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影像方志 | 新郑:巍巍故城诗文绵延,郑风悠长千载和合

 风吟楼 2019-05-07

CCTV-10

2019.5.8  12:41 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河南省 新郑篇

新郑篇 预告片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

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和合文化的著名论述。与这句千古名言一起载入史册的,是位于中原河南的一方土地——新郑。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郑国初建。公元前772年开始,郑国陆续将宗族、商人和财产东迁,在溱水与洧水之间建立新都。为与旧都相区别,称为新郑。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设郡县,新郑始为县。此后两千多年,新郑不改其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

先秦故城 国之瑰宝

2018年4月10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揭晓, 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再次榜上有名。

环绕新郑市区的郑韩故城,被当地群众称为“四十五里牛角城”。

一道南北走向的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内分布有韩国宫城和宫殿区,东城内分布有郑国宗庙、祭祀遗址和韩国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等遗址。

郑韩故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都城的典型模式,其规模和保存的完整性在东周列国都城中绝无仅有。

2001年,新郑东周郑韩故城遗址发掘和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双双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1923年,新郑李家楼春秋古墓,出土了100余件青铜礼器,被文物界称为“新郑彝器”。

“新郑彝器”的代表当属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莲鹤方壶。它集壶立、花开、鹤飞、龙舞、兽走等形态于一身,融平面、立体、浮雕、圆雕、镂空等手法于一体,汇失蜡、模印、分铸、合铸及焊接等技术于一壶,堪称青铜时代的绝唱。

郑音绕梁 钟磬和鸣

郑卫之音,指春秋时期郑卫两国的音乐,活泼、清新、热烈。

千年已逝,郑音不存。为复活传统文化,华夏古乐团和新郑市联合打造出《郑风·意象》。这台古乐吟诵的情景剧,以《诗经·郑风》中的诗篇构成故事主线,融合古乐演奏、古诗吟诵、情景表演等形式,多角度地展现春秋时期郑国的人文风貌。

《郑风·意象》中演奏的编钟,采用的是郑国编钟复原件。

自1996年以来,新郑陆续出土编钟十余组。这些编钟均为两套20件钮钟和4件镈钟,具备完整的七声音阶结构,能演奏丰富多变的调式和旋律,为寻觅湮灭已久的“郑声”提供了线索。

2018年12月26日,《郑风·意象》首演。

诗文相逢 文脉相承

白居易在晚年自撰的《醉吟先生墓志铭》中,写道:“大历六年正月二十日,生于郑州新郑县东郭宅。”东郭宅,就是今天的东郭寺村。

为避中原战乱,少年白居易随家人东迁避难,离开新郑。元末明初,为避兵祸,白居易第二十代裔孙白君乡又投奔新郑而来,回归故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白居易践行一生的准则,并成为白氏家族的家训家规,代代传承,影响深远。明清时期,白居易后裔中,进士及第授任县令以上者就有十位之多。

世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训家规,还有文脉文风。

公元1072年9月,66岁的欧阳修逝世。根据欧阳修生前意愿,1075年,宋神宗赐葬欧阳修于新郑辛店镇欧阳寺村。后来,这里成为欧阳修的家族墓地。

白居易与欧阳修,两个代表中国文化高度的人物,一个生于斯,一个葬于斯,他们留给新郑的,不仅仅是故乡和墓园,更多的是丰厚的文化滋养,丰富的人生教益。

红枣飘香甜似蜜

新郑红枣种植历史悠久。如今,新郑有42平方千米的古枣公园,拥有古枣树群56个,古枣树40多万棵,为全国所罕见。

新郑枣树树干形似花瓶。这种奇特之处,缘于世代相传的独门秘籍——“砑枣”工艺。

砑枣工艺源自南北朝时期。据《齐民要术》记载:“反斧斑驳椎之,不椎,则花而无实”。

每年在枣树盛花期,枣农都会用特制的斧头,对树干进行适度的砍剁。经过处理的枣树,花期养分得以有效存储,秋季多结果,口感更甜美。

2009年,“新郑大枣习俗与砑枣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郑枣树品种的改良及种植技术的推广催生了红枣产业的繁荣,200多家红枣加工企业集聚,新郑农民因枣而富,安居乐业。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郑市成为实验区的起步区。融入国家级大战略的新郑,坐拥河南自贸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区叠加”之利,成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点区域。 

和合共生,生生不息。数千年来,新郑人坚守根脉,延续文脉,演绎出这座城市前世的繁华,今生的鼎盛。新郑,守正出新,历久弥新。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新郑篇》

播出时间:5月8日 12:41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李林倩 张羽(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