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兰芳说泰山之石敢当(一)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5-10

    泰山石敢当(一)

泰山石敢当(一) 来自大道学堂网 00:00 22:52

“不当也罢”的神仙——土地爷

   这一回书说到土地爷低声下气地向吕洞宾和碧霞元君请罪,我们就来聊聊中国民间的土地爷信仰。

   土地爷也被称为土地公公,马来西亚也称为“大伯公”,正式一点则称为福德正神。其实土地爷信仰的前身,“大地”人格化的神灵,如社神,后土,都是极受重视的大神。上古时期的先民对土地的信仰无以复加,毕竟从采集打猎转向耕种后,粮食的主要来源就是土地。祭土地是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的大事情,先秦时期社神的地位非常高,“社稷”(稷指谷神)一词通常作为国家的代称,祭祀典礼也由天子或各地行政长官主持。

土地神像,可供奉、镇宅、消厄

   后来随着生产经济的发展,和帝国政治制度的完善,也“影响”到了神灵,土地逐渐不那么受重视了。最早有记载的土地爷是是汉代蒋子文。据《搜神记》卷五曰:“蒋子文者,广陵人也……汉末为秫陵尉,逐贼到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缓缚之,有顷刻死,及吴先主之初,其故吏见文于道,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文追之,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这代表了一种风气,就是把有德者或有功者死后封为土地,保一方平安。

   唐代城隍信仰盛行,土地变成了城隍的下属。明代世俗化尤甚,土地神遍布个个乡村,凡有土地的地方都有土地爷。在各种话本小说、戏曲故事里,土地爷慈眉善目,没多大神通,往往还被各路神仙妖怪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我们举几个土地庙的对联,就可看出这时候土地爷的地位的降低了。比如“多少有点神气,大小是个官儿”,横批“独霸一方”,“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总要肥——尽管端来”,读起来颇为哭笑不得。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替土地爷说话,比如“莫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哪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又比如“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土产无多,生一物载培一物;地方不大,住几家保佑几家”。

长寿古镇的土地神巡游仪式

   土地爷属于基层神灵,一般认为他管理本乡,保护家宅安宁,添丁进口,六畜兴旺,也有地方认为他管理本乡死者的户籍,人死后需要向土地汇报,土地给出路引,才可以入阴司——说句题外话,这明显和古代的路引制度有关,有的笔记小说(比如《阅微草堂笔记》)就说万一客死他乡很麻烦,没有路引就没法魂归故里,还得用各种方法获得路引才行。现在台湾和马来西亚还认为土地爷有保佑经商顺利,旅途平安,保佑发财,保护坟墓等等功能。

   您看,本来是基层的小官,却要管这么多事,还没多大法力,在小说里经常被各路妖怪欺负;在神仙体制内也是,有功未必赏,有过却要罚,难怪有人说这官“不当也罢”了。

(以上文字均为中华大道学堂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