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庙号是什么?有大小之分吗?

 思明居士 2019-05-05

庙号有祖宗之别,亦有高低之分。

庙号最早是起源于商朝,在商、周、汉、晋时代,君王都有谥号,但并不是每位都有庙号。

秦朝没有,因为秦始皇不允许臣工评价君主。

唐朝以后,皇帝和皇太后、皇后死后还增加了尊号。

魏晋南北朝以前,庙号制度很严格,只有那些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君主才有庙号。至多七位,这就叫“天子七庙”。

君王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功绩不可磨灭,他死后,牌位就进入太庙,接受后世的香火祭祀,这就叫“升祔”。

牌位摆满了七位,如果后世还有贡献更加巨大的帝王,死后也必须摆进去,怎么办呢?除了开创朝代的那位“祖”,和其他几个功绩巨大的君主的牌牌不能动以外,就要把血缘关系最远的那位君主的牌牌移送到后殿,而代之以新亡的君主牌位,这就是“祧”。

南北朝以后,谥号太泛滥了,经常是一大串,比如说唐太宗,死后初谥为“文皇帝”,后来加谥为“文武圣皇帝”,要后来又成为“文武大圣皇帝” ,到了玄宗时候,再加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乍一看,还以为是孙悟空在水帘洞结拜的兄弟呢。

再举个例子,宋仁宗赵祯的谥号是“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

如果再以谥号称呼,那就太麻烦了。所以后世以庙号称之,为唐太宗、为宋仁宗。

最初庙号有四种,太、高、世、中。

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

西汉时期,庙号制度是很严格,整个西汉只有四个人有庙号: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世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连平灭七国之乱的汉景帝刘启立下那么大功劳都没有庙号。

王莽曾经把汉元帝刘奭和汉成帝刘骜入了庙,但到了刘秀时,又废除了。

东汉时期。有三位君王入庙,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显宗明皇帝刘庄和汉肃宗章皇帝刘炟。

到了汉献帝时候,将汉和帝刘肇和汉桓帝刘志的庙号废除。

到了魏晋以后,除了暴死的君主和亡国之君,一般皇帝有庙号。

庙号有两类:“祖”和“宗”。“祖”是皇朝的开创者,或者为国家开疆拓土,功劳赫赫。

“太祖”,开基创业的过程中没有受到祖先的荫惠,全靠自己披荆斩棘,硬趟出来的。比如:汉太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他们能当上皇帝,全靠自己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自己搞定的,没有沾上祖宗的功劳。

“高祖”,始受命者。能够建立帝业,是沾了祖宗的光。比如隋高祖杨坚和唐高祖李渊。他们出身于名门贵族,家世显赫,祖先已经受封一方,给他们创立帝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世祖”,断代史开启者延续国祚,或者王朝承上启下者,而并非王朝建立者,为王朝开启了新的时代。如汉世祖刘秀,魏世祖曹丕、晋世祖司马炎、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等。

“烈祖”,也是开创基业的帝王,但没有统一江山,是一方之帝。如蜀汉烈祖刘备、南唐烈祖李昇、魏烈祖曹睿。这个曹睿比较有意思,他的庙号是自己上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生前就确定庙号的皇帝。

“成祖”,专属于明朝的朱棣。最初他的庙号是“太宗”,但到了嘉靖时期,搞礼仪之争,嘉靖要给他爹争取一个太庙中的位置,把朱棣升格为“成祖”,享受郊祀。他爹就进入了太庙。

“圣祖”,一般用以追封功高德邵的祖先,保康熙死后,雍正认为康熙“名为守成,实同开创”,功劳太大了,德泽四海,当为“祖”,遂以“圣祖”入庙。

再来说说“宗”。

“祖”一般都不错,但“宗”可就不一定了。先说说比较好的:



“太宗”。仅次于各个“祖”的庙号,王朝的承继者,曾经在皇朝的奠立过程中立下过赫赫功勋,或者是一个皇朝的佼佼者。但是,通常他们并不是前任帝王的指定继承人。比如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辽太宗耶律德光、明太宗朱棣、清太宗皇太极等。

“世宗”,这个皇帝登上帝位使本朝的正常承继发生了变化。比如说,汉景帝的太子刘荣被废,刘彻继位,是为“汉世宗”。唐朝没有“世宗”,是因为避李世民的讳。明武宗朱厚照暴亡,膝下无子,导致大宗血脉断绝,而朱厚璁,因旁枝继得大统,是为“明世宗”。清朝康熙年间九子夺嫡,胤禛非嫡非长,而登大宝,是为“清世宗”。


“仁宗”,崇尚文化,为政宽松、守成有德。比如说宋仁宗赵祯时期,重用文士,文化繁荣昌盛;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重开科举;明仁宗朱高炽饶了那些文人的命,解放了他们的家属。清仁宗嘉庆,也厚待文人,为政宽和。

