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长字百川,号行舟,海叔。76年生人, 自幼酷爱美术,是首届陈克永艺术高研班学员 铸墨 .亦是江山水墨艺术研究会会员,更是平谷美协理事! 在多年绘画中,王老师长期坚持研究传统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等,在立足传统并结合创新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胸中丘壑。在多年历练中已渐成风格,笔下奇峰尽出,画风格调高雅。 非常高兴再次能到美丽的平谷金海湖畔——上宅画院,诚李秀云老师之约见到王老师讲授山水基础课程送给大家,在此,平谷书画代表众多画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纸张规格:四尺三开,生宣 课程内容:山水基础——树(夹叶树,混点和柳树) 表现形式:小品 题目:《暮归》 此课程分几个小组如下: 一,夹叶树枝干的画法 在中国传统画中,夹叶树一般用于山水画的最前面,近景大多为圆的夹叶树,再以散点托出前后关系,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心中的盛景,我们所能展示的就是用笔墨充分的表现它和我们丰富的情感! 构图,无论是中国传统画还是西方油画都离不开它。而它也不只是存在于创作的整幅画面,即使是画中的一角,我们也要认真思量,处理漂亮,即便只是一棵树。 如:在创作小品以树为主的构图中,树是不能画在纸张的正中心的,一般咱们讲究井字构图法,即一张纸上用手写出一个井字,四个交叉点,也就是黄金分割线。 ”掌握好思路,中锋行笔,画树我喜欢从中间落笔,也就是从中间往两边画,这样咱们两边就都留有余地,好得以调整。“王老师边说边写,下笔干净利落,非常 潇洒。 有画友问了,为什么要中锋行笔呢? 咱们要明白,画树,要(要求)树干,大枝,小枝线条圆润,而要有圆润的效果中锋写意最为关键! 讲到这,因为都是初学的画友,王老师又特意在纸张上给大家有了详细的讲解。 看图上,中锋行笔的线条非常有立体感,圆润;当然,它的缺点是没有变化,不信咱们可以亲自动手试一试,只有自己亲身感受到了,记忆才会深刻。 侧锋即偏锋 侧锋用笔为超过45度,它的缺点是太薄。 中锋、侧锋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用笔方法,只用中锋或只用侧锋都显得单调,中锋取劲、侧锋取妍,中锋为主,侧锋为辅方能燕瘦环肥,各尽其美 我们在绘画过程中,尤其是国画,大多是中侧锋并用,换句话说就是刚柔并济 那有同学问了,不说其它,只说话树,什么时候用中锋,又在什么时候用侧锋呢? ”在画主干的时候,大多数用侧锋,树枝时自然就用中锋,咱们平时生活中也可以仔细观察,树枝中为中越往上越黑,颜色也随之会有光亮,那其实是颜色浓度反光表现的。“ 还有一重点,大家一定要记住。 树无寸直,也就是咱们在画树的过程中,别把树画的太直。 有人说了:”杨树直,它长的就直。“ 话是如此,但您看杨树干也不是笔直笔直的,在用线条表现时也要有粗细变化,要如锥画沙,断断续续,要有表现力! 还有,曾经亮亮在其它章节中提到过许多次疏密变化,此次王老师也强调,不只是画叶子时有疏密,树干上的枝杈同样如此,一棵树的主干,上细,由上往下应该是越走越粗,直到根部,讲究高低错落,疏密层次变化。 说到这,王老师还讲到了著名山水画家陈克永先生,陈老师曾经非常幽默的比喻了枝杆的大小关系。 “树也有辈份,主干是爷爷,大枝是儿子,小枝是孙子,辈份不能乱,一乱就乱套了!” 大枝没有主干粗,大枝上长小枝,小枝要比大枝细,咱们无论怎么画都要符合自然规律! 二,画叶 夹叶应该是 两笔一个圆,当然,画快了是一笔,但注意,尽量写两笔,要有层次变化,有遮挡,有错落,有大小。 王老师先演示最上面第一组,再画左边第二组 最后再将两组变一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亮亮可是特意多拍了几张照片(必须关注点赞。。。。。。) 依次类推,如上图再画另一组。 仔细观察,看树干的方向,叶子是长在枝杈上的,那么叶子的生长方向是不是也要符合枝干的变化,有上,有下,形成对比,只有这样才能使画面生动有活力! 画夹叶的重点: 1·叶是为了把树干衬托出来,别把干整枝杈的遮挡住 2·不要对称,要留空,造型要美,要学会调整(看这棵树的空在哪里,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评论区) 3·夹叶树在整幅画中别太往上,夹叶别画太小,因为它是在最前面的景色,要注意布局和留白 ,它有圆,半圆穿插交错完成。 整体上来讲,这棵夹叶树已经完成墨稿,咱们在用笔过程中要有讲究,用笔要干,或者可以说是涩,太湿的话就成了花鸟,行笔要慢,干一点,慢一点,要有苍劲,要表达出情感,要有经历百年的韵味! 三,混点(第二棵树) 树分四枝,分前后左右不同的方向,在中国画中一定要用线明确的表现出来,不要说西方素描,中国画也要写生,也要讲立体感! 1·枝在主干的后面 2·枝在主干的左右 3·枝在主干的最前面 记住,没有穿插就没有疏密,没有疏密就没有层次,没有层次谈何立体感! 结合图下枝杈的穿插,理解树分四枝要点。 老规矩,王老师仍然中间画起,为了方便大家,老师把树稍稍画大了一点,注意行笔,照顾好前后左右关系,第二棵树在前一棵夹叶树的后面,要第它高。 直接没骨画小枝,叶有遮挡,树与树之间同样如此,要掌握好画面关系。 鹿角是最常用画枝方法其一,要有长短,粗细和疏密变化,注意密的地方我们就要留空,如果左右出现问题,例如平行,我们就要学会调整,在穿插中破一下。 混点来张特写 混点分为大混点和小混点,在画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它的外形,用中锋,由上往下点,要学会把笔中的墨用完,要注意轻重,大小,疏密和高低变化,混点的好处很显见,可以把有些不美的线直接去掉遮盖,当然了,是有的线啊,要懂得取舍,点的过程中要有一个顿笔的过程,要像写书法一样! 直到最后,吸一点水,你会发现在点的过程中墨色的变化非常美,噢,混点也是为了衬托树干,别入眼一片黑! 四,柳树 第三棵柳树,柳树是典型的鹿角树,是非常美的鹿角,尤其是河边的柳树。要有顿挫,要有美的姿态,中锋用笔,禀住一口气,挑着画,非常潇洒的一气呵成! 来张放大的特写 这是三棵树画写的基础墨稿 五,染色 花青,三绿,藤黄 我们所要表现的是春天的树,是那种非常有生机的颜色 1·夹叶要打底,调花青或者汁绿,注意打底要薄一些,从上往下,点的时候要把干空出来,一次把颜色用完再蘸下一次,上重下浅,很自然的形成。 最后颜色没有时再吸点水,会显的很生动。 2·大混点上色也要像画大混点一样,要有顿挫,用花青,也可以稍微加上一点黄,调的时候水分一定要足,要做到色不爱墨,墨不爱色,颜色调的更要薄一些,要不然色会压墨,要让它很自然的生长,一遍不行用两遍,两遍不行用三遍,所以说中国的山水画最是考验一个人的心性! 3·在大混点上色完成后,夹叶树的第二次上色可以准备开始,用三绿仍然由上往下点,注意千万别把墨线压住。 4·柳树用平涂法,藤黄稍稍加上一点花青,简单的一勾就可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