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1.泻黄散药方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7-08 发布于山东

81.泻黄散药方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泻黄散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
       
组成;藿香叶21克 山栀子3克 石膏15克 甘草90克 防风120克
加减;   
1.小儿属脾胃积热者,去藿香,加赤茯苓、木通。
2.对脾胃郁热之口疮、弄舌,治以清热为主,无需要重用防风,应减防风。
3.若口疮、口疳兼有血热者,可加生地、赤芍。
4.口舌赤裂疼痛,可加黄连、黄柏。
5.舌下肿痛者,可加栝蒌、贝母。
[功用;泻脾胃伏火。
 [主治] 脾胃伏火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本方为治脾热口疮之常用方,以口疮口臭,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    泻黄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  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泻黄汤(《痘疹会通》卷4)。
    [组成]  藿香叶七钱(2.1g)  山栀子仁一钱(3g)  石膏五钱(15g)  甘草三两(90g)
防风四两(120g)去芦,切,焙    。
    [用法]  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3—6g),水一盏
(200 m1),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功用]  泻脾胃伏火。    ,
    [主治]  脾胃伏火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病机分析]  脾开窍于口,唇为外候,今脾有伏火郁热,熏蒸于上,El、唇即有热
象,诸如口疮、El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等。脾胃相表里,脾热及胃,以致津液内
耗,而见烦渴,热能令人消谷,故可见消谷善饥。小儿“弄舌”乃心脾有热,因舌为心
之苗,脾脉连舌本,散舌下,故弄舌为心脾伏火。因此,脾胃伏火是本方主治病证的主要病机。
    [配伍意义]  脾胃有伏火郁热,治当泻脾胃伏火。方中石膏、山栀相配,石膏辛寒
用以清热,山栀苦寒用以泻火,并能引热下行,从小便而解,具清上彻下之功,用为君
药。防风味辛微温,在本方是为“火郁发之”而设。本方证由脾胃伏火而致,若只投苦
寒清泻,其伏火难免抑遏不升,故于清热之中配以升散之品,以使寒凉而不致冰伏,升
散而不助火焰,乃是清中有散,降中有升之法。藿香化湿醒脾,与防风相配伍,有振复
脾胃气机之用,两药为臣。甘草和中泻火,用蜜和酒调服,可缓调中上二焦,使泻脾而
不伤脾,皆为佐使。正如王泰林所说:“盖脾胃伏火,宜徐徐而泻却,非比实火当急泻
也”(《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诀》)。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清泻为主,辅以升散,则清中有散,降中有升,寒凉而不致冰
伏,升散而不助火焰,佐以甘润和中,以使泻脾而不伤脾。
    [类方比较]  本方与清胃散同有清热作用,泻黄散泻脾胃伏火,主治脾热弄舌,口
疮口臭等;清胃散清胃凉血,主治胃热牙痛,或牙宣出血,颊腮肿痛者。前者是清泻与
升发并用,兼顾脾胃;后者是以清胃凉血为主,兼以升散解毒,此为两方同中之异。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脾热口疮之常用方,以口疮口臭,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  小儿“滞颐”属脾胃积热者,去藿香,加赤茯苓、木通以清热利湿;
对脾胃郁热之口疮、弄舌,治以清热为主,无需重用防风;若口疮、口疳兼有血热者,
可加生地、赤芍;口舌赤裂疼痛,可加黄连、黄柏;舌下肿痛,可加栝蒌、贝母等。
  3.现代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小儿鹅口疮等属心脾积热者。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之口疮口臭,不宜使用本方。    .
