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二)

 金色年华554 2019-05-09

汉末以来,儒学式微,魏正始年间,王弼天才般的以老庄之学阐述儒家思想,开魏晋玄学之风。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寄命于转盼不保之间的士大夫们,更是让玄风盛炽江左,清谈义理引为时尚。可在神州陆沉,狂荡凶狡的南北分裂下,总有人越众而出,敢于任事,愿以一己之力击碎偏安一隅的痴梦。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二)

宁济天下的桓温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此时的西晋朝廷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去年六月匈奴刘聪攻入洛阳,晋怀帝逃亡途中被俘,如今北方早已无可战之兵,晋室名存实亡。

此国家动荡之际,龙亢桓氏迎来一个新生命——未来深刻影响东晋朝局的桓温降生了。

龙亢桓氏

龙亢桓氏儒学传家,祖上乃东汉经学大师桓荣,不过三国以来桓氏家族遭逢政治变故,逐渐衰落,至桓温父辈桓彝时,桓氏已完全和西晋豪门望族无缘。

门望不足,自然不可能在重门阀族望的晋代得授高位,晋惠帝时桓彝以州主薄入仕。为了振兴家族,桓彝不得不努力跻身名流。

桓彝自幼就很聪明,虽生在儒学世家,却也是善能变通之辈。儒学式微,玄学大兴,桓彝便弃儒从玄,周旋元康名士之间,常行任诞乖张之举,引士林瞩目。

不久后“八王之乱”开始,赵王伦逼迫惠帝退位自立为帝,诸王起兵讨伐,桓彝参与齐王冏的军队反对赵王伦。只是诸王混战不休,城头变换大王旗,没有人能真正掌握纷乱的局势,桓彝也沉寂下来。

永嘉元年(307年),惠帝暴亡,怀帝司马炽即位,东海王司马越掌握朝政,成了八王之乱中最终的胜利者。不过历经十余年的战乱,中原空虚,胡人趁乱反晋,匈奴刘渊等胡族交侵于外,州郡藩镇叛服于内,流民暴动此伏彼起,生灵涂炭,司马越无力平定乱局,眼见晋室大厦将倾。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二)

但好在司马越任命琅琊王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移镇建邺,为晋室保留了火种。

司马睿移镇江东后,鉴于永嘉初年纷乱的局势,北方士大夫们也纷纷南渡避祸,桓彝也是在这一时期南下。只是桓氏位望之低在南渡势力中微不足道,仅仅被司马睿授予逡遒令(合肥之南一荒县),远离江左政治中心。

建兴三年(315年)晋愍帝遥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不久司马睿征辟桓彝为丞相中兵属,桓氏家族迎来了腾飞的转机。

桓彝南渡建康后,与南来的昔日元康名士交游甚广,很快就凭借其附庸风雅的本是跻身“江左八达”,提高了桓氏门望。但桓氏真正发迹、成为高门士族却是在晋明帝一朝。

东晋建国后,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元帝司马睿为免大权旁落,对掌军的王敦多方压制,其料王敦攻入建康,元帝被彻底架空,不久忧愤而死。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

明帝征桓彝为散骑常侍,与郗鉴一起密谋剿灭王敦。太宁二年(324年)“王敦之乱”平息,桓彝因功进爵万宁县男,后补宣城内史,桓氏位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到了成帝朝,因“苏峻之乱”桓彝为国战死,更是扩大了家族在江左的影响力,为其子桓温入仕铺就了较高的政治台阶。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二)

桓温入仕

恒温未满周岁时,便得到以鉴人著称的名士温峤的赞赏,称其“真英物也!”因此桓彝以温峤之“温”字为子命名。

桓温长大后,姿容甚伟,刘尹道桓公:“鬓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自是孙仲谋、司马宣王一流人。”这是将桓温比作孙权、司马懿这样的人物,评价相当之高了。

少年的桓温得益于其父桓彝的打拼,衣食无忧,加之家学渊源,从文习武,日子很是安逸。

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历阳镇将苏峻、寿春镇将祖约以杀庾亮为名,起兵叛乱,桓彝领兵反抗,于泾县兵败以身许国,桓温时年十五岁。史载丧父的桓温“枕戈泣血,志在复仇”。

