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询罕见隶书作品,难得一见,先睹为快!

 李叔狠生气 2019-05-09

欧阳询这个男人,将书写赋予了“法”,使书写成了“书法”。欧阳询的书法在唐朝更是誉满天下,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他的“迷弟”,欧阳询晚年作品《虞恭公温彦博碑》为陕西醴泉李世民昭陵陪葬碑之一,足见其喜爱。

欧阳询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我们来看看他的书法都出现在哪里

他的字不仅写在纸上、碑上

还出现在许多意想不到的地方

唐高祖李渊即位时,仍然沿用隋朝五铢钱,武德四年废弃五铢钱,发行了开元通宝钱,而最初开元通宝的字,就是由时任给事中欧阳询所书,“通宝”一词也是由欧阳询首创。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开元通宝金钱

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雕刻有六匹骏马,均是李世民骑过的战马,李世民还亲自作诗6首(即“六马赞”),并命欧阳询抄录下来,刻在“六骏”旁边的石屏上。可惜欧阳询的字迹在宋朝时就已经被毁,没能留存下来。

昭陵六骏,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欧阳询的书法在邻国日本也备受欢迎,唐朝时的日本皇室就藏有欧阳询的亲笔屏风,圣武天皇驾崩后,光明皇后将宫中珍宝六百余件献给东大寺,藏于正仓院,并写有清单《国家珍宝帐》,其中就包括欧阳询的亲笔屏风。可惜的是也没能流传下来。

圣武天皇

日本三大综合性报纸之一《朝日新闻》的报头,也来自于欧阳询的书法,从《大唐宗圣观记》中找出了“朝”、“日”、“闻”三字,“新”字由“親”和“柝”两字拆分组成。仔细看“新”字左半边多了一横,并不是错别字,“亲”字在唐代的写法与现在不同。

朝日新闻

在楼观说经台的碑厅字内,有一通《大唐宗圣观记》的石碑,撰书均为欧阳询。

楼观说经台

唐武德九年(626)二月 十五日立此碑,碑螭首龟座,高三七五厘米、宽九三厘米、厚三七厘米。碑额正书“大唐宗圣观记”; 碑文23行,满行60字,隶书。该碑记述了道教产生的时代和原因,追述了楼观台自周穆王经秦至唐的建置沿革,颂扬了道教在安定人心,昌兴国运方面的重要作用。

碑文文词干练,气势磅礴,是道教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此碑字体圆中有方,取法于汉熹平石经,为现存欧氏隶书碑版中较完整之仅有者。

《大唐宗圣观记》拓本

《大唐宗圣观记》整拓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