“孝宗”,类似于“仁宗”,也是心怀仁德,治国有为。宋孝宗赵昚,品德高尚,国力上升,立志收复失地;明孝宗朱祐樘,励精图治,开创“弘治中兴”。

“宣宗”,治国有为的仁德君主。唐宣宗李忱有“大中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开启了“仁宣之治”;清宣宗旻宁,就是道光皇帝提倡俭朴节约。

“高宗”,皇朝从辉煌走向衰弱。比如唐高宗李治、他导致了后宫夺权,女人称帝;宋高宗赵构南渡,国土损失;清高宗弘历死后,清朝开始转入衰弱。

“显宗”,贤德之君,无愧于祖宗,将荣耀发扬光大。只有汉显宗刘庄。

“中宗”,中兴之主。汉中宗刘询,改变了汉武帝屡屡征伐的对外政策。唐中宗李显夺回了唐室江山。但后来大家认为李显太懦弱,就不再用这个庙号了。

“宪宗”,性格强硬,有所作为。比如唐宪宗李纯削藩;元宪宗蒙哥手腕强横。还有个大理国的宪宗段正严(就是段誉),会六脉神剑。

再说说不好的“宗”:

大家要注意,“文”、“武”用在谥号上,那是很牛逼的,周文王,周武文,汉文帝,汉武帝,都是牛人。但如果用在庙号上,基本上就是贬低了,有厌恶和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文宗”,国生变乱,政局不稳。唐文宗李昂宦官当权,实为傀儡;清文宗奕詝,就是咸丰帝,多国入侵。

“武宗”,没事找事,破坏国家正常秩序。比如唐武宗李炎灭佛;元武宗海山提高盐引价格,增加赋税;明武宗朱厚照胡乱折腾,为祸民间。

“德宗”,国都被侵,振兴无力。唐德宗李适,国都长安被攻破,君王出逃;清德宗载湉,就是光绪帝,八国入侵,变法失败。

“英宗”,君主短命,或遇不测。宋英宗在位仅有四年;元英宗南坡之变,在位三年;明英宗有土木堡之变。

“穆宗”,贪图享乐且短命。唐穆宗李恒贪图享乐,在位五年;明穆宗朱载垕在位六年;清穆宗载淳,就是同治皇帝,也是早死。

玄宗、真宗是搞道教,神神叨叨的。

其他就不一一解说了,还有睿宗、神宗、真宗、道宗、代宗等等。


简单来说,庙号就是君主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因而其必定有大小高低之分。

庙号起源于重视祭祀的商朝,但商朝灭亡后周朝没有沿用庙号,秦朝也没有恢复,到西汉初年恢复,可以说是断层了八九百年,很多东西都是西汉自己鼓捣出来的。

第一个有庙号的皇帝是刘邦,他去世后,群臣为他上庙号太祖,以功最高,独创一个谥号高皇帝,合称太祖高皇帝,结果司马迁来了个简称——高祖,所以我们现在称呼刘邦都是汉高祖,西汉的庙号制度,可以说一开头就出了错。

据说商朝流传下来的原始庙号有太、高、世、中四种,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祖有开创之功,宗有守成之德。这四种庙号中,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因此不会有中祖)。

还是在西汉出了问题,西汉有谥号的皇帝有十一位,算是两个少帝和废帝,就是十四个皇帝,曾有庙号的多达七个,显然,四种七个不是很够用,尽管西汉两百余年间庙号呈现出一种泛滥的趋势,越往后庙号评定标准越松,但也不是谁都敢称祖的,除太祖刘邦外,都是宗,四个宗就明显不够了,于是就只能自创。

西汉新出现的庙号,有统宗(汉成帝)和元宗(汉平帝),他们都是西汉末期的皇帝,前者执政时期是王氏外戚权力滔天的时期,汉成帝荒于酒色,任由外戚干政,农民起义也渐渐多了起来,可谓功绩与德行俱无,得统宗庙号可谓名不副实,完全丧失了庙号应有的价值。

汉平帝则是傀儡皇帝,他在位时期王氏外戚已经掌控朝政多年,王莽给这位少年驾崩(据说是被王莽毒死)的皇帝上庙号,政治意味浓厚,跟庙号作用完全不搭边。

庙号的作用是什么呢?可以说是表彰那些有功有德的君主。这些君主在去世之后,神位会被放进太庙正殿,接受后世祭祀,享受冷猪肉,不过太庙正殿有数量限制,所谓天子七庙,正殿只能放七个神位,之后再有贡献大的君主神位,那七个神位中离现任君主血缘最远的君主神位就会被移入后殿,称为“祧”。

所谓庙号,就是祭祀时对神位所代表君主的称呼,而且里边有些贡献最大的君主,可以享受“万世不祧”的特权,比如太祖神位,是绝不会被移入后殿的,当有新神位进入的时候,理论上太祖跟现任君主血缘关系最远,可不能移它,就往下找一个能移的。

