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法指导”系列之六:合理制定学习计划

 木香草堂 2019-05-06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做事预先计划的重要性。学习计划是指对某一阶段学习行为的预定与安排,合理制定学习计划是每一位成绩优秀学生的共同特征。我们只有立足自身现实,有效利用时间,明确学习目标,科学规划人生,才能为自己当下的学习行为赋予未来成功的意义。

 

 

学习:从计划走向规划

朱 斌

 

  有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做事预先计划的重要性。行为的计划性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类就是在不断地预设生存路径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自身的人性价值的。

  人类的学习行为,是一种后天的潜能,更是一种计划性活动。学校教育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份延续文化传统的规范性契约,它预设了课程体系、文化走向与成才标准。学生作为学习个体,需要经历预设性的知识与技能训练,才能完成自我的社会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本身蕴含着预设与计划的成分,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规范下的计划学习过程,无论学习者多么被动与无奈,都不得不框定在一个提前预设好的教育环境中。这种提前预设好的教育环境可以看作是附加学生的一种学习计划,它规范着学生学习的受教方式、知识构架与价值目标,但易于抑制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利于挖掘人才的多样潜能。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与体验消费的时代,人才需求趋向多元,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大规模量身订制的学习模式逐步突显价值,主导型的学习计划开始走向互动型的学习规划。

  学习计划是指对某一阶段学习行为的预定与安排,强调个人学习服从学校教育的安排,以教师为代表的知识群体主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在校学生只能在预定的课程体系下做出有限的选择。特别是在初等教育阶段,学习计划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份配合学校教学的执行书,其作用在于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实行自我监控,有效利用时间去完成阶段性的考试目标。在这样的学习计划阶段,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个性需求受到限制,学习目标趋向同一化,与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不合拍,不利于培养未来的人才。

  学习规划是指围绕某一职业定位而进行的长远学习生涯筹划,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学习者与教育组织的互动协商,确定学习者目标职业的知识结构与素质要求,再由教育组织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课程学习与模拟实练,以此实现学习知识向职场能力的瞬时转化。学习规划不是学习者个人的事情,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让学习者当下的学习行为获得未来成功的意义。在学习规划阶段,学生是自己学习的真正主人,需要在学习规范专家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围绕这一理想职业所需具备的知识与素质,进行宏观的学习战略投资,有计划、分阶段地提升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走入人生职场、实现个人理想而准备。

  从学习计划走向学习规划,是一个学习观念与体制的双重转型过程。从学习观念上说,需要从学校主导型的单一文化学习转向个人与社会互动型的个性素能学习,学习不是社会强加给学生的一种义务,而是学生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通过学习,为未来职业铺路,为人生理想奠基,为社会发展引路;从学习体制上说,需要从教育组织设定的某一学科教师在某一特定时空为许多学生授课模式,转变到全球范围的教育专家通过互联网的集结,随时随地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所需的差异化教学服务,并为其终身发展提供持续的方向指导,使其获得一种难忘的教育体验。这是未来的一种学习变革趋势,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学会从学习计划走向学习规划。

 

 

相关链接:

 

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易宪明

 

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习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相比,确定自己学习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过去的学习成绩相比,看它的发展趋势,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2、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等。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改为:“数学、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对照检查了。

  “具体”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误地记住等等。

3、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是指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指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外语等。

  “高效”指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应把重要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此外,较小的学习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如利用吃饭等候时间,记些英语单词等。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可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同学们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内容。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两点:(1)要突出重点,自己比较薄弱的学科应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2)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得太满,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

——来源于《搜狐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