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常规管理(10):校长如何治理学校?

 leeechen64 2022-08-04 发布于重庆
在实施绩效工资以前,一所学校的校长至少有三重身份首先校长应该姓“教”,他(她)教育家。校长理所当然应该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为振兴中华民族培养有责任担当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其次是校长应该是企业家。校长要有本事挣钱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福利待遇;第三是校长还应该是社会活动家。学校不是处于真空当中,社区、街道、兄弟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师生、家长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协调沟通。
随着绩效工资的实施和政府对学校的大量投入,校长的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都应转移到学校内部治理上来,切实而认真地思考“办什么样的学校”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上来。要回答好上述两个问题,校长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治理学校:
 一是文化治校。办学思想确定以后,就是办学思想的具体落实(如何治理学校),即选择怎样的手段达到目的,或者说选择怎样的方法实现目标,选择怎样的路径到达终点。换言之,校长如何管理学校。

就中小学管理而言,有人将前其分为三个阶段:人治、法治和文治。 

  人治(1950—1980年初)。那个年代,办教育、办学校,凭什么呢?凭忠诚和信仰;经验、热情与干劲;资历、威信与人格;凭计划管理、上级指示以及从上到下的逐级工作布置。 

  法治(1980—1999年)。这20年,学校管理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大批专家、学者、优秀教师走上了校长岗位,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校长培训,他们学习教育管理的理论、方法,学习教育的法律、政策,学习大教育观,学习新课程、新课程改革。大面积的校长培训,促进校长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形成了一支成熟的校长队伍;二是法制进入学校。依法治校,法治代替人治。随着制度体系的精细化,“法制”反而不管用了,尤其是以量化和结果这两个要素来管理和评价以后,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制度管理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如思想品质、敬业精神、师德规范、爱心奉献、品德操行等,因为这些东西无法量化。

  文治(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这时学校管理出现了一种新的思维,即文化管理。文化治校的核心和本质,就是帮助全校教职工形成一种共识、一种凝聚力、一种氛围和一种气场,最终形成一种学校的主人翁精神和态度。每一个教职工都把学校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校长的办学思想,成为了全体师生的办学思想。所以,文治的核心思想应该是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认同感。 

  制度管理科学,但不能放之四海;量化考核精确,但不总是很正确。制度管理要和人性管理相结合,定量管理要和定性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要和过程管理相结合,业务管理要和思想管理相结合。校长治校,应该是德治、法治、文治的结合。校长的人格、德行、品质、内涵、热情、事业心和进取心,是个前提;法治和制度,是现代民主、公平、法理的体现,是学校常规管理有效运行的基础;而形成学校共识、主人意识、高度和谐的局面,则是校长治校的最高境界 

