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国产客机遭雷击迫降,粗暴着陆引大火,41人身亡!

 梅子a外a链 2019-05-06

5月5日,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Aeroflot)Su1492航班起飞后不久,遭遇雷击,飞机出现重大故障,飞行员要求紧急迫降,返回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最终由于时间紧迫,飞机燃油消耗太少,飞行员着急降落,降落期间操作不当,飞机垂直接地速度过大,飞机高高弹起,后机身着地,起落架折断,紧接着燃油箱破裂,高速冲击的热量直接点燃了飞机后机身,最终后机身一片火海,前机身旅客从前舱门紧急逃生。

俄罗斯最新客机降落起火

飞机停下之后,机场紧急启动消防程序,多辆消防车进行灭火,最终结果,超过41名旅客葬身火海,这也是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的超级喷气机第一次正式运营空难,也是SSJ机型的第二起飞行事故,上一次是在印尼飞行员误操作撞山。

SSJ客机对于俄罗斯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关键点在于,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空工业第一款全新设计客机,客机采用了欧美的适航标准设计,和以往冷战时期的机型相比,SSJ客机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最高要求。梦之城娱乐

SSJ飞机后机身完全烧毁,飞机报废,人员伤亡惨重

这次事故,暴露出了多方面的问题,假如后续解决的不好,SSJ飞机估计还会继续出事,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名声将继续走向毁灭。

最先值得怀疑的是,就是俄罗斯的首都机场气象保障能力,大家都知道,SSJ飞机从俄罗斯首都机场起飞,刚刚起飞就遭遇雷击,这是极其罕见的,从技术层面来说,现有的机场气象雷达发现带来雷击的云层很容易,发现之后要做的就是,假如在不可避免的起降航线上那么暂时机场运营,假如不在机场起降航线上,那么就必须提醒飞行员,注意躲避危险区域,严禁穿行!

气象雷达是任何一个大型机场的标配,宁可不飞,也不要顶雷

先说雷击,雷击对于飞机来说,是一个不可完全避免的事情,2011年前,飞机平均每飞行3000飞行小时就会遭遇一次雷击,而随着航空通信技术以及机载设备的升级,对于雷电区域精确测绘,飞行员采取合适的规避措施,现在平均每飞行10000飞行小时才有可能遭遇一次雷击,可谓非常安全。

第二点就是,从这次事故来看,俄罗斯SSJ客机的防雷击设计质量比较差,由于民航客机四处飞行,遭遇雷击的概率不低,为了保证飞行安全,现在的民航客机都必须遵循一个强制规定:飞机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抵抗灾难性的雷击伤害,并继续保持飞机的安全性飞行。

但是很不幸,这一次SSJ飞机遭遇雷击后,引发了严重故障(严重故障大体为,操纵系统故障,导航或者通讯系统严重故障),紧急迫降,从此可以推测,假如不是超出设计标准的超级雷电袭击,SSJ飞机的防雷击措施,很可能不合格的

SSJ飞机遭遇雷击,直接引发了安全事故

SSJ飞机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飞机,飞机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做机身结构,金属壳体对于雷击来说导电性比较好,从这一点来说,对雷击有相对好的屏蔽效果,当然了,这仅仅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飞机还必须对飞机飞行至关重要的航电电子设备做好屏蔽设计,包括雷达,导航,通讯等等设备,而且还包括飞机油箱防雷设计:严禁一次雷击,油箱就自动爆炸!

从这次事故分析来看,紧急降落过程中,飞机没有起火,飞行员的鲁莽操作,飞机重重撞击跑道才是飞机起火的根本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飞机油箱防雷设计是过关的,现在的焦点就在于SSJ飞机设备防雷出了大问题,不管是设计,还是制造或者试验,都可能存在巨大隐患

遇到紧急情况,紧急放油是一个最佳选项,而不是一直盘旋耗油

这一次事故,也给飞机设计界敲醒了警钟,几十年来,客机设计都将应急放油口定义为一个可选设备,这一次SSJ事故,就极有可能飞机超重,燃油过多无法及时排出,紧急降落,飞机超重外加操作失误造成重着陆,酿成大祸,或许之后的所有客机,都应该将紧急放油口作为标配,保证旅客安全第一。

俄罗斯SSJ飞机失事,这给我们中国航空人敲响了警钟,航空飞行员不是儿戏,安全并不是凭空而来,从设计,制造,试验,试飞,运营,维修,到空管,多个环节,都需要按照规章制度齐心协力,认真仔细工作,才能确保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