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归乡土——浦东新型职业农民的故事

 国民一员 2019-05-04

2018/8/2  来源:浦东时报 作者:须双双 选稿:马焱婷

  

  乔占将生产、销售经验推广给周边农户,带动村民一起致富。记者 须双双 摄

  

  施盛波(左一)在农博会上展示自家的产品。记者 朱泉春 摄

  

  董晓英与丈夫在合作社建立起了一整套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记者 须双双 摄

  怀揣着对土地的爱,不少浦东年轻人回归乡土。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抓技术、抓品质、抓销售,为浦东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7月27日,浦东新区第十届农产品博览会在源深体育中心拉开帷幕。在川沙新镇展位,上海川沙甜得来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施盛波带来了自己的得意“作品”:湖景蜜露水蜜桃、翠冠梨和醉金香葡萄。12只一箱的水蜜桃售价140元,算下来单只桃子的价格在10元以上,相比市价偏高,却依然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定。

  “关键在于品质。”施盛波说。这个种桃有道的新农民,竟是从一名汽车销售公司老总“半路出家”而来。

  2013年以来,浦东新区探索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如今在浦东,像施盛波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有近3000名。他们当中,有心怀梦想的“农二代”,有返乡创业的青年,也有跨界从事农业的年轻人等。通过培训、项目扶持等孵化方式,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浦东“三高”农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为浦东农业发展带来新气象。

  从身份到职业

  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而是一份通过科技种植、市场营销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新职业。

  最近几个星期以来,施盛波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来电者大多是想订购水蜜桃、葡萄、翠冠梨的。

  “经常有客户来拿预定的桃子时,当场提出再多买一箱,但实在没有多余的了。”施盛波说,基地出产的水蜜桃7月3日开卖,到7月13日已经卖掉了近90%,如今水蜜桃销售进入尾声,更是一桃难求。

  不下地、不干活,施盛波一手抓品质、一手抓销售,把新型职业农民当得有声有色。

  经营合作社以前,施盛波与朋友合伙从事汽车贸易。2001年,看到父亲和周边村民面临卖桃难的窘境,他毅然放弃事业回归农村。

  当年父亲承包的桃园总产量为1万斤,但每斤桃子的价格只有2元左右,就算全部卖完,收入也只有2万元。有着销售经验的施盛波当即将目光锁定在差异化竞争。他在1万斤桃子中挑出2000斤优质桃,经过加工包装,每斤定价20元,收入不仅翻番,产品还供不应求。

  此后,施盛波承包下300多亩土地,作为发展湖景蜜露优质桃的基地。他的桃子不追求数量,只注重品质。

  通过机械化种植、绿色防虫害、施生物蚯蚓肥等方法,甜得来合作社出产的水蜜桃正如其名“甜得来”。“市面上普通的水蜜桃糖度一般在13度,但我们的水蜜桃糖度能达到17到21度,有些切开后肉眼可见糖分结晶。”施盛波说。

  有了这份品质保证,他的水蜜桃自上市以来,从未遭遇过“难卖”的问题。

  “现在的农民已经从一个身份变成了一种职业。”上海淼洋果蔬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董晓英说,“新型职业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而是要通过科技种植、市场营销等,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位于泥城镇公平村的淼洋家庭农场,80亩标准大棚里常年种植着马兰头、花菜、芹菜、番茄、黄瓜等,此外还有160亩水稻田。用董晓英的说,土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小而精”,各色蔬菜瓜果应有尽有。

  四年来,她和丈夫赵进军分别负责市场销售与技术管理,在合作社建立起了一整套标准化的生产体系,成为了浦东新区达标合作社、上海市“示范家庭农场”。

  合作社里一间十余个平方米的房间里,放着两台电脑,这是他们的办公室。每天,董晓英要将田间档案的数据进行更新上报。“和在企业、公司里上班一样,我们就是合作社的员工。只不过自己创业,更有压力,也要更用心。”她说。

  董晓英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不少农业类书籍,平日里她和丈夫还经常参加一些农技培训、讲座。

  其实,在浦东的郊野大地上,和施盛波及董晓英夫妇一样的“新农人”有不少。2013年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困局的战略工程在全国开展,浦东新区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首批100个培育试点地区之一,承担了探索实践、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

  四年来,浦东探索“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通过实施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尝试年度复审、年度继续教育、分级认定管理等做法,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推动新区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三高”农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截至2017年底,浦东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共计2955名,包括生产经营型898名、专业技能型1273名、专业服务型784名。其中还走出了一批有情怀、有文化、有梦想的“新农人”,成为浦东“三高”农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

  懂农业爱农村

  农业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才能有回报的事业。对土地没有感情,是做不好的。

  董晓英是一名“农二代”。回到农村接父母的班当农民,是她在7年前做出的决定。

  尽管出生在农村,作为80后的董晓英过去却没有种植的实际经验,刚“下地”时,面对230多亩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但董晓英的身上有着农家姑娘特有的吃苦耐劳和倔强。