二是规划治校。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在充分分析时代背景和社区环境以及学校历史的、现实的问题及优先发展项目的基础上,为满足社会、教师、学生等发展的合理需求,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群体智慧的协调整合,形成具有学校个性和特色的、可以实现的愿景。
第一,从参与人员看,学校发展规划绝非校长坐在办公室拍脑壳、冥思苦想的结果,也不是请人捉刀代笔的文案,它是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参与式”方法来制定的,即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地方教育官员等共同参与,并基于学校实际而制定的学校发展行动计划。
第二、从过程上看,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应立足过去,指向未来,既有对过去的诊断和分析,又有对未来的预测和憧憬。规划强调把握现在,任何一种规划都不是“为规划而规划”,它强调的不仅仅是静态的结果,更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
第三,从时限上看,学校发展规划往往是学校3-5的远景规划。其意义在于通过学校发展设计,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学校发展规划的中心应放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与此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技能获得。
第四,从方式上看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创新,是筹划和设计学校整体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发展的活动和过程。它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来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的综合方案,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力,并不断探索学校的发展策略,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行动。
三是制度治校。制度治校最关键的是制定好学校的章程。学校章程是指为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主要就办学宗旨、主要任务、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基本问题,自主制定的规范性、自律性、纲领性文件。据此定义,我们可从以下五个视角进一步理解学校章程的内涵: 
一是从学校章程的地位角度,它是统领学校全局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的“基本法”,是学校制定其他规章制度的总纲和基础,也是学校申请设立的基本条件。
二是从学校章程的功能角度,它是学校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运行机制、依法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监督、抵御外界非法干预和避免工作随意的基本依据,也是学校提高办事效率和提升办学品质的重要保证。
三是从学校章程的内容角度,它规定的是学校内部重大基本的问题。所谓重大基本问题是指学校名称、校址、办学宗旨、经费来源、办学规模、课程设置、内部治理结构、学校资产及财务管理、学校及其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章程修改的程序等。
四是从学校章程的效力角度,它不仅对学校师生员工发生效力,而且对学校的举办者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发生法律效力。
五是从学校章程的特征角度,它具有:(1)前瞻性——学校章程为全体教职工勾勒出学校发展蓝图的基本框架,它对全校师生既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激励;(2)规范性——学校章程作为校内的基本“法规”,必须内容设定规范、表述方式规范、制定程序规范和制约措施规范;(3)指向性——学校章程中必须包含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其价值观取向可直接为学校的实际工作指明方向;(4)原则性——章程是对学校重大基本问题的原则性规定,而不是对学校某方面工作及诸多具体问题做出具体规定;(5)校本性——学校章程要符合学校实际、师生实际、发展实际,彰显学校特色。
四是特色治校。学校特色治校的重点是校本课程建设。课指课业,就是教育内容;程,含有程度、程序、程限、进程的意思。目前课程的定义繁多,各种课程定义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课程的理解。各种课程定义大致可以归纳成六种类型。(1)课程即教学科目,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这种定义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教学活动都组合在一起,以图对课程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3)课程即预期的课程结果。这种课程定义认为,课程不应该指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也就是要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4)课程即学习经验。也就是说,唯有学习经验,才是学生实际认识到的或学习到的课程;(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这种定义认为,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实际上都是这种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技能。该定义的实质,在于使学生顺应现存的社会结构,从而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6)课程即社会改造。这种定义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顺应现存的社会制度的束缚。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当代社会问题、社会的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等方面,要让学生通过社会参与形成从事社会规划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揭示课程基本内涵需要抓住以下两点:

      一是领会课程的基本属性(课程的定义): 内涵是指对象的特有属性,尤其是指本质属性在概念中的反映。揭示概念的内涵就是要把握概念所指对象的本质属性。而属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就课程这一概念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属性(即课程的性质):

      1.课程是供学生学习的资源。尽管课程定义众多,但“课程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这一点,是众多课程定义的共性。教师就课程进行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在条件,课程不是非教不可,学生也可以自学。课程是对学习本身的构建,学习无疑是教育的核心,因此课程是教育构建的核心过程。从课程的词源看,课程汉语里的基本涵义是“课业及其进程”;在拉丁文中currere的意思是“跑道”,即学习的路线和进程。

       2.课程是对学习的系统化预设。课程的实质是基于学习,但课程不是学习的实际展开,而是对学习的系统化构建(预设)。课程对学习的预设是系统化的,他包括多个因素和三个层次。

      3.课程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课程绝不可能割裂一个民族所承载的文化,课程是以人格为载体,将文化转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

      综合上述三点,课程可定义为:课程是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进程中对学习的系统化预设。

     二是把握课程的结构属性(课程要素及其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课程由课程目标、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评价等构成。也有学者认为,课程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构成。而实质上课程是由学习目标(某一课程的具体目标)、学习内容(包括学科以外的内容)、学习方式(课程可预设的,而微观层次的学习方法是不可预设的)、学习评价等四个要素构成。由此可见,课程构成的要素是以学习为中心的。

       三是课程生成属性(课程构建的三个层次):课程构建包括三个层次:

       课程的宏观层次——课程的规划:主要包括:前言(背景、理论、基本思路等)、教育目标(尤其包括教育目标中的培养目标这个层次)、学习内容(尤其包括学习领域、课程门类及其比例关系)、学习方式(主要与教育目标、学习内容相匹配)、学习评价(主要是学习评价理念、基本思路、基本方式等)、课程管理。

       课程的中观层次——课程标准的研制:主要包括:前言(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课程目标(该门课程的具体目标)、学习内容(详细阐述该门课程的内容)、学习方式(这是指导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关键)、学习评价(包括评价理念、评价思路、评价标准)、其他(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科书的编写指导、附录等)。

       课程的微观层次——学材(学习材料)的编写。

文化治校是引领,规划治校是方向,制度治校保障,特色治校是关键(重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