  [源流发展]  本方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原为治疗“脾热弄舌”而设。后世
医家又将其推广用于治疗脾胃伏火所致的多种病证。如《斑论萃英》用治“脾热目黄,
口不能吮乳”;《普济方》卷386用治“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泻黄沫,
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保婴摄要》卷1.1用治“疮疡,作渴饮冷,卧不露睛,
手足并热,属胃经实热者”;《万氏家传片玉心书》卷5用治“脾热,目内黄,目胞肿”。
上述诸证表现虽有目黄、疮疡、目胞肿等不同表现,但均因脾热熏蒸而致,故均以本方治之。
  后世医家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成的方剂有:《严氏济生方》卷5同名方,即
本方加缩砂仁,治疗脾胃壅实,口内生疮,烦闷多渴,颊痛心烦,唇口干燥,壅滞不
食。《医宗金鉴》卷65同名方,即本方去藿香,加稀莶草,治疗眼皮外翻,状如舌舐
唇,因胃经血壅气滞,胞肿睫紧所致。《眼科阐微》卷3泻黄汤,为本方去山栀,加大
黄、白芍、陈皮而成,治疗时行赤眼,脾经湿热。
  [疑难阐释]
  1.对方中防风的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防风可升发脾中伏火,与清热药相伍是升降
并投,如吴昆、汪昂等即持此观点,而张山雷则提出:“病是火热,安有升散以煽其焰之
理”(《小儿药证直诀笺正》)。以上两种观点的分歧,在于本方配用防风对脾胃伏火的治
疗,是相反相成抑或有损无益。泻黄散主治证的病机是脾胃伏火,理当清降,然而脾胃
伏火亦可能因过用寒凉而遭抑郁,以致火郁脾虚,虚中夹实。且早在《内经》中已有
“火郁发之”的论述,本方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这种清散并行治疗郁火证的方法,
在宋代以及金、元时期的制方中多有体现。故张氏认为本方之防风为误用,有失偏颇。
但张氏提出防风用量“轻重不一”,值得注意。因为小儿属稚阴之体,防风乃升散之品,
对脾胃伏火之证用量独大,纵与辛寒苦降相配,亦难制约升散之性。
    另外,实验研究亦发现:.防风单味药对于实验性炎症无明显抑制作用,但配人本方
后,与其他药物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同时还发现减去五分之四量的防风后,其抗炎作用
并未相应减弱,可见防风在方中协同作用与其剂量并非成正比。所以,不论从中医
传统理论,还是初步实验结果来看,防风在本方配伍中有重要意义,但用量独重似乎不太适宜。
    2.关于方中之甘草  张山雷认为甘草“非实热者必用之药”(《小儿药证直诀笺
正》)。考诸古籍,治疗实热的方剂÷虽非必用甘草,但用甘草者亦颇多,如凉膈散、当
归龙荟丸等均治实火,方中俱用甘草。就本方证的病因而言,脾胃既有伏火,势必影响
运化功能,又有寒凉泻火,中气未免受伤。故在应用石膏、栀子清脾胃伏火之同时,重
用甘草以调补脾胃之气。
    [方论选录]
    1。吴昆:“脾家伏火,唇口干燥者,此方主之。唇者,脾之外候;口者,脾之窍,
故唇口干燥,知脾火也。苦能泻火,故用山栀;寒能胜热,故用石膏;香能醒脾,故用
藿香;甘能缓脾,故用甘草;用防风者,取其发越脾气而升散其伏火也。或问何以不用
黄连?余曰:黄连苦而燥,此有唇口干燥,则非黄连所宜,故惟栀子之苦而润者为当
耳。又问曰:既恶燥,何以不去防风?余曰:东垣已言之矣,防风乃风药中之润剂也,
故昔人审择而用之。”(《医方考》卷2)
    2.汪昂:“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山栀清心肺之火,使屈曲下行,从小便出。藿香
理脾肺之气,去上焦壅热,辟恶调中。石膏大寒泻热,兼能解肌。甘草甘平和中,又能
泻火。重用防风者,取其升阳,能发脾中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也。”(《医方集解.泻火之剂》)
    3.徐大椿:“火伏阳明,胃腑热炽,津液不能上荣,故口舌干燥,消渴不已焉。石
膏清胃火之内炽,防风疏火伏之外淫,藿香快胃气以和中,山栀清三焦以降火,甘草泻
胃火缓中气也。水煎药末人蜜以润之,使经腑两解,则肺胃肃清而津液得全,何消渴口
燥之足患哉?此分解经腑之剂,为胃火郁伏消渴之专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19)
    4.王泰林:“栀子、石膏泻肺胃之火,藿香辟恶去臭,甘草调中泻热,重用防风者,
能发脾中之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也。诸药微炒香,则能皆人于脾,用蜜、酒调服,则
能缓于中上。盖脾胃伏火,宜徐徐而泻却,非比实火当急泻也。脾中伏火,何以不用黄
连?吴鹤皋谓恶其燥者,非也,乃恶其遏也。盖白虎汤治肺胃燔灼之火,身大热烦渴而
有汗者;此治脾胃郁蒸之火,肌肉热烦渴而无汗者,故加防风、藿香,兼取火郁则发之
义也。”(《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评议]  本方有泻脾胃伏火之功,用治脾胃伏火之弄舌、口疮等证。该方清中有
散,配以醒脾和中之品,俾降中有升。吴昆强调不用黄连,甚有道理,黄连虽寒可清
热,但其苦燥伤阴,不合“口燥唇干”之证,故用苦寒而润之栀子。汪昂对方中重用防
风的看法,亦能自成一家之说。徐大椿认为本方用“水煎药末人蜜以润之,使经腑两
解,则肺胃肃清而津液得全”,可谓别具见识。王泰林指出本方与白虎汤主治之异同,
两方证虽均见身热烦渴,但本方证无汗出之症,可资临床参考。
    [验案举例]
    1.唇疮  《广西中医药》(1984;5:27):某男,30岁。患者在冬至前后,连续食火
锅,以致下唇起疮,肿痛不止,口燥便结,食后腹胀,尿黄如茶色。服炎见宁、核黄素
等未效。诊见舌质红,苔薄黄,脉孩数。辨证属燥邪引动脾火上冲,治以泻火润燥。拟
泻黄散加麦冬6g,每日1剂。药后大便通畅,唇肿痛均减,疱溢黄水,逐渐结痂,1周后痊愈。    .
