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哪个更高明?

 若悟369 2019-05-10

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逻辑思维更重要。因为辩证思维是我们的拿手好戏,玩腻了。

辩证思维,我们不免玩过头了

辩证思维,是从事物发展的全局出发,随机应变的、机动灵活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国学经典,几乎都是辩证思维的宝藏。

儒学有以“无可而无不可”的中庸哲学为核心的旁征博引。道学以有“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哲学为核心的恢宏演绎。佛学有以“无有而无不有”的色空哲学为核心的出神入化。

心学有以“知与行而合一”的认知哲学为核心的细致入微。兵学有以“以真假乱假真”的诡道哲学为核心的辉煌战例。

成语辞典,40000多条,上下五千年辩证思维的积淀,俯拾皆是,全世界文库绝无仅有。

辩证思维谋战略或“务虚”;逻辑思维谋战术或“务实”,尤其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大方向。

正因为偏务虚:中国人太聪明,同时因为缺乏务实工具,尤在前三百年的科技方面,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落后了。

逻辑思维,我们迄今几乎不及格

讲真,即便是中小学课程设计中,我们依然没有把形式逻辑作为必修课。而作为科学强国的英国,小学就把逻辑学作为七门主课之一。

虽然在初中平面几何有涉及命题的逻辑常识,但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几何就没法教。

为什么会有“李约瑟难题”、“中国出不了科学巨匠”?依我看,主要是缺乏逻辑教育。

不乏睿智学者早就自学恶补形式逻辑学,还有MBA与法学非得考逻辑,不过这是极少数。

逻辑思维很难么?一点不难!只是中国人天生不喜欢讲思维法则,随心所欲早就习以为常。

逻辑思维是什么?简言之,逻辑思维是把经过精准定义的概念作为基本工具,进行划分、判断、命题、推理、演绎、证明、证伪的一系列逻辑操作。

逻辑法则是什么?简言之,要保证思维靠谱,就必须保证所使用的概念符合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与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就是确保所用概念必须是原先定义的那个概念。不能偷换概念,即不能搞概念的恶性循环。例如“白马非马”就是偷换概念。

排中律,就是确保命题或判断,不能有歧义,模棱两可,不能既是又不是。否则就会给后来的演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例如,最新披露波音737飞机常坠毁的主要原因是:强制规定飞机迎角有传感器自动调整,而剥夺了飞行员接管控制权,而设计师明智传感器不是绝对可靠的。

不矛盾律,强调所有的逻辑操作,既不能违背任何科学原理,也不能违背自己预设或前提。换句话说,不可以出尔反尔。

充足理由律,强调证明一个命题,既要保证满足必要条件,至少在理论上没毛病,即理证;也要保证满足充分条件,必须在实践上有足够的证据,而绝无或尚无反例,即例证。

逻辑思维,是科学与技术思维的基础

数学思维,基于逻辑思维的方法论。数学的概念、分类、命题、推理、求证,都是基于逻辑思维,比比皆是,俯拾皆是。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逻辑是数学思维的基因。

物理思维,基于逻辑思维的方法论。物理概念的定义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例如:对于时间、空间、光子、引力、电磁场等本质性的定义,依然没有完,依然在路上。

技术思维,虽然是利用物理原理与数学工具,但依然独立的需要逻辑思维,每一个技术术语,都必须严格定义乃至纳入标准化文件。

逻辑思维能力,是考察科学人与技术人的最基本的判断标准。看他是否具有强大的逻辑力,就是看他的定义·分类·判断·证明·证伪等一系列逻辑作业的基本功。

Stop here。物理新视野与您共商物理前沿与中英双语有关的疑难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