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影像方志| 崇仁:儒家理学文脉昌盛红色记忆薪火相传 一代大儒传递家国情怀

 弯弯的河东湾 2020-04-19

CCTV-10

2020.4.20 15:38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江西卷 崇仁篇

崇仁篇  预告片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崇仁县设立。距此近七百年以后,一座精美而大气的桥梁——黄洲桥,将崇仁尚义的精神,镌刻在了这片土地上。

南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南宋百姓饱受战争之苦已有数年。危亡之际,崇仁县重建毁于战乱的黄洲桥。桥成之时,文天祥受邀题写了这座桥梁的牌匾。

2014年,崇仁县政府重建黄洲桥,为复原早已毁于自然灾害的牌匾,当地人从文天祥传世的三幅书法作品中,重新结构组合出黄洲桥三字,镶嵌在崭新的廊桥之上。

儒家理学文脉昌盛

吴与弼出生在崇仁的一个书香门第。十八周岁那年,他来到京城,侍奉时任国子监司业的父亲,得以结交名师,博览群书。那时的吴与弼,通过父亲和老师的讲授,对于家乡先贤极为仰慕。

就在吴与弼走过黄洲桥的一百多年以前,久居山野的崇仁大儒吴澄,也曾通过这座桥梁,进京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吴澄一生核定了诸多经典著作,以毕生精力为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晚年,吴澄回到家乡,一心教书育人,开启了崇仁文化教育的兴盛。

回乡以后,吴与弼幽居独处,攻读理学经典,修习不同学派的著作,逐渐创立了强调万物自身规律、崇尚躬行实践的崇仁学派。这个学派,为阳明心学等学术体系带来启迪,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清代理学大家黄宗羲的著作《明儒学案》中,吴与弼创立的“崇仁学派”,作为明代的理学开山,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回到崇仁后,吴与弼继续传道授业。在他创办的小陂书院里,走出一批又一批文化学者。公元1489年,17周岁的王阳明正式成为吴与弼的再传弟子。后来,这位学子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阳明心学。与此同时由吴与弼的学生们开创的各个学派,推动了崇仁文化教育的广泛普及,树立起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又一座丰碑。

红色记忆薪火相传

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集结近4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一时间,国共两党的军队在面积不大的崇仁形成了犬牙交错之势。

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红军先后两次攻克崇仁县城。此后,朱德等红军将领率中央红军一、三、五军团在东山村这幢名为“山水清晖”的民居内设立了指挥所。

1933年2月27日至3月1日,周恩来、朱德指挥中央主力红军在当时崇仁一带,采取声东击西与大兵团伏击的战术,歼灭了敌军五十二、五十九两个师。这就是著名的“登仙桥大捷”。

1933年6月,崇仁县苏维埃政府在东山村正式成立。

1933年农历6月19日清晨,敌军出动四十余架飞机,对东山村一带进行轮番轰炸。

这是一次以寡敌众、力量悬殊的战斗。或许当时留下来的将士们,早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不顾性命,奋勇杀敌,上百名战士和苏区干部壮烈牺牲。此后,国民党军队又残忍地屠杀了此前无私帮助红军革命的东山村群众。

在这场战斗过去80多年以后,布满弹孔的断壁残垣,红军走过的石板路,依旧让人感受到昔日的慷慨悲歌。

一代大儒传递家国情怀

乐史,北宋人,曾经先后两次考中进士,是抚州地区第一个有史可考的状元。让乐史真正被载入史册的,是他撰写的《太平寰宇记》。

作为中国极为珍贵的历史地理学文献,《太平寰宇记》的体例,已经成为后世历代编纂志书的模板。

乐史出生的时期,正值朝代变更、社会动荡的年代。父亲乐璋因为躲避战火,从河南逃到江西为官。北宋建立以后,对于战乱的亲身经历,让乐史格外珍惜国家一统的安定局面。

乐史编撰的二百卷《太平寰宇记》,在诸多细节中体现着乐史希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乐史一直在异地为官,但他对故乡情深意浓,且乐善好施。他曾在崇仁购置了五百亩田地,创办义庄,救济家乡贫困百姓。以茶会教礼仪、明道义的风俗,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崇仁傩戏传递远古文明密码

尧岗村的傩戏表演,有着一套完整而复杂的流程,从最初的请神具,到最后在河边点篝火跳傩,都严格按照祖辈传承的规则。

在传统的赣傩表演中,面具的使用尤为重要。在传统的赣傩表演中,每一个面具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表现原始自然崇拜到贴近日常生活的具体人物形象,赣傩面具包含着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多种工艺,通过丰富多变的色彩和造型以形达意,表现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象征意味。

2018年9月,汤显祖戏剧节在汤显祖的家乡江西抚州隆重举行。

在这场盛大的文化活动中,来自尧岗村的崇仁傩戏,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表演,震撼了中外观众。 

近年来,崇仁县政府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打造着一个又一个文化地标。巨大的仁之韵雕塑,以乐史为主题的文化公园,以理学典故命名的街道……凝固在街头巷尾的城市符号,共同造就着这座古城取之不尽、生机勃发的力量源泉。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