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病夏治,“伏金(肺)”为先

 指禅李的收藏 2019-05-04

     冬病夏治,近两年火得很,反应了民众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和觉醒,本来是好事,但有点“火”过了头,有点“一窝蜂”。

      三伏天者,以“庚”日开始;庚者,金也。伏天者,因炎夏火热烁金而金气伏藏之日也。金在人为肺,天人合一,所以,于人而言,三伏天首先要肺金之气“伏藏”下来,而免受火烁也。

     冬病夏治中的冬病,一大部分包括肺病,但这个肺病应该是肺部多年伏藏风寒湿痰饮等所致宿疾而又无燥化热化者,除此便是禁忌证耳。即使对证对机,冬病夏治也因个体不同而有一个“火候”如何把握的问题,过则耗阴伤气,甚则伤及肺络而有动血之变。如肺金素有阴津亏耗而有热燥之机者,此举则无异于饮鸠止渴矣。

      我诊治的一个病人,乃肺有沉寒伏痰宿饮之机,但因前医过用热燥而复有阴津之伤,我所拟对机之方,一直病稳而效佳;但在头伏当日,痰中即见血变,余即于方中略加清润之品,以先“伏”肺金之气,次日病势方转逆为顺矣。有此一验,我体会又刻一层矣(古人所定历法,其所涵自然和人文之哲理,其对自然规律把握之精准,细细思考,经临床及生活之验证,令人折服,今人唯有敬畏耳!)

     可见,冬病夏治,须辨体、辨病、辨机、辨性、辨位、辨势而于方药配伍、剂量轻重、疗程长短、服药方法以及其他措施手段如三伏贴、针灸、拔火罐、火疗、药浴等皆有严格的“火候”把握,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而人人都上、病病皆治,而医者更不可因利益趋使而有失医德也。

     另外,社会上的一些养生馆之类的,从业人员无专业性可言,其效果和风险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