西汉庙号已然开始泛滥,还有个汉元帝,是汉成帝的父亲,他在位时期是西汉衰落的开始,却得了个高宗庙号,这三个庙号都太假,所以汉光武帝建立东汉重立宗庙时,废了这三个皇帝的庙号,西汉皇帝只剩下高、文、武、宣四位有庙号,即太祖、太宗、世宗和中宗。

东汉的路子跟西汉一样,到东汉后期,庙号也泛滥了,直到董卓专权,又废了一波,可随着魏晋南北朝乱世的到来,庙号泛滥之风再也刹不住了,魏晋南北朝那些君主,非祖即宗,几乎个个都有庙号。

隋朝可能也有这种苗头,不过隋朝二世而亡,这种大业交给了唐朝,到唐朝时期,庙号成为皇帝标配,同时谥号越来越差,比如李世民最初的谥号是“文皇帝”,到唐玄宗时期加到“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叫唐文帝还好,可叫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还不如叫唐太宗。

庙号的标配使得庙号的数量迅速增长,于是新一轮的造谥号运动开启,在这一点上,唐朝主要以谥号入庙号,宋朝主要以寓意入庙号,元明清则站在巨人肩膀上,从唐宋两朝已有庙号当中取。

从根源上来说,凡是有庙号的皇帝,都应该是有功业德行傍身的,则庙号都是表赞扬,可赞扬也有大赞和微赞,更何况后来泛滥了,庙号隐隐间因为某些皇帝的事迹而被打上一些标签,比如中宗,唐中宗以后,再无中宗,估计是因为他的懦弱?又如神宗,宋神宗和明神宗这两位,总让人觉得这庙号是明褒实贬(其实都是褒)。

从地位上看,祖是高于宗的,太祖和高祖又在祖里边最高,因为高祖本身就是汉太祖衍生的一个错误,在很多朝代,他们可以混为一谈,比如曹魏曹操是太祖,曹丕是高祖;西晋司马懿是高祖,司马昭是太祖。不过隋唐以后,高祖的地位隐隐低于太祖,宋朝以后就没有大王朝用了,就一个陈友谅得了个高祖庙号,没两年儿子被灭了。

此二祖以下,地位最高的是世祖,他们一般都是名为守成,实为开创的大人物,给王朝开启了新时代,尽管有时候很多事不是他们做的,比如清世祖的功劳大多来自于叔叔多尔衮。

世祖以下,还有烈祖、成祖、圣祖等等,烈祖一般是再续江山未成的帝王,比如汉烈祖刘备和唐烈祖李昇,还有个很奇怪的曹叡,他的烈祖是自己给自己上的,创了历史记录。成祖则专属于朱棣,原本他的庙号是太宗,因为嘉靖帝要从太庙移出一个去,可朱棣偏偏动不了(太宗不祧),结果他就尊朱棣为祖,再立一座庙,机智如嘉靖帝。

圣祖一般是追封远祖的,如唐圣祖老子、宋圣祖赵公明,然后被雍正帝用给老爹康熙帝,估计跟明朝一样,不想用高祖。

宗里边,太宗地位最高,仅次于祖,都是王朝守成之德最高成就者,比如汉太宗刘恒、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和清太宗皇太极,比较巧合的是,这几位上位方式都不怎么正常。

太宗之后,高宗和世宗就不好比较了,一个功高,一个世代祭祀,在汉朝当然是汉世宗碾压汉高宗,可在唐朝却是唐高宗碾压唐世宗(即唐代宗,为避李世民讳,改世为代)。

再之后,是仁宗、孝宗这一类偏向于君主品格的庙号,还有宣宗、显宗等也不算太差。


庙号只有英明君主才有,庙号是一直到唐朝以后才每位皇帝都有,所以唐朝之前都称呼皇帝的谥号,如汉武帝,晋武帝,隋文帝,而唐朝之后一般都称呼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等。

而明清之后因为皇帝年号往往都是一个所以就以年号相称,如洪武皇帝,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等,其实这些都只是对帝王的一种称呼而已,好的谥号和庙号如太祖太宗还好,如果是不咋地的,你那样称呼其实便是对古代帝王的侮辱,如厉王,炀帝等等。

比如,汉朝有谥号的皇帝共有二十二位,但有过庙号的皇帝却只有十二位,高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宗武皇帝,中宗宣皇帝,高宗元皇帝,世祖光武帝,显宗明皇帝,肃宗章皇帝,穆宗和皇帝,恭宗安皇帝,敬宗质皇帝,威宗桓皇帝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

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可以看出庙号其实和管理也有关系,文帝、武帝的谥号是最高的美谥,但是文宗是小乱,武宗穷兵黩武,都是坏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