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滴天髓|古中医的基础构架之天象篇

 指禅李的收藏 2019-05-05


 二、天象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此道即为天道,天道乃天象所为。天道的本质是时间,掌握天道即掌握时间规律,《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七曜纬虚,五行丽地,《灵枢·终始》所谓“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经”,说明《黄帝内经》就是关于天道医学的一本经书。岐黄的时间医学与天道逻辑,我在《古中医天文学·无极之镜》(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已经详细论述,一图以毕之,不再赘述。

《素问·天元记大论》中鬼臾区引用《太史天元册》中的原文:“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姿生,五运终天,布气真灵,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肇,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张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尔复会也……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尤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矣”,“帝曰:地为之下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帝曰:夫子之言岁候,不及其太过,而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帝曰:其应奈何?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顺何如?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来,曲而过之,是谓省遗过也;久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应近则小,应远则大。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德者福之,过者伐之。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妄行无徵,是畏候王。帝曰:其灾应何如?岐伯曰:亦各从其化也。故时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顺,留守有多少,形见有善恶,宿属有胜负,徵应有吉凶矣。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一、五行五运之气化有德化政令、灾眚变易等方面,而气候仅是其中一个小的方面而已;二、五行五运之气化与人是相互感应的,即以察其动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三、五行五运之气化是由五星运行产生的,即“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五星对天地人的作用是通过“各从其气化也”实现的,这里“气化”概念明显就是电磁场和引力场概念;四、五星的运行规律表现为五行五运,其太过不及产生灾祸之变,也是通过亦各从其化也。故时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顺,留守有多少,形见有善恶,宿属有胜负,徵应有吉凶矣来实现的。

岁差,指太阳每年在同一天同一时间在其运动轨道——黄道上的位置都有一个向西退行的微小变化,其变化量约为50'.26。如果知道某恒星位置的古代观测数据及其与现今位置的差距,就可推算出其古代观测数据的年代即岁差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岁差原理,推测其观察天象的年代,然后从时间节点上来探讨事物间的联系,而二十八星宿理论融入《黄帝内经》及中医学中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选择固定的时间观察天象进行推测,“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运有余其至先,运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气之常也。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五行五气上应五星,《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故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

《素问·五常政大论》对五运之气太过表述为:“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五运之气不及表述为“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五运太过不及,是气候变化的两种反常现象。运太过,其气盛,其至先,运不及,其气衰,其至后。因此,根据五运之的盛衰,便产生了不同的胜制情况,在气候、物侯及人体发病方面的表现,则各有特点。《素问·五常政大论》又曰:“乘危而行,不速而至,暴虐无德,灾反及之,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说明当五行中的某一行之气不及时,胜其者就会象不速之客那样前来,乘其危而对其进行过度的克伐,这时胜其者的所不胜者就会对其进行报复,使不速之客反遭其灾,而归于平复。而这种复气的多少和强弱是由于胜气的多少而决定的,即胜微则复微,胜甚则复甚;复气的作用也没有时间和次数的限制,“胜至则复,无常数也,衰乃止而”(《素问·至真要大论》)表明复气是伴随着胜气的到来而出现的,只要有胜气出现就会有复气的来临,复气的目的就是平抑胜气而使之恢复为平气,只有胜气衰减了复气才会逐渐平息,直至恢复平气为止。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言:“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这正是对五行调节机制的高度概括。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