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懂估值?不会读财报!这篇文章统统教给你!

 昱ixhzn6siqdwp 2019-05-04

对于个人投资交易中,最难的就是“这个股票本身价值值多少钱?”、“现阶段股价是处于低位吗?”、“怎么理解便宜的股票?”等等一系列问题。

而这一系列问题是股票投资交易的根本、基础,也是中长线交易的必备知识点。

以上的问题,就是今天文章的主题:估值的判断

本篇文章将给大家普及一下几种我认为最简单、实用性最强且易于各位粉丝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本篇文章侧重点为中长线,与短线交易无关)

同时,希望大家认真阅读,这是一篇中长线交易的理念方法类文章,建议大家收藏起来,方便日后阅读。

首先,我们通过交易软件的F10,看一家公司的数据,如果必须要看几个数据,那么就是以下这几个数据:

1、归属净利润变化:

这个指标是最重要的数据,也是企业成长性的一个核心评定依据,为什么银行赚钱不少但是市盈率市场给出的这么低,答案是增速低,每年的业务就这么多,没什么突破,这就是所谓的成长性不高。

而科技类企业,未来如果研发出什么黑科技,形成技术垄断,这想象空间可就大了,所以出现了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市盈率估值。但是现阶段科技类芯片类企业,只能买政策导向,因为没有产能,所以传统的通过利润测算估值就行不通。

2、毛利率及变化: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比,这个指标可以体现:市场竞争、企业营销、品牌效应、研发成本、固定成本、技术成本、生命周期。

这么多关系,肯定有人不明白,我详细举个例子,毛利率上升体现市场竞争优势: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市场上没有这类产品,或这类产品很少,或这类产品相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其质量、功能价值要占有优势,那么产品的价格自然是采用高价策略,反之如果是经营大路产品或夕阳产业,市场比较饱和,那么只能是取得随大流的销售价格,取得平均的销售毛利,这个也关联到公司经营中上游原材料、下游产品销售的定价权力。

再举个定价权与毛利的例子,就像去年PTA的那波行情,PTA制造厂家就是国内的几家,完全形成了市场垄断的局面,定价权自由掌控,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在保证下游需求商还能基本运转的情况下,定价保持在最优价格,这样一来,就体现在毛利率上。

3、资产负债率:

按照合理的是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率在30~50%是相对合理的,太高的话就有风险了,但是排除掉金融类企业,比如银行、保险等等。

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加,我们就看净资产收益率是不是改善,这里关联到一个净资产收益与负债率变化比,通俗的讲就是衡量企业负债增加,借了这些钱产出如何,创造的价值是不是更多了。

......

其次,知道看那些数据之后,还需要怎么比较。

以上的数据解释中,基本上都是以“自身财报同期比较”为主,除了这个方法,还有很多不同的比较方法,比如同行业比较,同类别上市公司比较

同行业比较中,首先比较的是市盈率PE,市盈率数值为正说明公司是盈利的,如果数值越小,则代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

其次,是比较以上的三个数据,市盈率的比较是比较的现阶段已经发生的报表比较,而归属净利润变化比较,就是比较同行业中未来预期期望的比较。

通常来讲,我们投资一家公司,归根结底是在投资该公司的未来经营状况,如果某家上市公司现在的财务数据说明未来的盈利势头会进一步增加,那么相对应的最大容忍的市盈率也会变大。

再有,很多情况下,我们判断某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从基本面、中长线的角度来看(非短线涨停等角度),同行业比较中毛利率是至关重要的,这其中涉及到的除了上面文字提及定价权,还有规模优势等因素(相信各位规模优势的常识是懂的)。

同时,规模优势又体现在市值大小上。所以“龙头”的界定方法有点复杂,需要几个数值指标相辅相成,但是很多情况下,“龙头”是大家公认的。

就比如白酒板块的龙头是贵州茅台、保险行业的龙头是中国平安、医药板块的龙头是恒瑞医药等等,但是回过头去,细细的比较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你会发现恰好能反证龙头的地位。

当然,以上所讲的仅限于同行业比较中,不同行业的比较是不成立的,就比如银行股和科技股,两方面数据根本没法比较,一个是稳得很,另一个是有点飘,但是不同行业,主要看政策导向和市场风格。

......

还有其他的估值判定方法,比如历史数据比较的方法,这也是很多机构资金参与判断某行业股价高低位置或者全市场指数高低位置的方法,我现在举个实在的例子。

上证指数:

2019年4月30日

上证A股平均市盈率(PE):15.42

历史最大值:69.64

历史最小值:9.76

历史中位数:20.93

纵观历史的角度,历史中位值是20.93倍市盈率,而现阶段15.42倍,低于历史中位值,实实在在的数据在这里,高低位置各位就自己判断吧。

我讲这个的意义,不在于仅仅判断大盘指数的高低位置,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应用于各个行业,可能指数是一方面,但是真正吃大肉的是行业,各行各业中,由于政策面、市场风格不同,这也导致了行业估值的高低交换。

按照巴菲特老爷子的理论基础,在时间的长河中,估值是不断慢慢修复的,买入低估值的行业,卖出高估值的行业,然后等待时间的修复估值,然后再发现低估值行业,反复进行。

这个观点我是认可的,因为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提到过,不光是市场情绪,各方面因素,在纵观长周期中,是不断反复,不断更进的。

(这些大行业的数据百度都能解决,而且都是免费的,再次我就不详细展开,懂得方法之后聪明人都会举一反三的,相信你们是聪明的)

当然,具体到各个行业,还有细微差别的估值办法,但是总体来讲都是大同小异。

讲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同时,五一法定假期已经到了尾声,明天是法定工作日,预告一下明天的文章吧。

明天老王会结合假期期间,国内外的金融市场行情,还有各个消息面的东西,给大家整理一下,然后展望一下五月行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