  2.小儿牙关紧闭  《谢映庐医案》:傅毓尚之子,潮热恶寒,医以羌、防、柴、葛
之属,热愈甚,大汗淋漓,四肢怠惰,食已即饥。医者犹谓能食为美,见其潮热不退,
更认为疟疾。复用柴胡、槟榔之属;其热如故,问其大便甚难,又加大黄、枳壳,便仍
未通,乃至牙关紧闭,口中流涎,面唇俱白,大汗嗜卧,腹中欲食,口不能人。前医束
手而去,始延余诊。问其初有潮热畏寒,继则大汗易饥便坚,四肢倦怠,后乃牙紧涎
流,诊得诸脉弦小,惟两关洪大之至。细察此症,虽属三阳经病,但与太阳、少阳全无
相涉,悉是阳明胃病。盖胃中伏火,为中消候也。以泻黄散加蒺藜、升麻、大黄与之。
方中最妙防风、升麻有升阳泻木之用,所以能启发胃中伏火,不致清阳、邪火两遏其
中,使之尽行舒畅;又有蒺藜诱之,石膏凉之,大黄泄之,栀子引之,甘草调之,蜂蜜
润之,井井有法,诚为胃中伏热之妙剂也。下咽后熟睡一顷。牙关即开,流涎亦止,潮
热亦退,更以搜风润肠之药频服而健。
  3.重舌  《广西中医药》(1984,5:27):某女,65岁;因食煎饼,当晚又感受风邪,
出现舌中央有数个溃疡面,约花生米样大,舌下血脉胀起,状如小舌(约lcm×3cm),
色红有触痛,善食易饥,口干烦渴,疲倦烦热,小溲色黄,舌红苔黄中剥,脉细数。证
属脾胃伏火,阴虚血结,风热内蕴。治宜清泻脾火,养阴行血,佐以疏风。处方:藿香
lOg,栀子lOg,生石膏30g,银花15g,麦冬lOg,山甲6g,防风12g,竹叶6g,甘草
6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l周,舌中溃疡基本消失,舌下血肿隐退,触之无疼痛,病已愈。
  4.小儿黄疸  《续名医类案》:薛立斋治一小儿,旬日内先两目发黄,渐及遍身,
用泻黄散服之愈。
  按语:案1因进食辛辣温燥太过,燥邪引动脾火上冲而致唇疮,故治以泻火润燥,
方用泻黄散以泻脾火,加麦冬以滋阴润燥。案2牙关紧闭、案3重舌及案4黄疸,皆责
之脾胃伏火,故均以泻黄散加减而取效。
  5:带下  《中级医刊》(1988;3:54):某女,44岁。起病3月,带下色黄而粘臭,四
肢倦怠,伴有阴部瘙痒,坐卧不安,纳呆,胸闷,口苦粘腻而臭,苔黄腻,脉滑数。方
以泻黄散合四妙散加味:藿香lOg,生石膏15g,栀子8g,防风8g,甘草5g,苍术6g,
黄柏8g;/11~-膝lOg,生薏仁20g,白鲜皮log。服药4剂后自诉症状明显减轻,原方又进4剂后症状消失。
  按语:本例患者因湿毒内侵,损伤冲任,以致邪蕴生热,秽浊下流,故致带下。
《妇人秘科》说:“带下之病,妇人多有之,赤者属热,兼虚兼火治之。白者属湿,兼虚
兼痰治之。”本例属兼湿兼热,宜清热利湿,故用泻黄散合四妙散治之。
  6.风赤疮痍  《四川中医》(1995,3:44):某男,5岁。眼周皮肤红、肿、瘙痒、脱
屑半月余。患者于半月前开始出现眼周瘙痒不适,继之局部发红、微肿、起点状皮疹,
经西医对症治疗后病不见减,反日见加剧,红肿愈甚,皮疹此起彼伏,疹退后皮屑脱
落。后经中药清热凉血,解毒化湿、祛风止痒等治疗,仍无明显疗效。刻诊:双眼睑红
肿,表面疹屑交错,并波及上下睑缘亦红肿起疹,瘙痒不适,伴口臭口干喜饮,头昏,
纳呆,尿黄,便结,舌红苔黄厚,脉濡数。诊为风赤疮痍,证属脾胃伏火,郁结于上,
治拟泻脾胃伏火,利湿解毒消肿,方投泻黄散加味,药用藿香10g,山栀子、生甘草各
7g,石膏30g,防风、蝉蜕、荆芥、通草各8g,土茯苓、连翘、丹皮各9g,大黄(后
下)5g。水煎服,并以少许药汁外搽局部。服药1剂则瘙痒止,大便畅通,再进2剂红肿痒疹全消而愈。
