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 舌 苔

 思明居士 2019-05-05
                                          舌 诊  
   
望 舌 苔  
   
   
  苔,是散布在舌体上面的一层苔垢。苔的成长,系由脾胃之气上薰凝聚所致。如章虚谷说:“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气,如地上之微草地。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又说;“胃有生气,而邪入之,则苔即长厚,如草根之得秽浊而长发也。故可以验病之虚实寒热,邪之浅深轻重也。”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总之,舌苔是消化机能状况、胃气盛衰的重要标志。正常舌苔,是由胃气,胃津上潮而成,病理变化的苔,虽也与胃气上升有关,但因有病变存于其间,而挟有饮食积滞之浊气,或系邪气上升而成,故与正常的舌苔,已不相同。而舌上无苔等现象,则是胃气虚,胃津亏的表现。  
  正常舌苔仅有薄白一层,紧贴于舌面上与舌体如同一物,更由于舌下有“金津”、“玉液”二穴,为胃津肾液上潮之孔道,故津津常润。因此称薄白润苔为正常苔。  
  病理舌苔主要有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可反映疾病的性质,病位的深浅和邪正消长的情况。如《形色外诊简摩》说:“苔乃胃气之所薰蒸,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  
   
   
苔 质  
   
   
  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有无,有根与无根等性状的变化。  
  1.厚薄  
  苔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可以是正常的舌象,在疾病中主病邪在表,表示疾病初起,病情尚轻。不能见到舌体的为厚苔,主外邪入里,或内有宿食痰浊停滞,表示里滞已深,病情较重。  
  观察舌苔的厚薄,除能了解邪之表里外,又能测知邪正的消长,病情的进退。如薄苔增厚,多为邪盛病进,或潜伏之邪开始暴露,厚苔变薄,多为正胜邪却病退,或内蕴之邪得以消散外达。  
  2.润燥  
  正常舌苔是润泽的,为津液上承之征。若苔面有过多水份,滑利而湿,称滑苔,为水湿内停之征。若苔面干燥,望之枯涸,称为燥苔,更甚者扪之粗糙刺手的,又称糙苔,均是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见于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的病证。如《辨舌指南>说:“滋润者其常,燥涩者其变,润泽为津液未伤,燥涩为津液已耗,湿证舌润,热证舌燥。”  
  观察舌苔的润燥,主要是了解津液变化的情况。舌苔由燥转润,是热退津复,病情好转之象,舌苔由润变燥,则表明邪从火化,或热势加重,津液耗伤。但当湿邪传里,阴邪遏阳,气不化津,可见苔反燥,热邪传入血分,蒸动阴液,或虽病热但挟有痰湿者,可有苔反润的表现,临床上须结合其它症状加以辨别。   
  3.腐腻  
  腐苔是苔质疏松,颗粒大,如豆腐渣堆积舌面,边缘厚,中心也厚,括之易去,多由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之气上泛而成,常见于食积,痰浊等兼胃肠有热的病证。  
  腻苔是苔质致密,颗粒细小,如滑腻的绒毛覆盖于舌面,边缘薄而中心厚,刮之难去,多因湿浊内盛,阳气被抑所致,常是湿浊、痰饮、食积、顽痰为病。  
  刘吉人说:“腐与腻不同。腐者如腐渣,如腐筋,如豆腐堆铺者,其边厚,为阳有余,能鼓胃中腐化浊气上升,故有此象。腻者则中心稍厚,其边则薄……为阳气被阴邪所抑,必有浊湿痰饮,食积瘀血,顽痰为病。”   
  4,剥落  
  病本有苔而忽然脱去,剥脱处光滑无苔的称剥落。根据剥落部位的不同而有“鸡心苔”,“前剥苔”,“中剥苔”等名称,斑驳片存的叫“花剥苔”,均是胃的气阴两伤之征。若花剥而兼有腻苔者,说明痰浊未化,正气已伤,邪恋不去,病情较为复杂。若舌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以致舌面光洁如镜,即为光剥舌,又叫“镜面舌”,是胃阴枯竭,胃乏生气的表现,因而《辨百指南》中说:“若骤然退去,不复生新苔,或如驳去,斑班驳驳存留……胃气胃液均被伤残,故现此候。”  
  苔的有无与消长变化,是测知胃气旺盛与衰退的表现。苔从有到无是胃的气阴不足,但若苔剥脱后,复生薄白苔,乃是邪气去而胃气渐复之吉兆。  
  5.有根无根  
  舌苔无论厚薄,紧贴于舌上,似从舌里生出的, (薄苔必均匀铺开,厚苔必四周有薄苔和舌质相连),是有根之苔,又叫真苔。如苔之四周洁净如截,无薄苔与舌质相连,颇似别以一物涂于舌上而不象舌上所自生的,是无根苔,又叫假苔。对于形成苔之无根的机制,《形色外诊简摩》曾说:“此必久病,先有胃气而生苔,继乃胃气告匮,不能接生新苔,而旧苔仅浮于舌面,不能与舌中之气相通,即胃肾之气不能上潮以通于舌也”。  
  对辨别苔之有根无根,如直观有疑问时,可用刮苔的方法来区别。如苔很难刮去,或能刮去而仍留垢迹,如浆糊一层,不能显露舌质的,是有根苔;若苔刮脱极易,刮去后舌面光滑洁净,全无苔垢,是为无根苔。   
  察苔之有根无根,对辨邪正虚实,胃气的有无有重要意义。一般地说,有根的多为实证,热证,表示有胃气,无根的则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又有人认为:大抵在新病阶段或病之初期、中期出现无根之苔,为表分浊气所聚,主病浅而轻,出现有根之厚苔,为胃实有所闭,主病深而重(根据《医门棒喝))。如果在久病或病的后期出现无根之苔,则为胃无生气之逆证,若能出现有根之苔,虽属久病,表示胃还有生机,尚属顺象(根据《辨舌指南》)。  
  总之观察舌苔的厚薄,可知邪正的消长;苔的润燥,可知律液的存亡;苔的腐腻,可知脾胃的湿浊,苔的剥落和有根无根,可测知胃气盛衰,探求病情的进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