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治痛风性关节炎(白虎历节)秘方(3首) 33.1消痛饮 【来源】叶伟洪,《中医杂志》(4)1990年 【组成】当归12克,牛膝15克,防风12克,防己15克,泽泻18克,钩藤15克,忍冬藤 25克,赤芍18克,木瓜25克,老桑枝3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通络,消肿止痛。 【方解】多因脏腑经络先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所致。方中以当归、赤芍、牛膝凉血 活血止痛;钩藤、忍冬藤、桑枝清热解毒通络;防风、防己、泽泻、木瓜、祛风利湿消肿, 配合祛风渗湿止痛之剂局部熏洗,内外同治,共奏清热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加减】关节红肿甚者,加黄柏、地龙;大便燥加大黄(便软则同煎,便结则后下); 痛甚加田三七、乳香、没药。同时用下列药物煎汤熏洗;马钱子20克,红花15克,生半夏 20克,王不留行40克,大黄30克,海桐皮30克,葱须3根,艾叶20克。煎水熏洗患处,每 天1剂2次。 【疗效】治疗18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为了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必须注意节制饮食,不可暴饮暴食,不吃高嘌呤 饮食(如动物肝、肾、脑、心等内脏,以及虾、蟹、鸡汤、鱼卵等),避免饮酒(尤其啤酒), 防止受凉、劳累和过度肥胖,平时多饮水。待关节肿痛消失后,每周仍需要服3剂,坚持 两个月,可促进尿酸排出,降低血中尿酸的浓度,巩固治疗效果。 33.2痛风方 【来源】张瑞仪,《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苍术、黄柏各15克,蚕砂12克,木瓜10克,牛膝6克,丹参15克,白芍、桑 枝各12克,灵脂9克,延胡索、路路通各15克,槟榔10克,云苓15克,升麻、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局部外敷金黄散、活血散。 【功用】清利湿热、行气豁痰。 【方解】本方用苍术、黄柏、蚕砂祛风除湿;路路通、灵脂、桑枝、丹参祛瘀通络; 槟榔祛热燥湿,云苓、泽泻、利水除湿,使浊邪从小便而去。在牛膝与升麻的用量上,使 牛膝倍升麻,一升一降,活动气机,以调整气机升降平衡,共奏疗效。 【主治】痛风。 【加减】热甚加金银花、蒲公英、丹皮等;肿甚加泽泻、防己、瞿麦等;后期补肝肾, 加龟板、枸杞、淫羊藿、锁阳等,豁痰散结加南星、法半夏、浙贝等;体虚加黄芪、人参 等。 【疗效】治疗痛风300例,均取得良好疗效。 33.3泄浊化瘀汤 【来源】朱良春,《江苏中医》(3)1990年 【组成】土茯苓45克,萆薢15克,威灵仙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泽兰10克,生 苡仁30克,全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降浊泄毒,活血化瘀。 【主治】关节疼痛的复发作,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有痛风结节, 脉沉弦或沉涩,舌淡胖或紫暗,苔薄白或白腻。 【方解】痛风乃浊毒瘀滞所致。故方用土茯苓、萆薢、威灵仙、桃仁、红花、泽兰、 泽泻、生苡仁、全当归、车前子等为基础方。土茯苓泄浊解毒、健胃燥湿、通利关节;萆 薢分清泄浊。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98.名医临床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