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诗的音步为了新诗格律的规范化,我们规定新诗的音步只有三种:两字步、三字步和一字步。两字步、三字步是主体,一字步只能处在句首或者句尾。 一、两字步、三字步和一字步 随着语言的发展,汉语双音节和多音节词逐渐增多,大量虚词涌入,诗歌必须突破两字一步的束缚。 元曲用衬字解决了两字步的局限。衬字是曲律规定之外增加的字,在歌唱时不占重要的拍子,可以轻轻带过。村字只能处于句首和句中,不能处于句末和逗末。句首衬可虚可实,句中衬原则上只能用虚词。衬字的字数也不拘,少则一字,多至数字。 新诗不存在诗谱,句首衬是没有意义的,倒是句中衬意味着新诗两字步可以扩充到三字步,三字步就相当于带一个村字的两字步。 现代朗诵和古代吟咏的音步划分是有区别的。 1、现代朗诵中,句首和句末的一字步一般会和相邻的两字步合成三字步。例如: 吟咏中的音步: 故垒|萧萧|芦荻|秋 清冷的|星子‖天风|要吹|起 念|柳外|青骢|别后 我|坚信|春天‖一定|到来 朗诵中的音步: 故垒|萧萧|芦荻秋念 清冷的|星子‖天风|要吹起 柳外|青骢|别后 我坚信|春天|一定|到来 2、只有被相邻的三字步“挤”出来一字步才可能单独成立。例如: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3、句中出现一字步时,容易损害诗句的节拍感。如:老人的|牛|归来了。 我们可以用两种办法解决:最好是把单音词改写成双音词,如:“老人的|黄牛|归来了”。或形式化地朗诵成:“老人|的牛|归来了”。前者最佳,后者是从权。 二、关于四字步以上的音步 现代汉语多音词不断涌现,加上虚词的增多,往往出现四字以上的音步。这些过长的音步有损节奏,更不利格律的规范和成熟,写作时应尽量避免;实在避免不了的,则必须形式化地处理成两字步和三字步的组合,音步之间的顿挫可以若有若无,一如音乐里的连音符〔可详见附录二《论新诗的音步》〕。例如: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西天边|已淡/溶了‖月舟的|帆影 按:这样处理音步的另一个目的是为调整句式的平仄打基础。 第四节 整齐对称式 句型整齐是中外古典诗歌的主要体裁,不同民族都不约而同地喜好句型整齐不是偶然的,因为它符合音乐节奏型的基本原理:“一些以一种情绪贯穿到底的歌曲,常常是抓住一种基本节奏不断地重复它(在音调上需要不断地更新),并通过多次重复而形成特点。”(注) 以一个句型为节奏型原样重复的诗体,又可以称为整齐对称式,如五七言古体诗即是。卞之琳、何其芳等人所主张的顿数大致整齐的诗体,是此式的变体。 整齐对称式的节奏特色由两个要素决定,一是诗句的句型〔吟咏句或朗诵句〕,二是诗句的长短〔音步的多寡〕。 古典诗歌中的四言诗、六言诗是朗诵型整齐对称式节奏。 古典诗歌中的五言诗、七言诗是吟咏型整齐对称式节奏。 一般来说,吟咏句型节奏流畅,旋律华美;朗诵句型节奏稳健,旋律朴实。句式越短,节奏感越强,而旋律美感较弱;句式越长,旋律美感增强而节奏美减弱。 如果要作较细的分析的话,三言诗圆迅流利,比较适宜轻灵活泼、紧迫迅疾之类的情绪;四言诗平稳严整,干脆果决,比较适宜沉重悲伧、雄壮苍劲、端庄肃穆之类的情怀;五言诗轻捷流畅而刚劲有力,比较适合轻松活泼、挺拔凌厉之类的情思;六言诗寓流利于稳健之中,较适宜雄浑流畅或亦庄亦谐之类的情致;七言诗是传统豆腐干体中容量最大的诗体,流畅而雍容,旋律一波三折,能表现较复杂的感情。 