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赖特 | 积木玩具与天才建筑师

 陈正兴 2019-05-10

积木玩具与

天才建筑师

赖特 | 积木玩具与天才建筑师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探寻设计的知识而不是教条

许多人眼中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美国的天才建筑师,流水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等传世之作加上其传奇的私生活,使得赖特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个传说。

在《在原理与形式之间:解读赖特的建筑》这本书中,我们不八卦赖特与沙利文的师徒关系,也不八卦赖特的感情生活,我们只想超越赖特式的神话,通过观察和分析赖特的建筑作品,真正理解其建筑艺术。

本书的研究方式着重形式和原理的相互作用:着眼于建筑而不是建筑师,注意类型的而不是年表式的关系,探寻设计的知识而不是教条。在我们看来,对建筑研究最有效的分析方法在于突出形式和原理的联系而非区别,从具体和有形事物中分离出精神的和抽象的内容。

积木中的才气

赖特 | 积木玩具与天才建筑师

赖特 | 积木玩具与天才建筑师

赖特 | 积木玩具与天才建筑师

福禄贝尔网格

福禄贝尔积木

书中的部分章节试着探求了赖特童年以福禄贝尔积木游戏(积木玩具)相伴对他的建筑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赖特曾写过他有积木玩具相伴的童年对他产生的深远影响:“在那些年里,我坐在幼儿园的小桌旁边。桌面上每隔4 英寸一条条的交叉线构成了边长4 英寸的正方形。

除了其他东西外,我还在“单元线”上摆弄方形(立方体)、圆形(球体)和三角形(四面体或三角锥)——这些都是枫木制成的光滑的积木。短边为2英寸,一边是白色的鲜红色纸板三角形(30°~60°),成为光滑的三角形截面,依据我自身的想象,我可以用它拼出图案。最终我还要借助其他手段进行设计,但那些光滑的纸板三角形和枫木块依然至关重要,一直到今天,它们还都在我的手边。”

福禄贝尔积木游戏是弗里德里希· 福禄贝尔所开发的,是具有革命性的幼儿园教育方法中的几项发明之一。在他的教育方法中,儿童通过做设计好的游戏来了解隐藏于自然和人类活动中的概念。

这种经历对赖特很重要,有助于其逐渐形成:(1)对几何系统及其设计特性的意识;(2)对三维虚实的敏感性;(3)对多样元素构图可能性的鉴别能力;(4)对复杂二维图案和三维空间形体“交织”的迷恋;(5)对刻画在二维表面图板上的图形暗示进行三维形象化思考的能力。

福禄贝尔积木游戏的魅力

赖特 | 积木玩具与天才建筑师

建筑形式的福禄贝尔积木

福禄贝尔编制图案

赖特 | 积木玩具与天才建筑师

福禄贝尔积木游戏的立体特性对赖特建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在联合教堂、拉金大厦,以及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中尤为突出。在设计结果以外,福禄贝尔积木游戏甚至对他的设计和视觉想象过程有更深的影响。不管用于一个具体设计的几何形或构图如何,像“单元系统”或网格这样的基本组织模式似乎永远存在。

观察赖特作品的平面,在犹如一个结构完整的组织(系统)的综合空间与结构整合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福禄贝尔积木编织练习的影响。这些设计手段有助于激活其创作的各个领域,甚至包括家具、瓷砖及纺织品设计。

此外,赖特还迷恋使用网格,即他所说的“单元系统”。这种简单的网格系统提供了一种将各部分统一为一个更大整体的结构。赖特迷恋这种有序组织方式的原因,可能也源于他曾经接触过福禄贝尔积木游戏“单元线”系统。

按赖特的说法,他早期的福禄贝尔积木游戏经历给他带来对方、圆、三角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审美偏爱。在他的设计中,这些形状构成了后来有些变化的基本三“单元”组合。由于对方形有严格限制,他晚年倾向于以菱形、三角形和圆形取而代之。

有意思的是,福禄贝尔积木单元的模数为每边4 英寸,而赖特喜欢在平面中使用的模数是4 英尺,并且可能再分为4 个12 英寸或三个16 英寸。在赖特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都专注于这种模数。

例如,他的编织砌块系统坚持使用16 英寸的度量制,他的美国风格住宅基本上都是以4 英尺作为模数的。这些度量模数的优点是与美国以4 英尺为模数的土建系统,以及16 英寸的木作与石作单位一致。

赖特 | 积木玩具与天才建筑师

赖特的创作强调了通过抽象的亲身实践的方式向形式与空间灌输敏感性的价值,福禄贝尔积木的方法被类型方面知识、历史先例及欧文· 琼斯对形式的操控与设计调和。在建筑师不必无中生有地创造的前提下,其创作显示了在清晰的约束条件下进行长期形式探索的益处,以及把类型学类型当作创作指导的价值。

赖特 | 积木玩具与天才建筑师

类型学视角下的赖特作品

壁炉型

壁炉主题及其变体

中庭型

塔型

场地模式

原理与形式

建筑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