  她给自己定下小目标:每天早上5点必须到田头,参与西、甜瓜的育苗、除草、施肥、采摘等各个劳作环节,同时,自学研究相关书籍,提高现代种植水平,参加各类农业种植培训。2015年,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在浦东新区试点启动,目前已有10余名职业农民取得国家系列农艺师职称,董晓英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董晓英的丈夫赵进军也投身农业。他们一起通过技术改造建起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在节约劳动力的同时实现了集约化自动化生产,并运用现代经营理念,打造无公害蔬菜瓜果的“自由采摘农场”,吸引城市市民走进田间地头。

  7年来,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回头客越来越多,董晓英说:“虽然辛苦,但心里很有成就感。”在她看来,做农业要沉得下心来,因为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才能有回报的事业。对土地与生俱来的感情和丈夫的支持,是她走下去的动力。

  “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当农民。”上海庭娆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乔占说。拥有流转土地270亩、各类农业机械40多台、带动周边3个镇300多农户、种植马兰头4000多亩、在长三角地区保持80%的市场占有率……乔占家庭农场作为浦东新区001号家庭农场,正在“适当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之路上高歌前行。

  乔占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属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类型。其中的“农民合作社”是乔占的父亲、“农一代”乔文龙创建的上海庭娆果蔬专业合作社。

  虽有“上阵父子兵”,但乔占的从农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至今记得,2013年,他参与合作社的管理只有半年多时间,一场台风把刚投资100多万元建造的大棚“吹没了”。保险理赔的金额不高,合作社的运转一下子陷入困境,最终在农委的协调帮助下才渡过难关。

  “农业靠天吃饭,做农业不容易。传统的农耕方式需要升级、经营理念也需要改变。只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才能给这片田野带来新的希望。”乔占说。经此一役,他非但没有打退堂鼓,反而更加坚定了投身农业的决心。

  2014年,乔占家庭农场申报成立,与庭娆合作社实行“一个班子、两块牌子”的运作模式——以合作社为基础,优势互补,探索家庭农场在规模化、集约化道路上的创新之路。

  乔占发挥自己年轻的优势,顺应“互联网+”的浪潮,拓宽了家庭农场所有农产品的销售,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集约化,改变了父辈一代“总是忙于挑水、浇水”的作业形态。他还将自己的生产经验推广给周边农户,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一年365天,几乎每天起早贪黑跟“土地”打交道,乔占却乐在其中。他说:“做农业需要热情,对土地没有感情,做不好。”

  有困窘有期待

  伴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只有更多年轻人看到新型职业农民的“不一样”,回归乡土发光发热,才能给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希望。

  乔氏父子的现代农业之路,缘起“新型职业农民”。

  2013年,乔文龙作为农业大户,参加了区里组织的一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这场培训会上,他第一次听到“品牌营销”“微店”这样的字眼。虽然无法确切知道品牌农产品的优势,但他隐约感觉到,“品牌”背后,是把自己的产品推向一个更广大平台的机会。

  老乔回到家,第一时间把培训会上的听闻告知了儿子乔占。当时乔占从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供职于一家装潢公司。作为年轻人,他对父亲口中的“品牌营销”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父亲的支持下,他辞去工作,跟着父亲参加各种农业职业培训、购买农业和营销类的书籍、奔波在曹杨路、嘉定江桥的大型批发市场寻找销路、开微店……不断摸索。

  在乔占看来,要想走好农业之路,必须打造品牌,让优品收获优价。经过5年的努力,如今,在乔家父子的带动下,余姚村共有马兰头种植农户100余户,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拥有长三角市场马兰头的定价权。

  乔占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下一个5年,他要将余姚村的马兰头品牌推向正轨,挖掘马兰头深加工价值,建成马兰头基地,探索体验式农业发展之路。

  最近几年里,随着合作社的发展,乔占也招收过一些年轻人,但最后都没有“留住”。他说,希望未来有更多人看到新型职业农民的不一样,回归乡土发光发热。

  在上海川沙甜得来果品专业合作社,施盛波的种植基地机械化程度高达50%:有着像坦克一般微型履带的植保机、能够省下近5倍人工费的微耕机、太阳能杀虫灯、新式生物防虫法……虽然自己不务农,但十多年来,施盛波不仅乐于向农技中心请教种植技术、与农业科技公司开展试点合作,还常常与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老农们交流,多方面汲取种植知识,将合作社建设成为了浦东新区的科技示范基地。

  “农业值得投入,当初选择农业,就是看到了希望。”施盛波说。在他看来,科技种植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同时,农产品要改变丰产不丰收的现状,农民就要改变经营理念,要拼服务拼品质。

  “要完成这种改变,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施盛波说。最近几年来,合作社不仅带动了周边200多农户的种植销售,还通过田间教室等形式,将最新、最实用的种植技术分享给大家。

  “农产品和普通商品不同,不能长时间保存,因此销售依然是很多农民面对的难题。”董晓英说,过去几年,她通过探索蔬菜配送的经营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今年,上海淼洋果蔬专业合作社与联华超市开始合作,随着瓜果成熟上市,每天都有新鲜采摘的蔬果从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直送到超市,送上市民餐桌。

  暑假期间,泥城镇爱心暑托班组织学生来到合作社体验农业生产。董晓英为他们准备了蔬菜盆栽等趣味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她说:“其实最近几年,我们也在探索休闲农业之路,虽然目前还有一些难点,但我们相信农业的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