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请问王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三平斋 2019-05-10

眼下,王阳明心学可以重建中华“文脉道统”,也许还可以挽救道德滑坡,改善世道人心。

说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的确令人顿感快慰,但作为一个比较理解、长期关注心学的人,我觉得还是不可盲目乐观,要冷静的看清当下的文化现实。

现在的传统文化发展状况是,百年“文脉断层”,民众传统文化常识“欠缺”,整个学术界被西方殖民之学“隔断”占领,民间学术没有话语权、民气不畅。老百姓对国学大都陌生,或者了解的是被“污化”抹黑的古圣贤,对王阳明“何许人也”都不清楚,何谈心学的复兴?

那么,心学为何会被一些有识之士屡屡提及?

西方哲学、科学陷入困局走入死胡同

西方哲学的转向、科学的危机,是在十九世纪末就被西方知识精英意识到了。表面上看很光鲜,实质“哲学已死!”西方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没有了市场,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他们不得不反思他们的“文明”到底出了那些问题,失去神学“监控”的科学,如同“瞎子”一样究竟要到何处去?生态还能不能再“恶化”下去?

一些开明智者、生态治理先行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古国,禅宗、道教、佛教一度十分流行,而精英们更多青睐新儒学、阳明心学,作为医治现代病的“新处方”!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制高点”、总纲领。

世界范围之内的人文主义复兴“主场”在中国

其实世界范围内的“近代化”,主要理念就是来自孔子的“人本主义”,而大多数人陶醉于乐观的“科学万能”主义里,根本没有注意到这点。甚至欧洲的所谓“文艺复兴运动”,随着现代发达资讯的“解密”,欧洲有良知学者的“泄底”,我们愈来愈发现所谓“西方文明”,几乎可以断言就是华夏文明的一个“子系统”亚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境外开花”!部分“西奴”可能接受不了,“西化脑瘫”医治得一个时期。

宋明理学对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决定影响毋庸置疑,形成笛卡尔主义。指导了世界近五百年来的文明走向。现在其局限性愈来愈突出,而王阳明心学就是对症朱子“格物”论偏于外物的毛病,在当下这个被黑科技蹂躏得遍体鳞伤的地球上,可能最能救治人文及生态系统的就是阳明心学。

另外心学与现代量子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隔膜,可以“互读”阐发,为世界人民造福。

源于八十年代的国学“余热”和国家层面的提倡

国学热,当然包括本来就有价值的“阳明心学”,我是在九十年代就了解精读了《传习录》,其“万物一体”的思想深邃博大,很有“天下大同”的圣王气象,与《大学》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一脉相承。

阳明心学里面,现成的就有一个全球治理的宏大目标和情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母体和力量源泉,是我们现代国人取之不尽的智慧宝藏。

现在国家领导人开明,从国家民族复兴层面上倡导阳明心学,所以,一定程度上开了一个风气,必将影响深远,造福后代甚至人类!

乐活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学术共同体,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