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怎样才能好的快?

 日月76nligx4bu 2019-12-21

1

泻黄散

又名泻脾散

源自宋代钱乙所撰《小儿药证直诀》

原方由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组成

《小儿药证直诀·目内证》:“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笺正)目黄是脾胃蕴湿积热之徵,法当理湿清热而通利小水。泻黄散防风为君,古人盖谓风行地上,则燥胜而湿除,然湿热为病,而概以风燥之药助其鼓动,必有流弊,此必不可尽信古书者也。”

《小儿药证直诀·弄舌》记载:“脾藏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舌,治之勿用冷药及下之,当少与泻黄散渐服之,亦或饮水,医疑为热,必冷药下之者,非也。饮水者,脾胃虚,津液少也”,“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三两)、防风(四两去芦切焙)”。

临床上泻黄散最善清泻脾胃伏火。如《医方考》:“脾家伏火,唇口干燥者,泻黄散主之”,又如《医学传心录》指出:“脾火上行则口内生疮,泻黄散治之” 。

泻黄散方中重用防风,取其升散脾中伏火之意,体现了《黄帝内经》“火郁发之”治则;石膏、栀子苦寒以泻中焦实火,并与防风同用,升散与清泻并进,既不伤脾胃之阳,又解伏积之火,共成清上彻下之功,升散而解伏积之火,清中有散,清泻与升发并用;藿香芳香醒脾和中,既振中焦气机,又助防风升散脾胃伏火;甘草和中,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寿世保元》:“口疮者,脾气凝滞,加之风热而然也。”

《太平圣惠方》:“夫热病,发汗吐下之后,表里俱虚,毒气未除,伏热在脏,热毒乘虚攻于心脾,上焦烦壅,头痛咽干,故口舌生疮也”“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肿也”。

脾胃内伤,外邪入侵,入里化火;或过失辛辣肥甘酒肉,使脾胃失健,火热毒邪蕴结化火,阴火枭张,循经上攻,发为热盛为主的口疮。临床上脾胃湿热、肺胃蕴热的口疮可见口疮溃疡数量较多,甚则成块成片,疼痛明显等口唇的局部症状;伴胃脘实火可见消谷善饥,渴喜冷饮,溲黄便干,脉滑数等。

治疗上,对于脾胃湿热、肺胃蕴热的口疮多采用清泻脾胃伏火的治疗方法,以解伏积脾胃之火,多以钱乙的泻黄散进行论治。

2

医案举例

李某,女,32岁。初诊日期:2004年6月20日

主诉:唇内侧、舌下溃疡反复发作7年,加重7天。

病史:唇内侧、舌下溃疡反复发作7年,每年发作3~5次,每年3~7月时常发作,每次持续2~4周,发作时患处灼痛,流口水,影响进食,多年不愈,苦不堪言。7天前唇内侧、舌下出现溃疡,局部灼热疼痛,屡服西药无效(具体用药不详)。为进一步诊治来诊。刻下:唇内侧、舌下见淡黄色类圆形溃疡,周围有红晕。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滑。平素嗜食辛辣。

中医诊断:口疮(脾胃伏热)。

西医诊断:口腔溃疡。

治法:清泻脾火。

方宗:泻黄散。

处方:藿香10g,栀子5g,石膏30g,防风10g,荆芥穗10g,竹叶6g,泽泻15g,白术10g,生甘草10g。7剂,水煎服。青黛外敷溃疡面。

二诊:2004年6月27日。服上药7剂后,溃疡面缩小,局部灼热疼痛减轻。上方再服10剂。青黛外敷溃疡面。

后患者口腔溃疡愈合,随访4年未复发。

按 语

患者以唇内侧、舌下溃疡反复发作7年,加重7天为主症,中医诊断“口疮”。唇内侧、舌下见淡黄色类圆形溃疡,周围有红晕,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辨证“脾胃伏热”。该患者平素嗜食辛辣,长此以往,脾运失健,火热毒邪蕴结化火,循经上攻,发为热盛为主的口疮。治以泻黄散,清泻脾火。加用荆芥穗、竹叶,加强清泻与升发;白术、泽泻健脾祛湿浊。青黛味咸,性寒,归肝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外用治湿疹、热疮、口疮等。《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厥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岭南采药录》:“可涂疮及痄腮。又治眼热有膜及吐血,内服之。”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