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透一件事物?(干货)

 JDH戒定慧 2019-05-07
大多数问题,当我们思考和讨论的时候,许多人常犯的错误,其实就是因为没找准“本质”。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你可能钻研了半天,花费了大量力气,到头来,却发现所纠结的东西,都是边边角角,对结果和整个系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这种情况,通常就是没找准本质,而把精力放在了周边。那么,究竟什么是本质?答案也非常简单:本质,就是一个事物在变化的过程中,或者穷尽各种可能性的前提下,所维持不变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它“之所以”是它的原因。有这么3种思维方法,可以帮助你最大化触及事物的本质。01输入 vs 输出这是「找本质」非常好用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去思考:一个行为、过程和系统,它的初始形态是什么?它的最终形态又是什么?生活中,有这么一些案例:公司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整合资源。无论什么行业、什么领域,只要资源存在错配和空缺,公司就得以存在。汽车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出行。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便捷、安全、高效,才是汽车最核心的存在理由。其他一切,都只是建筑在这个本质上面的浅层需求罢了。作家的真正本事是什么?作家周晓枫说了一句话,她说:“作家的本事,不是外行看的奇思妙想,而是准确。”这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创意行业不太一样。我们都以为,创意不就是自由吗?怎么会是受限制的准确呢?如果你真有一项手艺的话,你就会明白:站在外行的角度看,各种可能都存在。但你是内行,明白各种各样的限制。真正的手艺人,其实不是在给自己创造自由,恰恰相反,他是要努力看到更多的限制。逻辑漏洞是什么?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比如说评价一部影片,有人说:“这片子不行。”另一个人就说:“你行你上啊,你能拍出来吗?”那第一个人又说了:“哎,你这不讲理啊。我评价一个鸡蛋,难道还要会下蛋吗?”作为旁听者,你会觉得这两个人的逻辑都对,也都有点问题。那问题在哪儿呢?第一个人原本想说的话是“这个影片已经很好了,别再苛求了”。另一个人本来想说的话是“拍片子,就是要承受市场的批评”。你看,这么说话,两个人都没有逻辑问题了。有一个发现:你本来要表达一个事实,这很容易说得逻辑严谨。但如果你非要加上强烈的情感色彩,甚至是对对方的攻击,那逻辑漏洞就出现了。所以,逻辑上有漏洞,本质上是因为情绪上有BUG。当代书店出售的是什么?你会去书店买书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我们早已习惯了线上购买,消费者选择去书店,要么是想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书,要么是想拥有一个休息、放松、安静的空间 —— 他一定是想带着闲适、愉悦的心情离开的。所以,你可以做的是:在店里设立阅读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茶饮,让读者能舒服地、免费地看书。这就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书店是一种文化和休憩空间,而不是卖书的渠道。在生活中,也不妨做做这样的练习:忽略那些纷纭复杂的过程,去关注:一样事物,它变化之前是什么,变化之后又是什么?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看到它真正的意义、目的和价值。02动力 vs 阻力这是另一种普遍存在的探究方式。很多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动力和阻力的博弈。动力超过阻力,改变就会发生,行为就会成立,反之,就会停滞 ——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像强调过很多次的:我们都在说“自律“”意志力“”自控力“,但实际上,它们真的有用吗?意义不大。为什么很多人“坚持”某个习惯,总是难以坚持下去,或者不知不觉就放下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习惯只是来自于外部,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从而缺乏最根本的“动力”。所以,不要去强迫自己坚持某个习惯,而是要去发现:我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危害?我这样做了会有什么好处?让自己的大脑接受这个理由,慢慢的,一步步的,向设定的目标靠拢。推动一件事情的动力是什么?如果它发生了,阻力又是什么?画家的动力是什么?有人就问画家尤勇说,你从小就学画,你是不是特别喜欢画画啊?尤勇说,倒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我每天都意识到自己画得不够好,有很多在技法上要解决的问题。这才是我一直画下去的原因。真正让我们一直做一件事情的动力,其实不是什么喜欢。任何事情,干成了职业,喜欢这种感觉早就消失了,或者说不重要了。真正牵引你钻研下去的,是因为你有了专业的知识、眼光和感受力,你知道那些细微的差别,你洞察得到自己的问题,你要想方设法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说白了,干一件事情的核心动力,不是你喜欢,而是你对现状不满。这才是所有手艺人往前不断精进的根本原因。不妨试着用这个思路,试着思考一下各种行为、政策和规范。你会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症结和根源。03改变 vs 不变最后,简单聊聊 “改变与不变”的思路。这个模型也很简单。对于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经历了这些复杂的过程,它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这些不变的东西,很可能就是它所赖以持存、构成其本质的部分。这其实也是学习一个新事物很好的方法。举个例子:当你接触到一个陌生领域时,如何快速了解它呢?你不妨多搜集一些相关的材料,然后,去观察:在这些材料里面,有没有哪几个关键词、哪几个概念,是一直都存在,没有改变过的?如果有,它们往往就是这个领域的关键节点。试着去把它们“连接”起来。这种思维比起前两种,会更基础一些 —— 前两种模型其实也可以看作它们的本质,都是从纷纭复杂的现象里面,找到稳定的、不变的结果,需求和动力。这三种思维方向,能够帮助你,更加抽丝剥茧地,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让思维如水,浸润事物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