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的目的是引发智慧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5-10

既然读书,便要有点收获。但收获不能仅是记住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发生改变,当然是变得越来越好。也就是说,读书不是记诵耳目之学,而是要使所学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通化出来、表现出来。这需要我们把读书的重心从关注文字转移到注重文字蕴含的意义上来,即从能指转移到所指,跟着那根指头发现天上的月亮。如此,“能发人深省,能言下大悟,一句半句已足够,不然纵使千言万语,总是局外”。

如果长期读书而没有使认识、思维发生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错会了读书的目的,弄错了阅读的重心。大部分时间用来讨论字面上的清晰,陷在文字的沼泽中无法自拔,没有领会文字背后的内容和深意。所以,只有把我们的目光扩大,关注作者及其文本所指,深挖其深层本质联系,才能真正读懂文本,读出自己,升华自己。

苏联伊·谢·科恩说读者“天真的以为古代希腊人的思想感受方式完全一样,放心大胆地议论着俄狄浦斯王的良心折磨和“悲剧过失”等等”,而忘记了“古人回答的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真正的理解经典必须“通过精密分析全文、词源学和语义学来寻找理解这些问题的钥匙”。举个简单的例子,《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圣人的这段话该如何理解才算是真正理解。“学”是现在的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吗?“习”是现在所谓的学过之后的“重新温习”吗?“说”和“乐”有何区别?“朋”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吗?“远方”仅指空间的距离吗?“人不知”是怎么回事?“不慍”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这三句话是孤立的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不能弄清文字的确切内涵,则不可能真正理解孔子的这句话。但是只有真正达到孔子的境界,理解了孔子才能真正弄通圣人要表达的意思。如果不能穿透文字看到深层的东西,一切的讨论都是隔靴搔痒。

人如其文,但更是文如其人。因为你是什么,你的生活就是什么;生活是什么,文字就是什么。文章传达的是作者的整体,若不能很好的理解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空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作者所写的内容。可是,即使理解了作者表达的意蕴,也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开始。因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要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发智慧的觉醒,“然后智慧会利用知识,而绝不是相反”。但令人悲哀的是我们追求的正是知识的积累,而很少关注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不能够从整个结构出发去观察和理解知识,导致无法唤醒智慧。譬如《师说》,题目中虽有“师”字,但此只是一个由头而已,如文中“李氏子蟠求学于余”一样。韩愈此文不过是另一篇《原道》而已。何以故?韩愈氏所生活之中晚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变局发生之时。中国固有之儒家学术被外来之佛教冲击。所谓“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当此之时,恢复儒家学统、道统为韩氏之指归。故有《谏佛骨表》以排佛,《原道》以追根溯源。而《师说》则是“道说”,即“师之所存,道之所存”,“师就是道,道就是师”,二者是一不是二。圣人求道不已,凡夫却鲁莽灭裂,只是注重“句读之不知”,不取圣人之道,岂不令人扼腕。而“圣人无常师”一节则为对治当时佛道两派的“孔子,吾师之弟子也”的说法而为孔子回护,才有引用“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的圣言而阐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故,《师说》和韩愈的“抗颜为师”互为表里,表现出韩愈力排时俗的无畏品质。

不胶着于字句,不胶着于字面意义,直指作者所表达的真正企图并超越之。然后,回归自己的内在机制,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觉察,智慧开始活跃起来,如此才能避免“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的处境,让知识真正成为提高我们生活、心性的源泉而不是“使心陷入陈规,陷入一种狭隘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金自强 尹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