升则浊阴自降,此即《内经》所谓“火郁发之”之义。方中石膏、栀子得藿香、防风之升散,则泻热邪而无伤中之弊;藿香、防风得石膏、栀子之降泻,则散郁热而无助火之虞。又佐以甘草甘缓和中,使升者不得迅升,降者不得速降,缓行于中而奏清热之功。

关于伏火:钱乙创泻黄散、泻白散等方剂用于脏腑热证,后世遂有伏火、阴火、郁火之论,尤以伏火之说盛行。按照中医八纲的概念,“火热”有虚实之分。那么“伏火”是属实还是属虚?广义的说,“伏火”当属实火。但其临床之辨证立法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实火。《小儿药证直诀》无伏火之名有治伏火之方。“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泻黄散治脾热弄舌”。

1.概念辨析:“伏”有潜伏之意,与现代医学“潜伏期”意义相近。“火”即体内阳盛有余,与现代医学某些感染性疾病相似。凡伏气温热,皆是伏火,虽其初感之

气,有伤寒伤暑之不同,而潜伏既久,蕴酿蒸变,超时而发,无一不同归火化。前贤多认为中医所谓伏火证,即西医所谓炎症也。

2.病机演变:“伏火”的成因有内外2个方面的因素。内因即机体正气的强弱和对外邪反应的快慢。这又与先天体质禀赋、后天饮食及精神失调有关。就外感火热而

言,正气强而反应快则不发病或速发而成典型的实火证;正气强而反应慢则可能延时而发为实火证;正气弱而反应快则发病急、进展快且病情重;唯正气弱而反应慢则最易成“伏火”证。

3.用药特点:“伏火”的治疗切忌大剂苦寒清解,而宜升散宣泄,所谓“火郁发之”。钱乙所创泻白散、泻黄散、泻青丸、导赤散等即是很好的范例。

临床应用举隅

《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治疗小儿五脏热的方剂,对后世儿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按“伏火”论治多种疾病,应用泻黄散,效果理想。

小儿口疮:口疮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疤疹性口腔炎,由病毒引起,目前尚无疗效确凿的西药可供使用。本病主要分为脾胃积热和虚火上炎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于脾胃素蕴邪热,热盛化火,循足太阴脾经上行,熏蒸舌本,灼伤口腔所致。可选用泻黄散。方中石膏辛寒以胜热,山桅苦寒以泻火,藿香芳香以醒脾,甘草之甘以缓脾,用防风者,取其发越脾气而升散其伏火也。

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颊炎:患儿饮食习惯,平素进食蔬菜量较少,故内蕴湿热,脾属土,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因感受邪毒之后与内湿相搏,外透肌表,故出现手足疱疹,脾开窍于口,湿热循经上攻,故口腔出现疱疹,运用泻黄散清热解毒,泻脾,疏散脾胃伏热,加用泽泻、滑石利湿而达到较好疗效。

唇炎:患儿平素少食蔬菜,多食甜食,久之脾胃蕴湿热,每到春节感受风邪,热毒挟风上攻,发于口唇而出现唇风。用山栀子、生石膏清热泻火;防风、薄荷升散脾胃伏火,祛风止痒;生地、知母滋阴清热、藿香芳香醒脾,振复脾胃气机。西医治疗此病采用抗生素、激素及维生素A等药物, 能达到缓解症状,但若不从体内伏火治疗,容易再次反复,很难治本。

汗证:患儿夜间盗汗,磨牙,身热,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平素肥甘厚腻,湿热迫蒸所致。治疗上给予清热泻脾,固摄止汗之法。方中生石膏、栀子清泻脾胃积热;防风疏散伏热;藿香化湿和中;麻黄根、糯稻根敛汗止汗。小儿脾常不足,平素饮食肥甘厚腻,可致积滞内生,郁而生热,甘能助湿,肥能生热,蕴阻脾胃,湿热郁蒸,外泻肌表而汗出,故运用泻黄散加味疏散脾胃中湿热,从而达到止汗的目的。

麦粒肿:患儿平素喜食肉类及辛辣之食物,不吃蔬菜,根据上述情况辨证为脾胃积热,循经上攻眼睑,毒结眼睑所致麦粒肿,治疗上给予清热泻脾,解毒散结,方用泻黄散加减清热泻脾,解毒散结。服药6剂后病情痊愈。方中用泻黄散疏散脾胃积热,加用紫花地丁、赤芍、川芎等活血理气而使硬结变小,麦粒肿属中医学“针眼”范畴,患儿因平素偏食,少食蔬菜,故导致脾胃积热,热毒上攻而出针眼,因治疗上西药效果不明显,若化脓还需切开排脓,年龄小的患儿很难配合,在药物治疗同时应饮食清淡,多饮水,改正饮食习惯,防止病情反复。

参考文献

[1]韩新民.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