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高考文言古诗词常见句型,建议收藏!

 昵称32901809 2019-05-07

文言古诗词一直是令大家头痛的知识点,是不是在考试时遇到这类题型根本无从下手?那是因为你们没找对方法、技巧。今天小编帮你们整理了一份关于它们的常见句型,掌握这些,小编相信你们一定能在文言古诗词这类题型上取得进步的!

干货!高考文言古诗词常见句型,建议收藏!

一、判断句:

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2、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3、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二、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分为承前省、承后省、自述省、对话省。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

2、谓语的省略: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4、分句的省略;

5、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6、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三、被动句:

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3、用介词“被”表被动;

4、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5、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四、倒装句: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3、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4、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定语后置(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也可能遇到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的特殊情况

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也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固定句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1、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4、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