    按语:本案乃脾经风热毒邪,上攻于目所致。治以泻黄散清泻脾经积热伏火,少佐
以祛风解毒通腑之品,俾脾气通,脾胃风热毒邪得以清泻,经气调和则疮痍自愈。
    [临床报道]
    1。口腔溃疡  以本方加减:藿香6—10g,山栀子6—10g,石膏工0一i5g,防风
10一15g,甘草6—10g,茯苓15—20g,苍术10—15g,半夏6—10g,苡仁10~20g,黄
芩10一15g,陈皮10—15g。每日1剂,煎药液300ml,分3次口服。治疗口腔溃疡31
例,均为门诊患者,男工3例,女工8例;年龄18—62岁;初发者8例,病程均在1周
以内;反复发作者23例,病程1—5年者17例,5年以上者6例。结果:初发8例中治
愈7例,1例无效;反复发作者23例中,治愈18例,无效5例;总治愈率为80%。其
中最少服药2剂,最多服药9剂川。
    2./hJL口疮  以本方为基本方,邪热较甚,溃疡面较大,疼痛剧者,加黄连、竹
叶、生地;口臭,苔腻,口腔粘膜水肿者,加鸡苏散、车前子;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泡
服;食欲不振者,加神曲、山楂;症状缓解后可酌加麦冬、山药等养阴之品。治疗小儿
口疮32例。结果:服药1—2剂后体温正常者23例(72%),服药3—4剂后体温正常
者7例(22%),其余2例在服药6剂后体温恢复正常。溃疡平均消退愈合时间为治疗后5天。
    3.过敏性紫癜  以本方为主,兼风热者加银花、连翘;咽红喉核赤肿加射干等;
皮肤瘙痒加蝉衣;血热者去藿香,加丹皮、赤芍、紫草、仙鹤草、寒水石等;阴虚者去
藿香、防风,加生地、知母、麦冬;关节肿痛者合四妙散;伴胃脘疼痛者合丹参饮或失
笑散,痛甚加乳香、没药;血尿者合地榆散或二至丸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8例。
结果:痊愈27例(紫癜全退,诸症消失,1周无复发);有效u例(皮肤紫癜消失或
有小反复,终至控制,唯贤损害未能恢复者)。见效时间2—10天,一般在2周内紫癜
全消,1例伴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的危重病人21天见效,治疗88天痊愈C3j。
    [实验研究]  抗炎作用  将本方药物按原书比例及炮制方法制成泻黄散(含生药
30%,简称泻黄散I),泻黄散去五分之四防风(简称泻黄散Ⅱ),泻黄散去防风(简称
泻黄散Ⅲ)以及单味防风(浓度同泻黄散工中的防风含量)水煎液。观察其对实验性炎
症的影响。①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泻黄散不同配伍对巴豆油性
小鼠耳肿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尸<0.01),其中泻黄散Ⅱ的抑制作用
强于泻黄散Ⅲ(户<0。05),泻黄散工的平均肿胀度略大于泻黄散Ⅱ,但无统计学意义。
单味防风无明显抑制作用。②对组胺所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抑制作用:结果表
明,泻黄散及不同配伍对于组胺所致大鼠腹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亦有明显抑制作
用,泻黄散上、Ⅱ抑制作用均强于Ⅲ(P<0.01),单味防风未见明显抑制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