失去父亲的庇护,桓温一家过得很贫苦,母亲生病无药引治病,桓温无奈之下竟然将自己兄弟典押出去,甚是凄惨,为了养家,桓温甚至去赌博。

《世说新语》记载:“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轮,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

也正是从丧父开始,桓温脱离了正常士族子弟应有的闲适与优雅,在饱经生活的艰辛与屈辱后,桓温萌生出强烈的功业心。

咸和四年(329年),苏峻之乱平定,杀害桓彝的主凶韩晃也被斩杀,但当初叛变桓彝,致桓彝被杀的泾县令江播反正及时,却得到了赦免。桓温不服,求官府处置江播,奈何朝廷不予追究,不得已,桓温勤练武艺要手刃仇人。

可没几年江播病死了,“父债子偿”,桓温伪装成凭吊的宾客,暴起发难,杀了江播的三个儿子。为报父仇而杀人,桓温不但没有获罪,反而受到时人一致称道。

成年后的桓温,因良好的风评被选尚为南康公主驸马,承袭了万宁县男爵位,拜驸马都尉,正式步入仕途。

咸康元年(335年),成帝任用他为琅琊内史,后加辅国将军,这一年桓温刚满二十三岁。

琅琊郡治所在金城,桓温任职期间曾手植柳树,二十多年后桓温北伐路经此地,眼见柳树已有十围粗,感怀时事,泫然流泪,发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千古之语。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二)

也许是少年时期就经历了国仇家恨,青年时期的桓温就存有宁济天下的抱负,很鄙夷所谓的清流高士。

《世说新语》载:桓温读《高士传》,至于陵仲子,便掷去曰:“谁能作此溪刻自处!”

于陵仲子是战国时期的贤士陈仲,他以隐居山林不食乱世之食被世人称誉,但这样的行为于家国无益,桓温不屑一顾,在桓温看来大丈夫生在乱世更应该以建功立业,安定天下为任,一味在生活上苛求自己有何补益?

这一点深受当朝权臣庾翼的赏识。

庾氏乃是成帝朝的外戚,庾翼的兄长庾亮就曾和桓彝是故交好友。咸康六年(340年)荆州刺史庾亮去世后,庾翼接替兄长之位,坐镇武昌,掌管荆州,其胸怀北伐中原之志,对小自己七岁,同样有平定乱世志向的桓温自然青睐有加。

庾翼曾向成帝举荐:“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重臣的举荐,又身为驸马,桓温很快迎来了他仕途上重要起步。

建元元年(343)七月,后赵汝南太守戴开率众降庾翼,庾翼认为北伐时机已到,决议出兵中原。桓温受庾翼举荐,被朝廷委任为前锋小督、假节,率部据守临淮,协助庾翼。同年十月,桓温升任徐州刺史,并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

不过庾翼北伐并不顺利,建元二年(344年)七月,梁州刺史桓宣所部在丹水为赵将李罴击败。同年九月,晋康帝病逝,十一月,镇守武昌引为后援的庾冰又死,庾翼的北伐之事遂不了了之。

清妙帝王与雄武权臣,一对从《世说新语》中走出的冤家(二)

短短两年,皇帝接连驾崩,朝局动荡,门阀大族之间暗斗不休。庾翼以国家动乱,当立长君为由,建议拥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但遭到中书监何充的反对,联合朝臣坚持册立年仅两岁的皇太子司马聃即位,尊皇后褚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何充辅政。

为打压庾氏的权力,平衡门阀势力,永和元年(345年)四月,何充上疏加太后之父褚裒参录尚书、侍中、卫将军等官,但朝臣刘遐、王胡之劝阻褚裒固辞推举司马昱主政,晋廷便以会稽王昱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

朝局变幻当口,镇守荆州的庾翼因背部生疽,病重。庾翼知命不久矣,上书朝廷请立次子爱之行辅国将军、荆州刺史。

荆州重镇已被庾氏兄弟两代经营,根深蒂固,若在子承父业,恐危及政局,尾大不掉。

在此多事之秋,已为徐州刺史的新晋地方重臣、忠义之家世,又无甚根基的桓温,自然出现在了朝中诸公的视野当中,成为制衡庾氏的不二之选。


下篇司马昱和桓温,两个影响东晋朝局走向的人物,将开启他们相谐相杀的一生,敬请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