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SJ100再发致命事故 或因雷击导致电传飞控失效?

 3gzylon 2019-05-08

2019年05月07日 16:49:07
来源:炮火笔记



null2019年5月5日,继MS-21项目遭遇美国制裁之后,俄罗斯民机产业再次遭遇打击:一架SSJ100客机执飞从莫斯科到摩尔曼斯克的俄航AFL1492航班时,因在起飞不久后发生故障,机组请求返回机场迫降,降落时飞机发生重接地事件,随后机身后半部燃起大火。当时机上共有73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其中41人不幸丧生。

null

该机注册号为RA-89098,属于俄航SSJ100机队中较新的飞机。这架飞机在2017年6月21日完成首飞,同年9月开始投入航线运营,共有12个商务舱座位及75个经济舱座位。

截至目前,俄航官方还没有发布事故原因信息,而飞机制造商苏霍伊民用飞机公司(SCAC)在一份初步声明中说,飞机在机组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后返回机场,飞机在硬着陆后被烧毁,但SCAC并没有说出“异常情况”是什么。

但是,根据公开信息、飞行员的表述,及目击者的信息,可以确认在起飞几分钟后,飞机状态已开始恶化。设法逃离火海的飞机机长Denis Yevdokimov在面对媒体时表示,飞机遇到雷击,并失去了通信能力,并且不得不采用全手动模式驾驶飞机。一名逃生的乘务员也说飞机在起飞后不久飞过雷雨带。

null

根据闪电记录网站Blizortung的数据可以确认,该时段谢列梅捷沃机场以西方向确实有探测到大气放电情况,而且闪电频率较高。因此,的确有可能其中的某次闪电击中了失事飞机,并引起一些故障,但目前尚不清楚机组为何没能避开恶劣天气。

根据现代民航适航要求,民航适航体系也有多部规章明确规定了飞机的雷电防护能力,通常在飞机设计过程中,也会采用一套保护油箱、电气和电子系统免受雷电影响的解决方案。

因此SSJ100与其他大多数现代飞机一样,配备有雷电防护系统。

null

尽管有各种保护系统,但为了以防万一,飞机上很多系统都是有备份的。例如SSJ100飞机有三套通信系统,因此通常雷击影响不太可能导致几个系统同时故障,但飞行员首先发出了7600应答代码,这意味着飞机丧失了无线电通信系统;而在飞机快要降落时,飞行员发送的应答代码由7600变为7700,这意味着飞机上出现紧急情况,这可能就是SCAC所提到的“异常情况”。

null

此外飞行员还表示,他后来在使用直接模式(Direct Law)控制飞机,所谓的“直接模式”,是指飞行员在相关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失效以后,采用全手动驾驶的形式。一般情况下飞机的飞控有三种模式:正常模式(Normal law)、备用模式(Alternate law)和直接模式(Direct law)。

常规情况下使用“正常模式”控制飞机,电传飞控系统确保飞机不会超过安全稳定裕度飞行。而对于SSJ100,在ADS(大气数据系统)、INS(惯导系统)信号或所有三个PFCU(主飞行控制单元)信号丢失的情况下,该机的“直接模式”将被激活。换言之,在飞控系统及相关的传感器出现故障时,会激活“直接模式”, 让飞行员采用手动控制飞机来飞行,此时由计算机控制的飞控系统已经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本次事故的原因,很可能是飞机遇到雷击时,飞机的雷电防护系统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可能是飞机防雷击系统的设计问题,也可能是本次闪电的能量实在太大了。而在遇到雷击后,飞机有关飞行控制的某些部件被打坏而无法再采用电传飞控飞行,飞行员不得不用手动来操纵本来应该由计算机来精确控制的操纵面。

null

对于采用电传飞控的飞机,由飞机本身的气动外形决定的静安定裕度往往比较小,因为飞控系统的计算机可以进行主动增稳,“等效于”飞机具有较高的静安定裕度。但在飞控系统失效的情况下,飞机本身静安定裕度较小的问题体现出来,就变的难以控制,毕竟人的操纵精确度不可能和计算机相比。估计这也是飞机在降落接地阶段姿态不稳、飞机发生两次重接地的主要原因。

null

另外,本次事故是在飞机刚起飞后不久,飞机的重量很大,燃油量也很多,因此可能本来就大于最大降落重量的飞机在接连发生重接地后,起落架支柱难以承受巨大的过载,从而刺穿了油箱并导致最终起火。

[责任编辑:张岩松 PN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