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五体松 2019-05-12

太极拳完全可以自学。太极拳是拳是操先不管它,如果想要学习太极拳,那么,你应该先把太极拳,看做是一项普通的体育运动。是与其它的体育项目一样的。通过参加练习,用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功能,通过参加练习,可以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增强身体健康的。别受那些电影和武侠小说的影响,以及所谓的大师忽悠……

我先举个具体的事例,上个世纪一九八六年,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武协主持和承办了,『第一届全国太极拳运动比赛大会』。 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把太极拳单列出来,举办的全国性的比赛。 参赛单位由各省、自治区武术专业队和全国各大系统,组队参加。太极拳项目薄弱的,立刻加强。暂时没有太极拳项目的,由省专业队出面组织选拔。因此,各专业队的运动员,抽出部分人员长拳改练太极拳。地方上由区、市、专区、各大系统进行了选拔大赛。再由省武术队考核审批,最后组队、集训、参赛。

这次大会,举行了三天。那些从旧中国过来,仍然健在的武术界老前辈们大都到会了。如北京的李天冀老师、山西的傅仲文老师、北戴河的李经悟、山东的周永福老师,还有陕西的张桐老师、东北的张继修老师……等等,很多的老师都到了,盛况空前……。

自一九八三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以后,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的太极拳传统套路都摆在了台面上。一个运动员可参加:二项拳,一项太极器械。竞赛时间:拳的套路7至8分钟;器械:4至5分钟。……

单独的说一下杨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参赛的队员也很多,前六名记得有云南武术队的苏自芳,她是长拳项目改的,功架工整,动作流畅,扎实……拿到名次也是自然的。

第一名则是:江苏省代表队的业余选手苏云鹏,此人大高个,胖瘦适中的身材,他的表演给大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陪伴周永福老师坐在观众席上,老师的身边还有傅仲文老师……等人,当苏云鹏在场上演练时,那动作的流畅圆润,劲力的松沉棉软……快慢相间、行云流水般的起承开合,前进后退。令老前辈们拍手叫好。他们一直在评论着:“你们看看,你看他练的这个拳。这才是太极拳……”。 记得傅仲文老师说,“这才是我们楊家的拳呀……”。 当然,他得了最高分。 后来,很多人都去找他取経,还有的打听他的老师是谁?苏云鹏的回答,令大家大吃一惊,他说,他没有老师。完全是照着本上学的,就是那本88式楊氏太极拳书上学的。这有点离谱了吧!相信的人不多!。 我的老师非常开明的认为,“套路是人编的,功夫是自己练的……”照着书学,肯下功夫动脑筋的学生,也是可以学会的。

比赛结束,在返回的路上,我们山东队和苏云鹏等二位徐州市的选手,正巧在一个卧铺车厢内,就聊了起来……。 原来,苏云鹏是徐州人,不到50岁,在热电站工作。平时除了工作也没有啥事,想锻炼身体,就练太极拳吧。当时练太极拳的基本都是老人,他才30多岁,不喜欢和老年人一起“摸鱼”。也怕学不会和学的慢,不好意思的。正巧他家里有一本楊氏太极拳的书,他就照着书上的图、文,学了起来。开始是很难的,可是,他不肯服输的精神,使他越来越上瘾。慢慢的着迷了,就学进去了。又利用休息日,和出差的时间,见着有练太极拳的人就凑了过去,观察、揣摩杨氏太极拳的特点和风格,回到家和单位就练,一有空就练……就这样,经过了几年自己不但学会了,还学会了杨氏太极剑等几个套路。还当起了义务教练,在单位里,在附近也有了小小的名气了。当然了,精气神也足起来了。


对于自学成材,又获得了楊氏太极拳的全国第一名。苏云鹏说:我到处说,我的老师就是书本。好多人不相信,也不理解。其实,这有什么呢……。

所以,通过书、视频录像等方式,自学太极拳是完全可以的,完全能练好的。只是一开始,不要接触,不要相信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就当它是一项普通的体育运动去进行自学,有时间多看看别人怎么练的。循序渐进的去学、去练,经过十年八年的也会成为大师级的教练的,练久了,熟能生巧,再去钻研气功,阴阳什么的……

自学太极拳健身,你只要肯下功夫动脑筋,是完全可行的,你只需抓住几个重点即可。 首先是功架,即是动作的正确。而弓步、马步、虚步……等等,这些基本的的动作构成了一套拳路,太极拳是这样,长拳也是这样的。其次,风格。风格很重要,一种拳一种。有的快慢相间,有的速度均匀……等等。最后,身法的中正,神态的安祥,劲力的松垂……等等。当然,分细了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之,自学太极拳完全可以,只是,水平参差不齐也是存在的。但是,做为健身来讲,也就足够了。 欢迎各位评论--欢迎各位赐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