新诗主体音步扩充到了三字步,为了适应新诗节奏分析的需要,我们用“音步+句型”或“音步+字数+句型”的方式命名。如古七言句称为三步吟咏句或三步七言吟咏句,六言诗体称为三步朗诵体或三步六言朗诵体,余可类推。 在新诗里,尽管三字尾被读成了一步,可两种句型的不同节奏色彩仍然保留下来了。一般来说,吟咏体象是民族舞曲,传统色彩浓郁,朗诵体象是交谊舞曲,现代色彩鲜明。两步吟咏体流畅而刚劲,清新时如秧歌舞,豪迈时似行军乐;三步吟咏体华美婉转,象是羽衣霓裳舞。两步朗诵体铿锵有力,类似伦巴舞;三步朗诵体于稳健之中见流利,犹如华尔兹圆舞曲;四步朗诵体从容迂徐,象是狐步舞曲;五步朗诵体节奏徐缓而浩荡;五步以上,节奏变得迟沓,旋律变得芜杂。 我们可以根据诗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句型和长短。 一、吟咏体。 〔一〕两步吟咏体。从理论上讲,两步吟咏体可以是五言〔A、23式〕,也可以是六言〔B、33式〕,可六言吟咏体很难成篇,只有传统句型的五言民歌体新诗常见,如: 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 A式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下面这首诗可以说是两步六言吟咏体的变式: 《牧羊儿》阮章竟 牧羊儿|过山坡, B式 青草儿|,多又多。 羊儿|长膘快, 〔出格〕 掌柜笑|,笑呵呵! 放羊儿|出山壑, B式 牧羊儿|,下漳河。 羊儿|不吃草, 〔出格〕 放羊儿|,受折磨! 放羊儿|过山坡, B式 青草儿|,多又多, 掌柜的|吃烙饼, B式 给我啃|糠窝窝! B式 日头凶|,脚磨破! 八路军|,过来了, 参军去|,找哥哥! 诗中真正的B式六字句只有5句,其余主要是三字句的组合,可它们大多本来可以写成六字句的,如:“青草儿多又多”、“牧羊儿下漳河”、“放羊儿受折磨”、“八路军过来了”和“参军去找哥哥”。总之两步六言吟咏体是很难成篇的。 〔二〕三步吟咏体。三步吟咏体可以是七言、八言和九言。 1、三步七言诗在民歌体新诗中常见,古代七言诗只有一种句式〔A、223式〕,现代增加了两种变式〔B、331式。C、133式〕。 修好|汽车|把路赶,A式 司机|扳动|方向盘。 一个|姑娘|走过来, 手扒|车窗|红着脸。 ——李季《正是杏花二月天》 B式如:小娇娇|你不要|恼。C式如:他|莫不是|变心了。 2、 三步八言吟咏体,句式有两种〔A、323;B、233〕。 《最初的》 穆仁 第一片|叶芽|最鲜润, A式 第一朵|花儿|最姣好。 第一次|歌唱|动人心, 第一封|来信|忘不了。 最初的|思念|常反复, 最初的|印象|留到老…… B式如:香香|在洼里|掏苦菜。 按:四步八言吟咏句有两种句式:2231式和1331式。如:“房子|家产‖由你们|挑”、“你|莫非想|拿命来|抗”。它们只能散见于诗中,无法成篇。它们虽然是四步,可相当于带村字的三步七言诗,如这两句就可以改造成“房子|家产|由你挑”、“你|莫非想|拿命抗”,故其节奏接近于三步八言,可以成为三步八言体的补充句式。 3、 三步九吟咏体言体。此式三个音步全为三字步,很难成篇。闻一多的《罪过》基本上是三步九言吟咏体,可是没能坚持到底: 老头儿|和担子|摔一交, 满地是|白杏儿|红樱桃。 