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人类生命历程中绕不开的“黑洞”,从古至今,人类在不断谱写与衰老抗争的历史。近现代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期,探索衰老的生物学基础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为了更好地支持我国老年科医生交流及分享免疫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理念及研究进展,2019年,赛生医药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西南地区及华中地区陆续开展“延缓免疫衰老,回拨生命发条”系列主题论坛活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就免疫及衰老相关疾病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争议、治疗策略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4月21日第六届广州老年医学高峰论坛期间,大湾区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行政主任王春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行政主任刘丰教授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行政副主任楼慧玲教授对免疫衰老相关疾病的免疫治疗策略等前沿议题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及看法。 在上午的发言中,王春教授分享了免疫衰老相关性疾病的免疫治疗策略,他指出,机体衰老和免疫功能状态呈现平行关系,免疫衰老是老年人健康状态受损的根本原因之一。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的表现为感染发生率高、抗感染能力降低、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低效免疫监视能力及因自体免疫激活导致的免疫性疾病产生等。 那么,对于这些免疫衰老相关疾病,该如何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疾病防治的作用呢?近年来,人们对于免疫调节剂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其中,胸腺法新作为1种典型的免疫调节药物,其在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及成熟,调节机体免疫反应,预防疾病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楼慧玲教授在报告中对衰老与免疫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她表示,衰老是涉及多个人体系统的复杂程序,其中免疫系统作为其“开关”调控之一,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 胸腺是免疫中枢器官,是T细胞的“培训基地”,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素的作用下进行分裂、分化,在胸腺成熟为具有特异功能的T淋巴细胞。目前研究已证实,人T细胞的功能改变是以胸腺为先导,人的胸腺自20岁前后开始萎缩,至老年期几乎被脂肪组织替代,胸腺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减少,导致T淋巴细胞,特别是免疫应答关键细胞CD4 T细胞的数量减少、功能减弱,致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持续低下,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患病风险增加。 刘丰教授访谈视频 刘丰教授:本次会议是广州市老年医学高峰论坛的第六届会议,与往届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关注的议题更加广泛,除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外,还包括营养、肿瘤、代谢以及老年免疫等议题。老年免疫是近年来老年病学领域中较为热门的话题,随着老年人防病控病理念的不断前移,衰老免疫等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次会议上关于老年免疫的内容也是今年的亮点之一。 刘丰教授:从出生时起,人体就存在免疫功能,随着人年龄增长,免疫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到了老年阶段,免疫功能对老年人的健康仍有较大影响。衰老本身就与免疫相关,此外,老年人常见疾病,例如肌力下降、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感染等,也可能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变化存在一定联系。预防在老年人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对于老年科医生而言,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应在早期就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调节。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衰老及免疫的研究探索越来越多,内容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细胞等多个方面。在衰老及免疫领域,虽然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但如今相关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正在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 刘丰教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免疫器官老化、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减弱,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的发病率、死亡率逐渐增高。 在抗感染方面,除抗炎治疗、营养支持外,免疫功能调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如果能在早期调节免疫功能,可能会减少患者抗生素使用、改善其身体状况。近年来,2014年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2015年中国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2016年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及2018年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等多项指南及专家共识都对胸腺法新等免疫调节剂在感染中的使用进行了推荐。 在肿瘤领域,除放化疗、干细胞治疗外,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此外,心血管疾病、老年骨关节疾病、老年骨质疏松等老年伴发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免疫功能变化也存在较大联系。如果老年人突然出现免疫功能下降,则其衰老过程将加速发生。 所以,合理调节老年人免疫功能对于延缓衰老、防治疾病具有一定意义。从目前的老年病领域临床实践来说,胸腺法新等免疫增强药物在肿瘤、感染等相关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
|
来自: quz5FwtqlfY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