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 李日辉 “有关下腰疼的原因很多,比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椎管狭窄、腰肌劳损等等。但除了这些常见的因素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腰疼,只是很多人不太了解,临床上碰到的机会也较少,那就是——骶髂关节的因素。” 导 读
骶髂关节的附属运动:
骶髂关节的稳定机制:
第一板块:骶髂关节体格检查 “ 骶髂关节的相关试验很多,这里主要是通过确定疼痛→疼痛的原因→原因背后因素这一思路进行分享。并且对一些有讨论意义的部分进行展示。” 检查骶髂关节之前要先对患者的腰、髋部进行排查 — — 腰髋部病变可能会导致骶髂关节牵涉痛;腰髋部的活动异常,可能导致过多的应力堆积在骶髂关节,造成继发性的疼痛。 检查时注意: ① 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深层的、单侧的钝痛,神经→放射痛。症状表现在臀后部、下腰背、腹股沟、大腿,涉及神经甚至放射至小腿、踝关节。 ② 双侧对比 ③ 应力性试验注意排除该力学链上其它结构的病变 ④ 检查时最好在硬板床上进行 01 疼痛激发试验 一般我们评估的时候尽量让症状再现,这种再现不仅仅是疼痛或不适,而是与主诉一致的。
以上试验单个的信度不高,但如果其中三个表现阳性,则可以高度怀疑骶髂关节的问题。 Gaenslen试验 健侧在下,患者双手抱膝尽量靠近胸部固定一侧骨盆。治疗师被动髋后伸,髋部疼痛(+)→ 同侧骶髂关节/髋关节/L4神经根病变
骶骨尖加压试验/俯卧弹簧试验 临床上常用,施力点应该在骶骨尖上,产生骶骨相对于髂骨向前的剪切力,并且这个时候骶骨是做反点头动作的。 02 初步确定疼痛原因 诸如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这些疾病发作时,最先影响的部位就是骶髂关节。这些非力学性原因一般通过看病例、影像资料进行筛查,主要还是交给临床医生。我们治疗师常解决的是力学性原因导致的一些骶髂活动异常问题。 过度活动 or 活动受限? 01 主动直腿抬高试验 ASLR 主动直腿抬高出现疼痛,治疗师压迫骨盆加强形状闭合后: 疼痛减轻 → 本来稳定减少(过度活动) 疼痛加重 → 本来稳定过度(活动受限) 02 俯卧屈膝试验/Nachlas试验 治疗师一手拇指放于髂后上棘,四指放于髂嵴。患者被动屈膝未达120°治疗师感受到髂嵴开始前旋(+)→ 股直肌紧张、上腰椎病变、骶髂关节活动度异常
03 Stork Test (区分骶髂关节障碍在左侧还是右侧) 治疗师一拇指置于髂后上棘上,另一拇指置于同侧骶骨底部,受试者缓慢抬起右/左腿至髋屈曲90°以上,治疗师感知髂后上棘相对于骶骨的运动 该试验双侧进行,获得骶髂两个方向的运动情况共4个结果。如果其中一个相对与其它三个有明显差异,则骶髂关节活动异常。 注意让患者扶墙/椅子, 排除平衡的影响。如果患者需要调用更多骨盆带肌肉维持身体平衡,则会增强外力闭合的影响,这时候活动必定是受限的。 哪个方向受限?