老头儿|爬起来|直哆嗦, “我知道|我今日|的罪过!” 〔此句不典型〕 “手破了|,老头儿|你瞧瞧。” 〔此句不典型〕 “唉!都给|压碎了|,好樱桃!”〔此句不典型〕 “老头儿|你别是|病了罢? 你怎么|直愣着|不说话?” “我知道|我今日|的罪过, 〔此句不典型〕 一早起|我儿子|直催我。 我儿子|躺在|床上|发狠, 〔此句成了四步〕 他骂我|怎么还|不出城。” “我知道|今日个|不早了, 没想到|一下子|睡着了。 这叫我|怎么办|,怎么办? 〔此句不典型〕 回头|一家人|怎么|吃饭?” 〔此句成了四步〕 老头儿|拾起来|又掉了, 满地是|白杏儿|红樱桃。 〔三〕四步吟咏体。古代七言诗以后,虽然有四步九言吟咏体〔即九言诗〕创作的尝试,最有名的如《梅花诗》,可一直不怎么成功。新诗里也有四步以上吟咏体的尝试,因三字尾与现代口语的矛盾,所以也不尽如人意。 1、四步九言吟咏体。古九言诗只有一种句式:A、2223。白话文多了三种句式:B、1323;C、3231;D、2331。此体偶可见,如: 她|走向的|是南|还是北?B式 我|该做的|是等|还是追? 她的|脸色|是真|还是伪?A式 我的|言语|是错|还是对? …… 这事|谁又能|怪得了|谁?D式 他日|谁又能|忘得了|谁? …… ——《醉问》唐古拉山风语者 按:原诗十六节,有多种变格句,四步九言吟咏句没能坚持到底。它主要靠语法关系相同的排比句支撑,可见这种格式之难写。 C式如: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2、四步十言吟咏体。有五种句型:A、3223;B、2323;C、2233;D、1333;E、3331。林庚尝试写过四步十言吟咏体,也没能坚持到底: 夜的|五色梦‖冰的|世界里 B式 五色的|石子‖在水仙|盆底 〔出格〕 轻轻|脚步‖是老鼠|偷吃米 C式 清冷的|星子‖天风|要吹起 A式 按:D式如:你|提不动‖让我来|帮你提;E式如:死羊湾|前沟里‖有一条|水。 3、四步十一言吟咏体。此式有三种句型:A、3323;B、3233;C、2333。林庚有“四步十一言吟咏体”的作品: 蓝天上|静静地‖风呀|正徘徊 A式 迎风的|花蝴蝶‖工人|用纸裁 要问问|什么人‖曾到|庙会去 北平的|正月里‖飞起|纸鸢来 ——林庚《正月》 按,首句原为“蓝天上静静地风意正徘徊”,林先生嫌它文言意味太浓,改成现有的样子。为了拼成十一言,只得用语助词“呀”来凑合,可见吟咏句与口语的矛盾实在太大。 B式如:还不起|租子‖我还有|一条命;C式如:听见|闹革命‖崔二爷|心害怕。 〔四〕五步吟咏体。五步吟咏体理应有十一言、十二言、十三言、十四言和十五言。可是它们太难写作,很难成篇。五步吟咏体可偶见。如: 《断想》刁永泉 居住在|天国的‖并不|一定|都是神。 居住在|人间的‖并不|一定|都是人。 居住在|地狱的‖并不|一定|都是鬼。 神到了|人间‖不一定|比人|更尊贵。 人到了|地狱‖可能|比鬼|更微贱, 鬼上了|天堂‖一定|比神|更神气。 此诗字数不整齐倒无可厚非,可它也是靠排比句来支撑,不然五步吟咏体是很难写作的。 总之,吟咏句式的三字尾与现代口语差距比较大,只能在新诗中聊备一格。吟咏句式主要在长短句杂言诗里方有用武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