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祖醒实践中医录(六十三)

 逸农农 2019-05-03

作者:韦祖醒

420、郑卢医学就是传统中医

   郑卢医学严格来说不能称郑卢“扶阳”医学,我认为郑卢医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总结、归纳和发展,它用三类大法就涵盖那么多的法和方,比如桂枝法、附子法和非桂附法,后人张师王师在实践中又增加一个川乌法,这个桂枝法就是桂枝汤的变法,附子法是四逆汤的变法,川乌法就是川头汤改进型,剩下就是非上三类型的法了,至于你用经方也好,用郑卢医学也好,是医者的认识问题了。作为初学者,或西改中,或做多年中医还入不了门,或中医大学出来不会看病等的人,我认为郑卢医学是最合适不过了,易归类易掌握,疗效好,特别是脉-理-法-方-药可以一气呵成。有些人认为把脉是中医难中之难,因为很多中医把脉的确是流于形式,或是做个样,中医大学对切脉也许认识不足,也许有现代化的仪器检测就可以了,以致学生毕业出来会看检测报告不会把脉占绝大多数,所以有人以脉定法方药治病时,一些人认为是不可思议,而实践证明脉也没有那么难学,中医也没有那么难学,一二年可以学会的,甚至学精的。   我总结出来的“管道医理论”严格来说也源于郑卢医学理论,如果我们用灌溉系统来说,有源头(水库)、管道包括中间泵站水用户(水田),桂枝法负责把闸门打开,附子法负责把水库注满水,川乌法负责疏通管道。生命的本源就是气血,这气血相当上述的水压(气)和水(血),气血只有三种状态,太过、不及和瘀堵,我们把脉也好辨证也好治疗也好,只要不脱离三种状态,方向就不会错,剩下的只术的层面了,正是理只有一个,术有千千万万。   如果学中医先简单再复杂最后再简单这样的次序就容易多了,如果一开始从很复杂的深奥的学起,就相当门槛太高,高不可攀,中医就变成难学了,如果我们把中医用生活工作常见的现象去诠释,大家一定认为中医容易学。2018年11月19日

421、中医脉理法方药流程

   侦察(望闻问切)--确定敌人(邪气,有已表现出来的邪气称症状,以及隐藏在身体内的邪气称伏邪)准确位置--设计进攻路线(用什么引药可到邪气之处)--何种战术(歼敌即攻邪、驱敌开门赶邪、诱敌同气相求、破垒即破阴如鳖甲龟甲、端窝即挖邪)--何种兵种、武器及数量(何药何量)--何种运输工具(承载枢转邪气的工具,如独活、广陈皮、白芷、升麻等)--设计赶敌行走路线(邪气走向)--敌人转移路线上的战场(战邪气在表,或里,或上,或下)并在途中战场歼敌或继续赶敌--或开壁新战场(如用海澡、原朴引邪入阳明)--战后复家园(填精补体,收功法)。

2018年11月21日

422、切脉就是这样练成的

   郭博信老师在上世纪70年代末巧遇一位祖传九代老中医梁秀清。该老中医虽然居住在乡下农村寒舍,但是却具有非凡脉诊功力。   与众不同的是,他看病时总是边号脉边画出患者全身五脏六腑简图,然后标出何处有病、何处疼痛、何处不适,乃至肿瘤的大小良恶部位,身上几处刀口,妇女生育几胎、流产几次,等等,皆一一标明,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交给患者看对不对,要紧处才问上几句,并详细告诉患者致病之由,由于语语切中要害,患者非哭即笑,甚则拍案称奇。   此情此景,远胜过电影神医喜来乐!患者来自全国23个省市以及海外日本、新加坡等地,他的门前虽未挂任何行医招牌,但每日车水马龙,极一时之盛。国内各大媒体均作了采访报道。   梁秀清脉诊功夫是他8岁时开始练习梁氏诊脉法。这梁氏诊脉法,颇有一部分《难经》脉法,如练习一呼一吸脉行六寸,练久了就能计算出脉行致何处有异即何处有病;练浮取、中取、沉取则是按《难经》上说的往三个指头上粘豆子逐渐加码。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是四季平脉,只有掌握了平脉才能摸出病脉。然而,初学脉时不是从摸人的手腕,而是去摸河里的水。河流好比大地的血脉,它四季四时(早午夜晚)的变化,犹如人脉的变化,掌握了河脉的变化,有助于掌握人脉的变化。   乍暖还寒的初春,把手插进河水中摸着固定的绳子细切“春弦”;金风送爽,一手举着麻雀,一手轻扶雀背,闭目体会“秋毛”;炎夏头顶烈日摸着河水练“夏洪”;冬天砸冰伸手到河水练“冬石”。   天天摸着自己的脉搏,体察脉的瞬息变化,每当季节变换的日子,哪怕是半夜,也摸着自己的脉体会几点几分几秒脉;从一个季节的形状突变到另一个季节的形状,为此整苦练了3个寒暑才掌握了梁氏诊脉法。                             从梁秀清老中医脉法学习过程可以看到,中医虽有四诊,但脉诊的重要性远胜于其他三诊,正如梁秀清所说:“中医离开脉诊,如盲人夜行,有了它就心明眼亮,在夜航中如见灯塔一般。”   梁秀清看病的诀窍主要是凭脉诊而兼顾其他三诊。在某年夏天,在市人民医院有一住院的青年男子,高热20多天,遍请中西医学专家会诊无效。梁师应邀迎诊,见患者困顿已极,势近垂危,虽三伏天还身穿军棉大衣,可见恶寒之重。梁秀清诊完脉后(脉浮取濡数、沉取有力),观其舌苔白厚,中心燥黄,断为受暑湿之热过重,予生石膏200g、滑石粉100g,佐以芳香化浊、滋阴解毒、扶正祛邪之品,两剂而热退出院。 此病若非精于脉诊,单凭望诊很容易诊断为阳虚,无怪乎《素问》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2018年11月2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