注意检查时关注的是活动启动的时间和速度,而不是幅度 Q:如何进一步区分造成骶髂关节控制障碍的 因素在骶髂关节以上还是骶髂关节以下呢? 个人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功能性试验进行的体位进行对比排查。譬如对于躯干功能性试验,如果坐位下表现的骶髂活动受限程度小于下站立位的,则可能是骶髂关节以下影响更大。 03 进一步筛查原因 P1 : 骶髂关节错位 成年后骶髂关节基本上是不动关节,如果发生错位会产生非常剧烈的疼痛,步行十分困难。甚至伴有其他内脏表现(如痛经)。结合受伤史(外力方向)、触诊、影像学资料(关节间隙不等宽、密度不均、骨盆倾斜)判断。
![]() 注意施力方向,譬如对于骶骨被动后伸内旋试验 — — 这时候髂骨做相对的前屈外旋动作,所以施予髂骨的力是前屈、外旋方向。 临床上这些错位试验比较少用,一般以触诊、或者其它间接的试验为主。 P2 : 韧带问题
![]() Squish Test 仰卧位,双手双侧髂前上棘和髂脊上,45°往下用力推(冠状面)→出现疼痛则骶髂后韧带问题 ![]() 骶髂摇摆试验 仰卧位→ 屈髋屈膝,髋完全内收,膝关节朝着对侧肩关节为正确(条件:髋膝正常)→ 通过屈曲内收获得骶髂关节滚动效果→ 触及骶结节韧带部位有无明显疼痛。此试验大大增加髋和骶髂的应力,应该小心。 韧带相关试验一般是通过对韧带造成牵拉力,从而激惹出症状。施力角度取决于其相关解剖结构位置。 P3 : 肌肉问题 主要看是否存在肌肉痉挛/紧张/挛缩/短缩、以及肌肉无力的情况。 肌肉的问题比较好确定,可以通过观察步态、姿势,或者在静态/功能性活动下触诊等等,需要进一步确定可以做检查试验。
![]() 仰卧起坐试验 仰卧位,腿伸直,双侧内踝水平→坐起后双侧下肢近端移动不相等(+)→骨盆旋转/扭曲(腰部疾病/腰肌痉挛) 注意如果患者在自身长期的肌肉不平衡状况下已经发生了一些代偿变化,其它软组织或者结构性的改变是能够维持其正常的下肢长度,故没有阳性的表现,即假阴性。 ![]() 功能性腘绳肌长度 一手髂后上棘一手骶骨→坐位→单侧伸膝→若髂后上棘往后旋/腰椎前屈→腘绳肌问题 这个也是肌肉被动不足的表现,通过骨盆后倾甚至伴有腰椎前倾来减少腘绳肌被牵拉的程度。 P4: 神经问题 神经的问题较易确定,一般会出现明显的放射痛。我们要注意的是该神经病变对相关肌肉的影响,进而对关节病变的影响。当然,神经问题也可能是病变的结果,与关节的错位、肌肉紧张等变化有关系。
![]() Goldthwait Test 五指放于L2-S1棘突间隙,辅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 如棘突未动疼痛产生则骶髂问题、棘突已动腰部问题、坐骨神经分布则神经系统问题 第二板块:常见治疗手法 非手术治疗(物理治疗) 主要针对原发病因(错位/神经肌肉控制/韧带等)进行 ◆如果神经损伤是主要/原发问题,可介入神经松动术。 ◆脊椎骨盆肌肉稳定性训练对于改善骶髂关节疼痛非常重要。注意需要纠正肌肉不平衡问题。 ◆可穿着骨盆绑带/腰围,改善荐髂关节稳定度。 ◆贴扎法:针对过度活动/活动受限,有效改善疼痛问题。 ![]() ◆手法整复矫正骶髂关节错位畸形。但由于骶髂关节活动度小,直接力臂短,难以产生有效的复位力矩。临床上将下肢作为间接力臂传导有效的复位力,延长了力臂,增强了复位力矩(髋关节的锁定是保证力有效传导的关键)。例如:
手法:治疗师一手扶住膝盖,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趁势将膝部压向对侧季肋部方向,连续弹压3次,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 2.后错位(骶骨向后上错位)— — 俯卧足跟压臀法 手法:治疗师一手抵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握持踝部,将足跟压向臀部。在操作过程中,可握住踝部将髋关节同时内旋/外旋、下压,此时常可闻及骶髂关节复位声或手下有滑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